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区糜镇西李家楼村与崔家村几百年来不结亲。为什么会这样?说来话长。

        几百年前,在崔家村东北角有一松林。松林内有几个小小的坟头,看样子这是老坟了。每逢腊月门一进,西李家楼村和崔家村的孩童都到这松林折松枝,以备插松门、绑天灯。相处融洽,其乐融融。

        这年,因折松枝两村孩子发生纠纷,大人也不压气,逐步由口角演变为肢体摩擦。从此,西李家楼村不再容忍崔家村孩童进入他的松林。崔家村人认为靠俺村这么近的松林,都不准咱的孩子折松枝,这是叫人欺负到家门上来了。所以就产生了要把松林据为己有的想法。

        于是,官司由地方打到德州。正赶上此时的州官也姓崔,由于同宗观念,他想让崔家官司打赢。可是细细分析,崔家太缺乏证据了,只好调解:都消消气,两年后再处理此案。

        两年后,再审此案,以坟墓中的墓志铭为确凿证据,把本属于西李家楼村的松林和3亩2分地一同判给了崔家村。西李家楼村自知冤案,事实面前却无力翻案。

        几百年后的今天,我和刘凤楼为挖掘“乡村记忆”的历史,在崔家村采访了当年官司赢家的后人崔洪志,他道出实情。

        在双方都没有真凭实据的前提下,当时的州官崔氏,授意:在庄稼没人后,崔家村人利用大雨前漆黑的深夜,掘开坟墓的相应位置,把事先做好的墓志铭埋进去。

        两年后重审此案,崔州官很认真地到实地勘察。掘开坟墓,扒出墓志铭。以物证为依据,“光明正大”地把本属于西李家楼村的松林和3亩2分地“合情合理”地判给崔家村。

        从此,西李家楼村与崔家断绝来往,不再结亲。几百年的烟云瞬间过,“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现在两村关系相当融洽。但是,两村不结亲的规矩,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