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善读书者以书为智慧之基,勤耕广种,宏愿、行道、果实累累;好读书者以书为心灵之衣,精缝细纫,养心、通义、修身齐家;爱读书者以书为遣聊之具,怡情、交友、语出夺人。读书者不一定以学者、智者自居,但无形的收获总在人生路上适时给力,令厌读者望尘莫及。

      记得高中时,文理分科后,投趣向文,无意间到图书馆浏览期刊杂志,随性涉猎,用随身携带的小本摘抄了许多优美诗文,碰到文中不熟悉的人、事,总要查出个究竟来。印象深刻的有一篇关于人与人关系的文章,对其论点不以为然,就查阅了马克思、高尔基、霍布斯等人不同的论述,将不同的观点结合作者所处时代、阶级、社会矛盾等综合分析,写了一篇人对人究竟是什么的文章,受到语文老师的肯定,从此养成了嗜读嗜抄的习惯。

       从军入伍,打靶驻训,时刻将书带在身边,闲暇时,除了训练劳动,读书成了我的最爱。“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摘抄,边写感想,多年来积累了三十多本摘抄剪贴本。家中有书柜,办公室有书屉,车上有书盒,伸手可及。春秋时节,在阳台读书品茶,沐浴阳光;夏日,到公园、校园、广场,在树荫下阅读思考,欣享清凉惬意;冬日里,手捧一卷,坐在暖气边或床上,体暖书香,思想随书畅游,纵横中外古今,别有一番风味。

      陆游曾言“书到用时方恨少”,可谓言之凿凿。的确,现代社会人的角色时刻在转换,不读书,就难以获知新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进而影响到视野和工作。想起当初在部队学习保卫工作时,凭一时热情对摄影、现场、痕迹等书籍的涉猎,到转业做公安工作时如水到渠成,驾轻就熟地派上了用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爱好文学自学中文,战友们入睡后,独自在阴冷的仓库挑灯夜读,焚膏继晷,曾创下一次过四科的记录,一路艰辛地先后拿到大专本科及英语相关文凭。当时努力打下的文字基础使得日后在部队和公安机关工作中文字材料不至于无从下手,可叹当初汗水没有白流。

      虽年已不惑,但仍保持着读书好学的良好习惯,因为我深味,书乃琴,终日相伴梵音闻;书亦友,每日阅读享醇酒;书是师,每日品悟出新知;书为妻,不离不弃终生迷;书是路,愈读愈宽不停步;书作帆,引领希望向明天;书是船,载德载物向新岸。让我们都爱书、读书,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添砖工作,给力生活,让书香飘溢滨城,让知识与快乐相伴一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