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得自己朗读过一篇很感人的文章,一位老人守望离开家去参军打仗的丈夫整整半个多世纪,直到死去。这生命的守望源于老人对新婚三天的丈夫那一份不变的深情,而当我看完《守望文学初心》这本书,我再一次被一份不变的深情所打动。收录在这本集子里的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有着作者对网络文学的深情守望,无论对身边朋友的深情关怀,还是对异地文友的深情探望,都因这份深情守望架起的桥梁。它让人与人之间不再感到陌生,让这个充满利益纷争的社会不再那么冰冷,让人的内心与外界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变化,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美好,实现了实现文学和人性、虚拟与真实的连接。我想,这或许就是网络文学的初心吧。

      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字背后都有一段真实的故事,而每一段故事都有一份沉甸甸的真情蕴含其中。一口气把它读完,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让我忽然想要为银河悦读网络里的那些星星们写点什么,忽然很想把心里的话说给他们听听。

      一直觉得文学的光芒是作者内心的光芒,它会如星光照在每个热爱它的人心里,不受时空阻隔,只要沐浴其中,心就会生出向上的力量。而在《守望文学初心》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这种光芒。从月楼的《支撑》、《携一缕阳光入天堂》、康蕾儿的《“巢”光永恒》、王希萍的《我的网络情缘》、小泥儿的《把自己活成一束光》还有秭归梅子的大散文《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真实有温度的文章中,我看到文学的强大力量,他们有些人无论身患重病,还是身陷困境,却因为对文学的热爱而阳光满怀。

      月楼姐的《支撑——记网络文学路上的坚忍行者康蕾儿》,让我看到文友蕾蕾的坚强与阳光,她就像一株被挤在石缝里小树,迎着阳光不懈地生长。蕾蕾是银河悦读的公众号主编,每次我把大连分站的有声稿子发给她,她都会以最快速度制作编发出来,而且从配图到编辑都十分完美。读了月楼姐的《支撑》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蕾蕾是一位身患多发性神经根炎病的女孩,她曾经很长时间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无法站立行走,左臂不能动弹。生病那年她只有十岁,正是活蹦乱跳的年纪,疾病却剥夺了她正常行走的权利。是文学挽救了她的生命,给了她生活的阳光。让失眠、哭泣、靠酒精麻醉自己的那个她从新站了起来,活出了今天内心强大的样子。她说:“我知道,有一本书在时光的暗处等待,不舍昼夜,这份等待是其他任何人和事都代替不了的。”2004年年底,她来到了“雀之巢”,遇见很多文友,她的心事才终于找到了安放的地方,世界才开始流动旋转,之前的世界像静物写生,之前的她如离群的孤雁,盘旋在高空,凄厉孤绝地鸣叫,热闹的世间,喧腾的人群,都与她无关。而在文学网络的世界里,她第一次感受到了陌生人的温暖和关怀。

      我被月楼姐笔下的那个有梦想有勇气对命运不言败的蕾蕾感动得一次次流泪,想着那一期期制作精美的微刊全靠她仅能动的右臂把左臂拉到键盘上,然后两只手一起敲打键盘完成的,我不由得从心底生出一份敬意。这份毅力和坚持不仅是源于她对文学的热爱,更是源于对“雀之巢”、对“银河悦读网站”这个群体的热爱。

     月楼姐的另一篇文章《携一缕阳光步入天堂——记“榕树下·雀之巢”已故文友张霖》十分打动我。故事的主人公张霖是位身患癌症却被丈夫抛弃的女子,从月楼姐对她的描写和那封写给她却永远无法投递的信中,从她的遗作《携一缕阳光步入天堂》我看到了另一个敢于直面悲凉的人生、看到爱人的冷酷却依然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文友。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和爱人的离去,她把自己形容成一直在暴雨中折断了双腿、又被人从可以躲避风寒的屋檐下驱赶出来的小鸟。在她经历三次大手术、无数次住院治疗的情况下,她依然从容镇定地为自己的生命做好了最后的安排。她说:现实粉碎了我尚存的丝毫幻想,苦难剥去了我最后一点娇弱,磨砺出铁一样的心脏,她坚持为家里做好每顿饭,计划花好每一分钱,参加每一次家长会,为了维持生计甚至还在单位争取到半天的工作。就这样,在她的培养和教育下,懂事的女儿顺利地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这让她了却了生病后的最大心愿。看到这,我不禁潸然泪下,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值得敬佩的女人啊。

      在月楼姐写给她的信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亲爱的张霖妹妹,都说人对死亡是有预感的,在你就要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北京有最好的医疗条件,我可以带你去看专家,看最好的大夫。你是诚心不想告诉我呀,是不想让我们伤心,对不对?可我们是朋友是姐妹是一家人呀!……没能送你最后一程,你就永远地走了,再也不回来了,一种无法解脱的悲伤撕咬着我的心。”这声声含泪的倾诉,让我看到了文友之间那种不似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和思念,没想到网络结缘也能让人终生难忘。

     而希萍姐在她的《我的网络情缘》中,同样讲述了很多身患重病却依然不舍手中的笔坚持写作的文友们的故事。同样是癌症患者的她,把自己与网络中那些惜缘的人结识的故事向读者深情道来,即是对因病离去病友的一种怀念方式,也是对网络文学的一种感恩。

      是啊,我们应该感恩,感恩网络文学,感恩“榕树下”的“雀之巢”感恩“江山文学网”的“新雀之巢”,感恩“银河悦读”的这些闪着光芒彼此照耀彼此关怀的星星们。

      东风木然在《走进银河悦读——我与网络文学的结缘》中这样写道:“网络文学真是奇妙,找不到地方投稿的文章在键盘上点几下不出几小时就能被人读到,好痛快啊。”然而,更让她感到奇妙的是银河悦读的文友们帮她找到了失去联系三十多年的恩人。二十六岁那年,东方木然因为一场事故,被大火烧毁了美丽的容貌,是一位善良的医生于阿姨救了她。在那个时代,于阿姨用尽自己全部资源给她办理去上海整容的手续。在于阿姨的精心安排下,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她终于摘下了大口罩,恢复了手和腿脚的功能,重新回到了常人的生活中。当她写下那篇《煤油炉的恩缘》并发表在网络上时,文友们被东方木然的坚强乐观感动,更被她生命中的“贵人”“恩人”于大夫的伟大、善良所感动,特别是结尾处那句“于大夫,我还能找到您吗?”深深牵动了众文友的心。于是文友们通过网络转发接力、有声文学和线下的积极寻找,终于找到了于大夫的家人。虽然当年的于大夫已经去世,但银河悦读文友们的热心却让东方木然感到了文学网络大家庭的温暖。一篇《煤油炉的恩怨》及众网友寻找恩人于大夫的故事引发的思考,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让人看到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人间自有真情常在。很多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人们抱怨这世界冷漠,然而看到这样的故事,看到这些热心的文友,你还觉得这世界冷漠吗?

      你若敞开心扉给这个世界,这世界也会张开温暖的怀抱去拥抱你;你若交真心给知恩的人,他们也一定会用真爱来回报你。在银河悦读,在文学网络20年的守望中,像这样懂得感恩的人、相互关爱的事真的太多太多了。

      《守望文学初心》让我看到网络文学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网络文学者的文学初心。是网络让我们结识五湖四号的朋友,是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网络让我们心与心不再遥远,是网络让我们的爱交织在一起。如果没有网络文学,就没有文友们线上线下的亲密交往,我们又怎会读到这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字,又怎会结识一群这样坚强阳光的朋友?有些时候,看似柔弱的事物,往往能给人以最强烈的震撼,而有些看似残缺的身体却往往给人以完整美好的内在呈现,就像蕾蕾就像希萍就像小泥儿还有铁血胡杨……那些生活在文字背后千千万万个身残志坚的人们,正是因为他们坚守着文学的初心,守望着这个世界,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知到生命的价值,生活的美好,让我们不抱怨、不懈怠,无比珍惜这世界,也用爱回报着这个世界。我相信,不只是我,也不知是我们,还有他、他们,更多的热爱文学的人们,我们在网络的文海里相互关怀,相互问候,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最美好的人性之爱奉献给这个世界,让社会上更多的人获得这份力量和温暖。而这,不正是网络文学创造的奇迹吗?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