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随“特区作家看老区──海口市作家协会遵义行”采风团走进湄潭与当地作家座谈交流,虽秋风萧瑟,却如沐春风。从湄潭走出去的著名女作家肖勤介绍说,被誉为“贵州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和“云贵小江南”的湄潭县,人口仅50万,却拥有61万亩无边茶海、20万亩优质水稻、34万亩特色果蔬,茶叶种植面积位列全国第二,有36万人从事茶叶种植和加工。近年来,该县依托资源优势,走绿色之路、生态之路,成绩斐然。2017年,农民平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17元。为此,外地人纷纷邀约:走,到湄潭当农民去!

       其实,车进湄潭,在欣赏“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的黔北民居建筑之余,看到路旁碧波荡漾的茶海,我便有一种熟悉的家的感觉。我的故乡赤壁,与湄潭纬度接近,人口相似,同样有着悠久的茶文化。赤壁是欧亚万里茶道上的起点,闻名遐迩的“青(米)砖茶之乡”。而湄潭,汉代的茶叶贸易就十分兴盛。茶圣陆羽的《茶经》,曾记载湄潭的种茶历史,并说“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明清时代,湄潭茶作为贡茶进献朝廷。1939年,民国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湄江河畔建立茶场,开始大规模的种茶、制茶,成为中国现代茶叶的科研和种植中心,开启了中国现代茶工业的大门。当代十大茶人中的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都曾在这里工作。浙大西迁湄潭办学七年,苏步青等著名教授发起成立的《湄江吟社》,留下了数十首茶的诗词歌赋等丰富文化资源,各种茶文化活动也蓬勃开展,为湄潭茶文化建设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茶场在原茶园基础上大规模开荒种茶,扩建了五马槽、许家坡、囤子岩、永兴断石桥等地茶园。人们不但用人力、畜力,还用二战退役坦克改制成推土机开垦茶园,同时还引进、仿制和研制机械设备,从事出口茶叶生产加工,使湄潭茶场一度成为贵州出口茶叶加工中心和全国八大茶叶出口基地之一,为国家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参观了致力于贵州茶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湄潭作家周开迅倡议建立 “中国茶工业博物馆”。作为作家,周开迅出版了《浩叹》等8部诗文集;而作为茶文化研究者,他连接历史和未来,连接湄潭通向世界的大道,倾注满腔热血,守护一方文化,主编了《茶的途程》《茶国行吟》《20世纪中国茶工业的背影》《永远的大学精神》等近30部文化专著。

       据周开迅介绍:2013年初,依托抗战以来保留下来的与原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有关的湄潭茶场制茶工厂旧址里的红、绿茶初制、精制、红茶萎凋等茶叶生产加工车间和数千件实物,并收集贵州各地茶工业生产包括茶园开垦、种植,茶叶制作、加工、科研、产品等在内的部分茶工业机具,湄潭县在原貌保持当年各种生产场景的基础上,建立了“贵州茶工业博物馆”。其中,两套保存完好的木质出口红碎茶生产线,不仅在全国属于唯一,在全世界也十分罕见。目前,博物馆已建成综合陈列室、红茶精制、绿茶初制、绿茶精制、机修、茶工业机具馆等9个展厅和1个子馆。馆区总占地面积约253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自建设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国外的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德国、法国、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和游客等达60多万人次。2015年,该馆被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5月6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2018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上,授予该馆“中国茶工业博物馆”称号。这,既是对周开迅等人茶文化探索的肯定,也是一种鼓励。

       湄潭,还有宝贵的红色资源。县城天主教堂,曾驻扎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田家沟,是享誉全国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发源地;浙大西迁的“文军长征”,是红色教育的鲜活题材。

       深厚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浸润,使得湄潭茶文化底蕴丰厚。湄潭县相继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称号,湄潭茶多次登上荣誉殿堂。“湄潭翠芽”先后48次荣获国家级金奖,“遵义红”茶红遍天下,驰名商标“兰馨”及一批品牌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天下第一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壶实物造型,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称号。在湄潭县永兴镇“中国茶海景区”采风,琼山区作协主席王义和惊呼:“我的家乡也叫永兴镇,我到家了。”市文联书记潘善武当即给他布置作业:“你就写《湄潭有个永兴镇》吧。”

       与湄潭县作协秘书长周仕文私下交流时,他对我说:湄潭县已成功打造“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国家4A级景区”“湄潭县茶海生态园国家4A级景区”“象山茶文化综合旅游景区”“中国茶工业博物馆”金花村七彩部落、田家沟村、核桃坝村等一批景区景点,在全县形成了茶海、茶壶、茶汤、茶城、茶村五张亮丽的名片,全力推动“农旅一体”精品旅游呈“井喷”式增长。

       海口作家李恒离别湄潭的前夜,一脸自豪地告诉我:周仕文欢迎他落户湄潭农村。

       其实,到湄潭当农民,还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