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罢国庆,秋高气爽,天气凉了起来。早就想去西安看看碑林。四十年前,我的单位第一铁路工程局桥梁处便驻扎在陕西临潼华清池附近,我曾去碑林游览过,当时那成千上万的石碑就散落在空旷的土地上,初见就非常震撼,但由于时间太长,那时也没有照相机,脑海里逐渐对那里有些淡漠了。金秋十月,正是游览的好时节,我便与爱人、儿子钮欣同往这著名的六朝古都,故地重游书法圣地碑林。

  碑林位于陕西西安南城墙魁星楼下,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陈列面积4000平方米,文化艺术内涵博大精深,名传天下。碑林石刻书法因林立而得名。这里不仅集中着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也是历代名书法艺术荟萃之地。近千年来,碑林以她独有的魅力,喜迎一代又一代的书法爱好者前往参观。而今天她更是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古城西安之中,熠熠生辉。

  穿过碑林博物馆大院,进入展区,一共有七个碑石刻字陈列室,八个碑亭,两个石刻艺术室,六个墓志。珍藏历代各个时期帝王将相、书法名人的字刻书法碑石,共四千多方,是我国保存古代石碑最多的地方,被誉为历史文化宝库、书法艺术殿堂。走进每个陈列室,都目不暇接,感慨万千。静观默想,可见古人“用笔在心”,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这里收藏石碑、墓志的数量为全国之最,且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长达两千多年。这些碑石不仅记录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发展及历史,更是如同一面穿梭的镜子,那一笔笔刻画解说的文字,记录着曾经的一切,让人们永远不能忘怀。

  走进碑林第四室时,有五方署名《黄庭坚刻贴》。由于竖立在醒目位置,对游客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其中有一方“黄庭坚诗刻”,我最喜欢,那雄放健朗、跌宕起伏、笔势飘逸的优美书法,看上去就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人观后,流连忘返,不舍离去。后来,据讲解员介绍,这副竟然还不是黄庭坚真迹,而是清代一位书法家喜爱黄师字迹,临帖多遍后,模仿而作。这飘逸的字迹已经很有着黄庭坚本人的风范,我等已经真假难辨了。作为一件清代刻贴,能达到如此程度,并且被碑林认可,能与黄庭坚真迹放在一起,也是一件珍品了。由此也看出,在当年,黄庭坚书法的影响之大,以及世人对他的喜爱。

  在碑刻历史文化长河中,陕西碑刻书法在各个时期都有经典之作,在中国独领风骚。尤其是在唐代,碑刻独冠天下。唐立国近三百年,是碑刻发展的最鼎盛时期,石刻数量空前,且品级一流,有着“唐碑冠海内”之美誉。唐玄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对书法家器重有加。当我漫步在青石小道,各个走廊时,古风雅韵,扑面而来,成千上万的字帖名碑,让人眼花缭乱,徜徉其中,体现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座座展室,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古人书法精美,用功之认真,令人肃然起敬,如饥如渴,不舍离去。

  碑林不仅书法吸引着游客,绘画也有着明显的特色。慈禧太后御笔的“平安富贵图”,画着花瓶牡丹,寓意平安如意,意味深长。碑林的第四展室,有一副清代刻画《松鹤图》,两松苍郁,清泉叠流,高大的松树枝繁叶茂,有古藤缠绕着松干攀缘而上,松树下有岩石,灵芝和各种花草,两只白鹤立于松下花丛中,松鹤组合,有吉祥长寿,双鹤飞栖,朝夕不离之寓意。

  由于时间有限,只能是走马观花,匆匆离别,但欣赏书法兴趣未尽,我又沿着碑林周边行走,碑林的附近是书画区,大街小巷还有上千家书画店,我一一观赏。其中一家用行草题写的《二然居》引起我的注意,便走进店内,细细观看。店主见我看的入神,便询问我对他书法有何指教。我便说出我的看法:“你这里有两个字,我非常喜欢!”,店主急忙站起来,跟我握手:“先生真有眼力,你看的那两字,也是我最满意的作品!”硬拉着我的手合影留念,细聊书法,我才得知,这位先生是西安有着一定成就的书法家王修涛先生。二人相谈甚欢,在临别时王先生还赠送书法一副予我。

  西安人刻苦练习书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路过了几十家店堂,店主几乎没有闲聊谈天的,大都在认真的临帖习字,这中间有一家小店引起了我的注意,店主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中年人,他叫贾维军。双手全无,右臂仅余50公分左右,为习练书法,他便苦练臂弯夹笔,学习写字,他用颜体小楷,书写文章,其字体端正大方,一点也不像是用臂弯夹出来的。他已经习练二十多年了,这期间,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2012年全国首届“兰亭杯”残疾人书法大奖赛上获得优秀奖,并且他也多次受到省市领导接见和嘉奖,被誉为“半臂书法家”,也成为当地人学习的楷模。

  碑林,你是历史的见证,默默无声的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诉说着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浩瀚的文化、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哲理,不愧为人类文化知识的海洋。我迷恋碑林书法艺术,有幸从这笔宝藏中获得可喜的馈赠,在短短的时间内,浓厚的文化底蕴,如歌如舞,笔香墨韵融化进我的血脉。碑林,有朝一日,我一定会再来瞻仰你的容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