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4岁的魏利生老人,是北京市安宁庄军休所的军休干部,有着40多年军龄,退休前是空军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退休20多年,为大家做好事,办实事,成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模范,被评为海淀“和谐之家”,被海淀军休党委评为“优秀党员”;2012年至2017年连续六年被海淀军休党委评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为空军气象研究做出贡献


  魏利生同志退休前,从事航空气象保障和航空气象科研工作,在十多年的作战气象保障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总是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多次受到军委首长和空军领导的表彰。尤其是在保障1984年的国庆阅兵中,出色完成任务。

  1984年7月,为了保障国庆阅兵顺利进行,上级指示魏利生等几名同志组成科研小组,并任命魏利生为组长,主要研究“人工消云消雾”课题,确保阅兵顺利进行。时任研究室副主任的魏利生,作为空军气象研究所人工影响天气课题的负责人,深感任务光荣而艰巨,同时更多的是压力。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而他们就是要呼风唤雨,消云除雾,指挥天公。可想而知,这个任务有多么艰巨。为了完成任务,他3个多月没有离开过研究现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完成了北京市及周边地区的“消云除雾”任务,和阅兵当天的气象保障任务,保障了空军飞机编队,顺利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中央首长和全国人民检阅。虽然他们未能在天安门管理台接受检阅,但能够为国庆阅兵做好保障工作,他们是幕后英雄,感到非常自豪。

  魏利生同志在科研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绩,曾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

 


  翰墨飘香退休忙


  魏利生老人痴迷书法,他把练习书法当成修心养性,文化养老的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老人与笔墨纸砚为伴,在享受着翰墨飘香书法艺术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把书法当成一种养生方式。老人家与书法结缘,是从小学开始的。上小学时就有书法课,可是写的乱七八糟。后来参军后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再去练习书法。当他再次拿起毛笔已经是1995年退休之后的事了。说起练习书法,老人家有一段难过的经历。当年,相濡以沫的老伴儿,因为手术失败,造成双目失明。为了照顾好老伴儿,魏利生老人真是寸步不离,守在老伴身边,哪里也不去,于是就在家里研习书法来缓解生活带来的压力。2010年老伴去世,老人把悲痛和思念埋在心里,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书法中,沉浸在书法的意境中,渐渐地从悲痛中走出来,变得开朗了。有少年打下的扎实功底,从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让他进入了“物我两忘、安宁清静”的精神境界。

  魏利生老人退休以后,继续保持部队优良传统和作风,退休不褪色,以军休所为家,全身心的投入到书画组的建设中。安宁庄军休所有一个非常活跃的书画组,这与魏利生老人的作用分不开。老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休所书画组的组建、成立、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这个所是一个新组建的所,书画组刚刚成立时,活动室只是一间9.5平米的小屋,12名成员。小屋内放了一张大写字台和一个资料柜外,放不了几把椅子,人员到齐后站都站不下。魏利生带领下,白手起家,想方设法,提高老同志的兴趣,增加凝聚力。大家风趣地说: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我们却是“屋不在小,有人则好”;大家集思广益,采取分批、分期、单双号方式活动,全组兴趣高涨,活动有声有色。大家玩的痛快、玩的开心。书画组成立以来,利用橱窗、墙壁、展板等方式,坚持每月一期组员自己的书法、书画展,到现在已展出了近千幅作品,深受老同志的欢迎,也极大地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热情高涨。每期作品展,魏利生都诚恳的给予点评和总体评价,经常现场进行示范教学,将自己的技巧和心得同大家分享。尤其是对那些刚入门的同志更是细心指导,有时手把手的教。老同志经常拿着自己的作品请魏利生给指点,听取他的意见再去修改完善。几年来,书画组人员水平逐年提高,先后有魏利生、魏敏英、万学武同志成为中国老年书法学会会员,还有的同志被聘为中国老年书法学会理事、北京榜书家协会会员。这几年书画组的同志年年都参加军队、地方展览近次,都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有的作品被爱好者收藏,有的在中央电视台数字频道播出。

  书画组在老魏的指导下,长期坚持活动的成员已达17人,军休两刊、社区、地方报纸杂志,多次约稿刊登各类书法绘画和诗词。

  书画组所在的小屋是军休所人气最旺的地方,老同志们每天都来转一转、看一看;也是作品交流的园地,经常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互动,平时喜欢书法书画的朋友找上门,切磋交流,畅谈体会,或挥毫泼墨,洽谈创作,体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文化养老精神。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过:“每一个老人也有一个梦:传承财富,福泽后人。”为了实现心中的梦,魏利生组长不仅付出了自己的精力、体力,还把自己的墨宝无条件地送给书法书画爱好者,深受大家的爱戴。

  他是最受爱戴的老人家

  魏利生同志多年以军休所为家,他总是把所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是他应该做的事。常年坚持每天到军休所书画室“上班”,无论是严寒酷暑、风雨无阻,始终坚守岗位,大家幽默地称他是“编外”工作人员。书画室成了老同志思想交流活动中心,魏利生老人吸引了一批乐观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分子,是军休所的骨干力量。

  魏利生擅长小楷,他总是把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讲话,用书法形式写成小楷条幅,供大家学习;连续几年,把军休所老同志每月每年刊登在军休之友、同心刊、老年博览等等刊物的诗词歌赋,全部用小楷记录下来,写成长卷,最长一幅28米长,短的也有十几米;即练了书法,又为军休所保存了资料,更为老同志学习欣赏,提供了方便条件。魏利生同志热心支持和参与军休所为70、80、90岁老同志集体生日祝贺活动,书写横幅、标语、大寿字,还为其他过生日同志送福字、寿字,受到了工休人员一致好评。

  他还是一位乐观向上,多才多艺,乐于助人的人。他还喜欢摄影,总是愿意为大家拍照,把自己拍照的美景美图让大家分享。

  他还积极支持支部工作,虽然不是支部成员,经常为支部出谋划策,他已80多岁了,仍和其他人一样,力尽所能,乐于助人,帮助支部和他人做了大量事务性工作,书画室成了军休干部聊天室,传递刊物信件的收发室,负责老同志订阅报刊杂志收转,存放物品的储藏室,解决了部分老同志的后顾之忧。老人家还用实际行动参与公益活动,每次参加所里组织的捐助活动,坚持捐款助贫。发挥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魏利生.jpg

  言传身教好家风


  魏利生和老伴孔慧明,1959年喜结连理,牵手一生,恩爱如歌。特别是老伴双目失明以后,魏利生退休在家,面对相濡以沫的妻子,魏利生倍加呵护,精心照顾。常言道,心情好,身体就好,心情不好,再好的体魄也会拖垮。为了让失明的妻子开心,他和老伴相依为命,每天早八点晚七点,在空研大院操场上,人们都会看到一对老夫妇,手牵手相互搀扶在散步,聊天,晒太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19年天天如此,大家无不感动的伸出大拇指夸赞。夕阳无限好,携手度人生。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留下一段令人感动的佳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魏利生夫妇言传身教,良好的家风家教,也影响他们的孩子们,儿女都非常孝顺,特别是老伴去世后,老魏的吃、穿、用、住安排的非常好,更加细致体贴,周末、节假日全家聚会,经常带老人郊游散心和参观,或住两晚农家院,其乐融融。儿孙满堂、绕膝承欢,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魏利生以实际行动践行 “忠诚、奉献、和谐、首善”的核心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为创建和谐安宁军休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忠诚履行了一名党员的誓言。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