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见

        认识华珠,是在一次老兵群的朗诵会上。八一建军节90周年的时候,我作为朗诵者被邀请参加大连老兵诗群组织的一次活动。记得那天,作为会议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她能干热情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她身穿一件白色的海军制服,英姿飒爽,她说话的声音像清脆的小号,办事风风火火,走路像带着一阵风,在大家的中间,她就像春日里的一束阳光。

 微信图片_20181103221929.jpg

       (左起第六为华珠)

        那天朗诵会开得很成功,来自海陆空三军的热爱诗歌的老首长、老兵还有一些老专家都来了。朗诵会上,75岁的延安红军的后代程晓青,并为大家带了父母当年在延安写的诗歌和写给自己的亲笔信,老班长朗诵了自己的原创诗歌,更有77岁的老兵戚少明老人带来了他珍藏多年的入伍证书和数百枚毛主席像章、五好战士奖章和篆刻的几百枚邮票印章。在国外的老兵发来诗歌给华珠,作家高玉宝的孩子从北京发来了小诗《红军帽》。参加活动还有大连李达美容院的董事长李达、大连慈善义工宝贝艺术团的团长刘颖和大连好人刘福荣。

          当时人多,来不及细聊,只彼此加了微信就匆匆走了,她微信的名字叫阳光珠珠,我觉得这名字很适合她。那次活动后,她请我帮她做一各活动的美篇。她给我发来了老兵群的群铭,长长的一大段,很有气势的语言,还提供了那天朗诵的作品,其中也有高玉宝的孩子从北京发来的小诗,很多老兵现场即兴而作、来不及打印的手稿。真让我没想到60多岁的她居然这样思维清晰不健忘,那天忙忙碌碌的她居然早已把这项后期编辑工作放进了活动的计划里,更没想到风风火火的她居然把资料整理得这么细,这么全。她让我看到了军人的另一种光芒。我把一张张照片挑选出来,在串上几段文字之后,就把美篇交给了她。她很真诚地谢我,并夸赞我为老兵做的奉献。

(左起第五位为老兵戚少明)


        (二)洒满阳光的爱心日记

        美篇发出去几天之后,她又发来一段自己的文字——华珠日记。那是八·一前夕她去看望老兵后匆匆记录的。日记里有详细的文字叙述也有珍贵的图片资料。摘录如下:

        华珠的志愿者日记

        二伏天,走进黑石礁红星村

         2018年7月27日星期五 雾霾  零上33度

        昨日从210医院看王叔叔,王叔叔都知道姚路伯伯在朝鲜战场是炮兵团长,今天我按照走访计划上午10点20走进了黑石礁的红星村,没想到这里不再是沈阳军区的老干部管理处,而是交到了辽宁省军区,往常的八一前,我们义工志愿者在银发组长带领下一定有组织的到这里为警卫战士理发,可今天见不到几个战士了,西宁街上静悄悄的,看到二个上校,看来一定是领导了,于是我讲明原因,看姚路首长,于是一个上校微笑的给我指了路,于是我就找到了燕玲姐的家,按动了门铃,开门的是个小姑娘,还没进大厅呢,就听到王阿姨的大嗓门:谁啊!

       微信图片_20181103222148.jpg “我呀”! 我,阿姨认识不?“华珠啊!”王阿姨一眼认出了我,春节还来过呢,可是坐在沙发上的姚路伯伯却不认识我了,于是我对着他的耳朵喊了一句:我是华珠啊!伯伯定神地看可我一眼,赶紧握着我的手,你是华珠啊!是啊!伯伯终于想起我了,于是我把去年写的一幅字送给了他:珠海拾贝!伯伯还问这是你自己写的,我说当然了!伯伯竖起大拇指,好啊!有进步!

        听着伯伯点赞,王阿姨却说,你姚叔叔耳朵什么也听不见了!写黑板上交流,于是我把义工和红会的剪纸及指甲刀还有书签也送给了王阿姨。更重要的是小人书,这可是绝版的黑白胶片电影联欢画,老人捧着很高兴,我和老人合了影。家里的亲戚不认识我,我自我介绍,志愿者,也是燕玲的战友。姚伯伯家没有空调,小坐10分钟便满脸的汗,幸亏带了条毛巾,还是昨日陆阿姨送我的。二伏天,看望老人,家里真热啊!在阿姨的客厅,阿姨还拿出一份资料,告诉我,这是我小女儿写的,还有我写的,还有八一军警营小左写的,原来也是采访文章,当然阿姨自己写的便是回忆录了。想想10年来,我一直跟踪采访这两位老人,尤其姚伯伯,他的书画引起我极大兴趣,因为我曾在军休书画班学了2年且也喜欢写写字。姚伯伯是老八路,是朝鲜战场英雄指挥战斗的炮兵团长,还是一位有着家国情怀的军旅书画家,今天在姚伯伯家欣赏了他96岁写的作品,非常佩服老人的毅力和精湛的笔锋。

        其实每次探望都想和姚伯伯聊聊朝鲜战场,二炮的往事,可是今天看到的状态,根本交流不了了。姚路伯伯和父亲私交甚好,在文革中他参加军管保护了不少地方老干部,其中有父亲林树青。如今父亲去世10年了,每次到他家,他也会想起往事。

        25分钟的拜访,我们交流了书法,送了小礼物。11点多,我实在不能继续坐在小客厅里了。实在太热了!走出她家,阿姨和亲戚王大福把我送出门,这样,便完成了八一走访,这是我计划中最后一家。红星村,我来了多少次了!这里住的老红军老八路只有3个了,原来的开国将军都一一离开了世界。想起2012年秋,走进这和燕玲等拜见了曾思玉老首长,还合影留念。孙苏群也住这里,她的公公是黄思沛将军,当然还有张南玲大姐的父亲……参观过这里的纪念馆,不忘的还是红军老八路的精神!

        看了华珠大姐的日记,我才知道,原来除了退役军人的身份外,她另一个身份是一名义工,而且是名工龄很长的义工。她早在2003年就已经从事义工活动了,2011年正式注册义工。她义务为老兵做了十一年后勤服务,每年走访养老院的次数就多达几十次;义务为身边的老兵事迹做宣传报道;义务去唐山采访地震幸存者,为大连晚报、半岛晨报对接的贫困生捐款;带领小女儿和自己一起去海边捡垃圾做一名环保义工……2018年春她光荣地被评为大连慈善总会的银星义工,大连新加坡清一阁最美义工,并受邀去新加坡参加义工四十年庆典。

        这些年,她做过太多有意义的事,为太多身边的好人做宣传写报道。她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把发生在自己身边有价值的事记录下来,形成图文并茂的华珠日记。这些日记加起来已经不下百万字了。 她在日记里很少提及自己,反而更多的是赞美她身边的姐妹兄弟,赞美一起和她奔波在义工路上的那些战友们。当我提出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说:“别写我,写写那些比我更优秀的老兵吧。”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在她以前传给我的日记里找素材。这一找,才发现精彩感人的故事太多了,竟不知选择哪件好。

        “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并不难,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事。”做好事贵在坚持。华珠做义工的坚持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十年来,她坚持每周走访一位老战士,每月去一次养老院。对自己的未来,她说,死后,我要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让那些失明的人重见光明。

        翻开那些日记,里面没有任何华丽的词汇,平实的语言就如她平实的为人。看着那一篇篇对老兵的采访,一张张与老兵们的亲切合影,一页页对与她一道奉献的姐妹们的赞美,让人不禁为她这一路上满满的收获叫好。而在这沉甸甸的收获背后,她走过多少路,流过多少汗,付出多少爱,我想只有她自己知道。

 微信图片_20181103221738.jpg        2018年4月,到北京采访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于蓝的一篇日记中,她这样写道:“于蓝阿姨在我采访她的合影上标注了华珠采访于蓝2010年7月,还送我了一幅书法,纪念建军90年的。当我握着阿姨的手,发现她的手是冰冷的,这怎么行啊!没了暖气,阿姨一定要保暖,要注意手部的末梢循环。于是我一下想起曾在大连的老人院教张贞慧老师的手操。面对97岁的老人,我还是坚信她会学的。我给于蓝老师用劲地搓热了手,接着教她和小谢做手操,从五指肝经到手掌肾经,从小臂到一石打二鸟……没想到于蓝老师和小谢都没有学过,10分钟的教学让她们很兴奋,学了5分钟也觉得简单,我告诉她,只有坚持才行啊! 手操和抬腿搓脚都是健身法,于蓝阿姨十分高兴!临走前把我们送到电梯,她还是推着轮椅,作揖:谢谢你们啊!谢谢了!看得出阿姨不舍得让我们走,可是天色快黑了,住宿还没安置,只有和于蓝阿姨说再见了!”通过这件小事,我看到了一位内心细腻善良、充满大爱的华珠。

        对待老人亲如父母,老人带她如亲生闺女。这样的感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也是她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她说,自己做义工最大的收获就是再给别人带去幸福快乐的同时自己内心获得的那份喜悦和满足。


        (三)不老的军人情怀、崇高的理想追求


        当年由她带出的一群女兵义工志愿者,如今都已经当了姥姥和奶奶,很多人都没有精力和时间在继续这份工作。只有华珠,一直坚持下来。就在我为了写这篇文章采访华珠时,她一直说不要写我,要写就写写我们的团队吧,写写那些真正的无名英雄,他们才是最值得赞美的。

        接着,她和我说起一位已经去世的八一合唱团的团长朗德武,曾任八七疗养院的高压氧科主任,高级职称政府津贴获得者,他率领合唱团为老兵走访演出,2010年患癌症去世。她说,我觉得像这样的英雄应该被人们记住,所以当年我就把他的事迹和他们的合唱团做了大量采访。

微信图片_20181103221707.jpg

        这些年来,像这样的采访和走访华珠不知做了多少次,她曾无偿为39名老战士采访写自传,担任执行主编将他们的故事集结成书,《远去的岁月》是她献给老兵们最最珍贵的礼物。它不仅记录了曾经参与过抗日战争、新中国革命战争的老兵们亲身经历的故事,还为中国军人永远地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这本书的意义绝不是一本书那么简单,它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让更多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知道新中国是千千万万人用生命用鲜血换来的,让更多人为中国军人的英勇与爱国情怀而感到骄傲。

        她曾经在2011年的时候自费去北京,采访开国元勋的后代,李大钊的侄女,徐海东的孩子、万里的孩子等等。她说,她深深地被这些老红军的后代感动着,他们一直为传承红色文化,到陕北、湖北、延安等地,为播撒红色让后代不忘历史做着自己的贡献。回来后,她为他们写了好几篇文章,都在大连群众文艺刊物上发表了。

        也有人劝她,你岁数也大了,天天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干嘛,该安享晚年了。她却说,“我不能停下来,更不敢停下来,既然我干了,就要干到底。”她说,“我当年曾采访并帮着整理自传的39位老战士,如今已经有七位先后离世。这让我感觉特别痛心。他们都是共和国的功臣啊!是我们国家和我们干休所的宝贝。我一定要为他们光辉的一生留下一些足迹,哪怕只有一点点。”值得庆幸的是,她为他们编辑的那本书《远去的岁月》,被当年的大连电视台、大连日报、辽宁电视台等作为第一手资料,制作了关于老兵系列的特别电视节目。为老兵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字和音像资料。她说,这是她感到最有意义的事。能为这些老兵完成他们一生的夙愿,记录下他们一生中难忘的故事,就算再累也值得。现在,她依然很忙,她说,她要趁着这些老兵还活着,趁着自己还有精力写,必须抓紧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关爱我们的老兵,理解我们的老兵。

 

        (四)书写生活、书写大爱


        华珠的一支笔,不但记录着义工们的奉献风采,更是书写着军人的大爱与情怀。她不但作为文化自愿者,成绩喜人,而且在自己的文学事业上,更是硕果累累。那些年,她参与大大小小的朗诵会、访问数不胜数。她主创过女兵文创室,参与过老兵合唱团,建立了老兵诗歌朗诵群。她的女兵系列纪实《女兵的父亲》《女兵的母亲》《女兵的足迹》《女兵诗页》《流淌的岁月》已达40万字;她采访张贞慧的书7万字;《于蓝之歌》诗集2.3万字;军内外报刊刊登的散文诗歌10万字之多……这丰硕的成绩背后是华珠几十年来坚持和勤奋,更是一种大爱的情怀使然。

        如今,60多岁的她,依然那样精神百倍,用手中的笔书写着生活,书写着大爱。为大连的老兵,为社会的真善美,为日新月异的祖国,她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她永远行走在奉献与采访的路上。在她身上,我看不到退休年龄的人的衰老和退缩,而是看到中国退休退役女兵的风采和品格。

        美丽的华珠,善良的华珠,热心的华珠,她就像一缕阳光,始终散发着明亮,照亮和温暖着身边的人,她又像一朵盛开的太阳花,永远保持着向上的追求和对生活不变的爱与热情。

        就在几天前,她从多瑙河回来,发给我一段长长的蓝色多瑙河之旅,照片上,她腰背挺直,眼光坚毅,脸上洋溢着一种安宁、幸福和满足。她在日记里写到:当我坐在多瑙河的游船上,船长邀请我亲自驾驶时,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自己战斗过的舰艇上,恍惚间,有一种幸福在心头荡漾……


 

        华珠简介:

        华珠,原海军403医院新闻报道干事,大连军旅作家。曾任大连军休10中心老战士大学教研部副主任,辽宁新诗学会会员,大连作家协会会员,大连电影家协会会员,大连朗诵艺术学会会员。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