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气”的女人。--这是同事和朋友们对我的定位。一直以来对这句评语很是自鸣得意。

  儿子上初中时,有一天问我:

  妈妈,今天上语文课老师让我们写出自己知道的100部名著,结果下课时最多的写了42部。猜猜是谁?

  故弄玄虚,还能是谁。

  在儿子小学时我就给他简述过不只100部名著,然后让他写下书名,即增长知识又锻炼记忆。并且从安徒生、格林的童话开始阅读。中学时他已读了100部古今中外名著中的近80部。

  儿子的喜爱阅读源于我对阅读的酷爱。

  因为从小生活在寄宿学校,除了上课,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无论在教室还是宿舍。

  我的阅读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迷恋名著阶段及一切到手的书籍。那时候,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大部分中外名著都是禁书。我毫无选择地阅读所有通过各种渠道找到的古典名著及各类书籍。

  有一次,看见哥哥看一本《诸国王后牌软糖》,那天晚上,家里只有我自己,于是拿起那本薄薄的书坐在厅里的沙发上看起来。一部侦探小说,看到惊悚处,吓得我猛地扔掉了书。以后很久都不敢涉足这类书,后来尽管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席卷大陆,我也只是浏览了几篇。

  记得刚上初中的时候,偶然注意了书柜里爸爸的那些精装的马、恩、列、斯著作,一直以来对这些书的存在熟视无睹。

  当初的心态可能是猎奇,在读《共产党宣言》时,开篇的那句话就把我震撼了—“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似懂非懂地还真把宣言通读了一遍。

  读恩格斯的《国家、私有制和家庭的起源》,共九章,主要讲述了家庭发展史、氏族制度、和私有制、国家的起源。文章的论述精彩至极。尤其是对婚姻的阐述最为精彩,其中很多段落已被人们广为传颂,成为名言警句。

  也就是从这时我开始记读书笔记,大篇幅地摘记精彩的段落、片段、句子,至今保留着十几本读书笔记。

  后来,渐渐地有些图书馆解冻了一些古今中外名著,我开始大量地阅读,法国的、英国的、德国的,还有后起的美国小说。因为学习俄语的因素吧,喜欢并重点读了俄国作家的作品。那些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使我如痴如醉。

  第二阶段,对历史、人物传记、艺术史等书籍兴趣渐浓。那是高中和青年时期。读了许多历史名人的传记,精读了蔡东藩的历史演义系列,世界历史著述,除了古代中国文明,更喜欢读有关古代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尤其喜欢《罗马史》。读了《高卢战记》、《艺术哲学》、《罗丹艺术论》,读了俄罗斯19世纪上半叶出现的许多卓然有成的画家--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许多介绍资料及画册。他们在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作品中均表现出一定深度,在绘画技巧上亦各有所长,为俄罗斯绘画学派的建立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像画家列宾、列维坦、什施金、克拉姆斯柯依等。他们的作品给了我欣赏西方油画的初步启蒙。

  九十年代初作为俄文译员去俄罗斯工作了一段时间。闲下来就去逛书店,要知道,前苏联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就扫除了文盲。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最普及的休闲。无论在地铁车厢、还是街心花园,读书是一道最寻常的风景。

  出版物非常便宜。逛书店成果斐然,买了许多原版书籍,虽然家里已有汉译本。多数是文学作品:《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复活》、《日瓦戈医生》、《苦难的历程》、普希金、莱蒙托夫的诗集还有《傲慢与偏见》、《罗丹艺术论》的俄译本等。回国时装了满满两大箱。

  第三阶段,中年以后开始接触一些医学书籍,三教九流的养生论述,有选择的阅读。特别是对中医著述颇感兴趣。床头、沙发旁、都放着几本中医文献,像《思考中医》、《脾胃论》读了无数遍,闲来就翻翻读几页。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读书,在我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种习惯,或者说是像每天穿衣、吃饭一样必不可少。因为阅读,不知不觉中积累了政治的、人文的、自然的、艺术的丰富的知识,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丰富和充实了人生;因为读了很多书,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是是非非能够做出比较理性的分析、正确的判断以及必要的超然物外、置之不理的勇气。

  正是几十年的阅读,积淀和养成了豁达的心胸,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我的“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