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天地之间,我们渺小地如同那最不起眼的尘埃,无人在意,无人理睬,我们负重前行,不敢喘息,正如周杰伦在?蜗牛?里唱的:“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地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要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

  故事的主人公金娘便是一位小人物,她善良、细心、隐忍、耐心、谦和、孝顺、友好。在一天的时间内,她从早到晚都在遭遇着倒霉事,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样的安排是很有戏剧性的。立春的这一天,她早起却不小心摔坏了脸盆,由此招来了楼下“麻袋”大婶的谩骂;骑车去街上买婆婆要求的瘦肉和韭黄,却撞坏了水果摊老头的老花镜,不得已赔钱;临近肉摊准备买肉时,被人推搡反被质疑是小偷;下午去单位开会,却被误会自己借书逾期不还;晚上参加迎春晚会,鞋跟不小心又掉了;好不容易回到家,面对儿子惨淡的成绩,婆婆的和稀泥,丈夫的责备,她都没有去计较,无奈之下打算看看电视,结果停电了……

  文章以金娘倒霉的一天为线索,中间穿插各个配角人物的登场,通过他们不同的行为反衬出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不得不说,所有的倒霉事儿都让金娘在这一天之中赶上了。

  金娘是一个在贫困县城里干了十五年的二级编剧,她不会溜须拍马,进文化系统工作多年,依旧是个员级干部,在我们国家,天大的员也抵不过最小的长,在单位受人指使,拿着微薄的薪水。她为人正派,写的是最不合时宜的地方戏,倘若也写写那种男欢女爱偷鸡摸狗扒灰钻营的奇闻轶事,或许还能赚个十万八万的。她自己都说,要不是为了坚持自己的创作理想,她早就不想呆了。从文中不难发现,不管金娘受了多大的委屈,她都会自己忍着,从来不会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别人。我认为文本中有两个女性配是值得推敲的,一个是金娘的婆婆,另一个是“麻袋”大婶。

  金娘的婆婆是一个典型的乡下无知妇女,她见识浅薄,粗俗鄙陋,跟着儿子儿媳住在城里,却仍然要和村里的生活比,几毛钱的水费也要拿来絮叨半天,十几岁的孙子还想着给他缝制“春公鸡”,孩子拿回的成绩单,在她口里也变成了“龟孙玩意儿”。似乎她也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人,儿媳低眉顺眼作小服低只为顺她的意,她整日叉腰站在原地吆五喝六,她一句不吭,只会一味地在金娘面前指手画脚。从另一方面来说,她也是一个可怜人,在长久以来的旧观念的驱使下,只会对媳妇多加指责,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婆媳关系,为人处世。作为一个婆婆,她似乎并不称职,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她是称职的。面对小两口的争吵,她一句“家人不和外人欺”便道明了一切,终究老太太的一切做法都是为了这个家。

  文本当中另外一位配角“麻袋”,便是整篇文章的调味剂。麻袋的谩骂,蛮横无理正是造成金娘生活烦忧的导火线。她是典型的市井小人,仗着丈夫为局里二把手开车,蛮横无忌。她的无理与金娘的宽容大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受过教育的高水平女性与乡野俗妇的区别可见一般。

  作者运用了浓厚的笔墨来描写这两位并不光彩的女性,正是为了突出主人公金娘。文章大量地运用了白描的手法,文笔细腻,通过平实地语言,一字一句,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为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位勇敢坚强地新时代女性。

  文章当中地许多细节描写也是值得我们推敲的,例如开头写到了时钟敲了五下,金娘早起操持家务,晚上回家摸黑观察蝙蝠,前后相互映衬,起早贪黑,就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

  金娘正是我们新时期独立女性的缩影,时代对于女性的要求似乎更高了,既要外出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外有领导同事的猜忌,内有丈夫婆婆的胡搅蛮缠,我们就像那可怜的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不敢喊累,不敢抱怨。惟有在没人之时,躲在自己的壳子里,短暂的休憩过后,不得不再次出发,砥砺前行,不能退缩,惟有咬着牙走下去。

  生活从来都不是容易的,因此愈要懂得珍惜和感恩,就像金娘这样,即使身处污浊,也要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