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获取知识,愉悦心情;读朋友的书更是一种享受,不仅能够获取知识愉悦心情,而且能够产生经历和情感的共鸣,进而生发出人生得失的回味和启迪。近来阅读朋友辛建斌的长篇新著《落红岁月》,我就有这样强烈的感受。

       《落红岁月》叙述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地方国有企业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描写了在这个动荡转型期国企知识青年的经历和命运。这是一曲地方国企的哀挽之歌,也是一曲青春激情的悲壮之歌。
       主人公辛小卓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秦汉市的大型国有企业陕电厂子校任教。他热爱写作,充满激情,善良正直,看不惯的事,他总是直言相对,口无遮拦,冷嘲热讽,从不留情。工作上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是学生们欢迎的“好老师”。为了“讲理”,他在教师会上指斥过校长,在厂大门口质问过厂长。因此,他被排挤出子校进了厂技校,又从技校被莫名其妙的调到厂质管处搞行政、坐冷板凳,再后来又被派到销售公司推销已经滞销的电视机,虽然业绩显著却又被迫下岗失业。他走投无路,有三次调离的机会,厂里却扣住他不放。为了生存,不得已他千里迢迢长途送货押车,乘着闷罐子车,一路上酷暑难耐,饥渴交迫,形容枯槁,受尽艰辛;他在建筑工地上干过活、领过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写作,受聘两家小报做过特邀编辑、记者。最终,他抓住机遇,报考《秦汉日报》记者被录取,走出了人生的阴霾。
       作品以辛小卓第一人称,口述的语气叙事,不仅描写了主人公艰辛坎坷的一段人生经历,而且写出了他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被作者写得入木三分、真切感人。所以说,作品不仅写出了主人公辛小卓的生活经历,而且写出了他的心路历程,使得这个人物有血有肉,成为能够站立起来的“这一个”独有的励志青年的人物形象。
       不仅如此,作者围绕辛小卓,在社会变革的大的历史背景下,还塑造了众多的国有企业知识分子的形象,描写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经历和命运。老厂长田嵩的锐意改革,治厂有方;继任者赵恒的虚与委蛇、自不量力;原厂办主任顾康的走投无路,希望破灭;卫庭的文革做派,最终落寞; 元洛的怀才不遇,自我成就;肖道成的不懈追求,柳暗花明;黄勇的艰难谋生,贫病而亡;杜鲁门的义无反顾,再创辉煌;李纯的成熟老道,胸有成竹;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人物的不同经历和命运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人生的艰辛不易,它的主调都是悲情壮烈的,有的也是令人扼腕痛惜的。这正是“无情最是落红时”啊!
       辛建斌是理性的,他笔下的辛小卓也是清醒的。艰辛的磨难没有压垮他,却成就了他。面对坎坷的命运他没有消沉,没有怨天尤人,却给他前行的勇气,给他人生的启迪和教益。辛小卓坚信:“自强者自必强之,自弃者人必弃之”;他感叹道:“是啊,人生难得是宽容,经过一些沧桑,我们都与生活讲和了。”
       难能可贵的是,辛建斌的《落红岁月》写出了社会变革时代国有企业几代人所做出的牺牲,所经历的艰辛命运,这段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作为和辛小卓同时代且有着共同经历的人,我往往不愿提及那段艰辛,但我无法忘怀。我由衷地感激朋友辛建斌,他将这些往事诉诸笔端,留给世人。在读完这部作品后,我情不自禁的在扉页上写道:“感谢建斌,敬佩建斌!”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