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流水,不仅带走了许多故事,而且改变了我们的容貌,岁月像一双无形的手,把我们两鬓染成花白。家乡的变化,叫我不敢相信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饱览眼前醉人的美景,所有过去的酸甜苦辣都被深深的埋在记忆里。

  1978-2018,中国走过了轰轰烈烈的40年,改革开放为家乡大连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我们这些花甲之年的老人来讲,亲身体验着祖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感慨万千。

  身为50年代的人,出生在大连,读书在大连,工作在大连。回首这40年的日子,最有话语权。在这里,将我的亲身经历,从衣、食、住、行等生活中的细节叙述一下,来共同见证家乡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它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首先从穿衣说起。上世纪70年代初中期穿衣是黑蓝绿一片,那时无论男女穿衣就这三种基本色。而且样式单一,男的穿中山装,女的穿工作服。这三样中,绿军装最时髦。

  70年代后期,“的确良”风靡全国。“的确良”是合成纤维,因为其挺刮、耐穿,且可以免烫,而深受老百姓的青睐。虽然“的确良”的价格要比棉布价格高出很多,但只要商店里一有货,就会被抢购一空。在那个时代,能穿上“的确良”衣服是件很时髦、很不得了的事情。

  80年代初,封闭的大门被打开,外面的世界使中国人眼花缭乱。不久,人们看到了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进入90年代女性服装变化的最快,人们开始纷纷追求所谓的品牌服饰。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对服装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受到瞩目和尊重。

  如今漫步大连以天津街、西安路商业为龙头的闹市区,到处是耳目一新的品牌店,多彩而富有个性的服饰给当代人提供了更多的、多元化时尚选择。


  (二)

  从老百姓日益丰盛的“菜篮子”里,从普通家庭的餐桌上,人们在饮食文化的变革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一样让我们惊喜。

  吃的丰盛起来了。过去,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解决温饱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这个时代的符号很相似: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人的潜在理想其实非常简单:吃得像个人样。

  “票据”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佐证。但凡匮乏的物资,都要凭票供应。买粮、买油需要票,买鱼、买肉同样需要票。冬天腌酸菜、贮藏萝卜、大葱、土豆,成为东北人一种永久的习俗。夏天炖芸豆,土豆拌茄子,冬天熬酸菜,吃咸菜成为家家通用的饮食。“下馆子”是普通百姓的一种奢侈,而过年吃饺子就成了当时人们的一个期盼。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桌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粗粮食品逐渐从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同时,外国的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也进入中国市场。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

  如今,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审视。蔬菜要吃新鲜的、绿色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鸡鸭要吃一秒钟之前的,鱼肉要吃欢蹦乱跳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并应运而生所谓生态园、农家游,在人们视野中淡忘的粗粮,也成为如今的俏食品。人的健康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清醒而及时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三)

  从70年代的筒子楼,80年代的单元楼,90年代的二室一厅、三室一厅到跨入新世纪的小高层、复式住宅、跃层、别墅,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的变化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住的宽敞起来了。70年代的住房还实行福利,房子紧张,我们一家三代人挤在一个40平方米的屋子里。而现在就不同了,我们老俩口住90平方米的房子。

  80年代房屋面积都偏小,厨房厕所大家用。这期间的居住状况,可以用“混合功能”这4个字概括。除了一些极少数的“单元楼”,大多数人住在没有独立厨房,没有卫生间的简易单元楼、筒子楼、平房和大杂院里。那时单位分房,常常按职务、职称或按家里人数的多少进行。那年代,人们关心的是面积,至于户型如何设计、功能是否齐全、住得是否舒适等问题,无暇顾及。

  90年代单元式住宅大量面世,建筑用材有讲究。上世纪90年代房屋户型设计和用材也差不了多少。这样的住房只能满足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不会使人们住着有舒适、顺心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物业公司开始走进新建小区。小区门口有了保安站岗,谁家的灯不亮了、下水道堵了,一个电话打到物业,便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检修。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开始向居民走近,而一个新颖的名称——业主,也开始出现。

  21世纪楼房越来越高,环境越来越美。近几年一个家庭拥有多套住宅已不是新鲜事,不少家庭将原来的住房出租,到环境较好、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的新小区购买第二套房住。近几年建的小区,配套越来越齐全,会所、学校、幼儿园、健身场所几乎每个小区必备。室内的设计也日益人性化:客厅的落地推拉门,将室外小区园林绿化尽收眼底。

  当你漫步大连,能看到绘有各种图画风景的工地围挡,在社区围墙、立交桥和高架路种植各种植物,楼顶绿化,公园及社区、广场种植的紫藤、银杏、五角枫、金银花、常青藤等植物,平面和立体式绿化覆盖全城。

  大连,一个高楼林立、环境优美、道路纵横的现代化城区。在这里,蓝天、碧海、森林、草地与亮丽的现代建筑在绿色映衬下展现出无比的辉煌。生态宜居之城,在大连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

  70年代到80年代初,人们最时髦的代步工具便是自行车。作为家庭“四大件”之一,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提到交通工具,让人们更加难以忘怀的就是曾经的“有轨”和“无轨”电车。

  说到出行,变化最大。20世纪70年代,街上的汽车很少,自行车还是家庭主要交通工具。当时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的感觉。现如今,老百姓出门“打的”已成家常便饭,大街小巷私家车随处可见。地铁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大连人的出行时间,加快了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

  说起城市的交通,很多市民都充满了自豪感:“现在的道路越修越宽,快速路越来越多,还有轻轨、公交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各种交通工具可供选择,公交车还特别多,出行特别方便。”

  如今,推开家门就进花园。蔚蓝的大海、童话般的城堡、蜿蜒的小路、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这里,不仅仅是在城市里建花园,更是把城市建在花园里,让市民生活在花园中。家庭团圆,社会和谐,花甲老人们更加珍惜生命、关注健康,努力享受着国家改革开放为我们创造的新生活,我们都想活到100岁。

  我有幸生活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亦有幸见证着这座城市突飞猛进的变化。一个人和一座城紧紧牵连着,这座城的阅历也如人,必定藏着得与失、爱与梦,但那都是属于这座城市的历史。作为亲历者,我有必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出发,从衣食住行的改变着眼,用文字抒发对这个时代、对40年变化、对这座城市的感慨和热爱。

  今天,我们追忆和歌颂改革开放40年来大连发生的变化,总结和盘点大连建设的崭新篇章,蓦然发现,凝留胸怀的、充盈脑际的,是太多太多的难忘,太多太多的感动。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