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记忆中,1992年的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儿:

      早春时节,小平南巡,“东方风来满眼春”,推动了改革开放。那是第一件大事儿;这年的隆冬季节,北京赛特购物中心开业,这是第二件大事儿。

      能把小平南巡这样的大事和一个商场开业扯到一块吗?

      呵呵,历史是个幽默大师,常常会来点蒙太奇。

      回忆起参与创办赛特的那一段岁月,王铭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翻开记忆的长卷,26年前赛特开业典礼的场景,王铭历历在目:

      剪彩嘉宾席上,两位日本贵宾十分引人注目:男的,是赛特的外方合作者——日本八佰伴董事长和田一夫;女的,是和田一夫的母亲和田加津——八佰伴的创始人。电视剧《阿信》风靡中国,“阿信真人”亲莅开幕式,又一次大大地在北京的传媒风光一番,等于给赛特商场做了一个不花钱的轰动效应广告。

      这还不算,人们还发现了一位极其特殊的宾客——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一位国家领导人居然为一个商场所剪彩,简直是一个传奇!

      也许太感到意外了,把现场那个日本翻译吓懵了,一紧张,把田纪云副总理翻译成了副总经理。副总理和副总经理,这个差距太大了,引起了全场好一阵轰笑。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万里等国务院和一众部委领导。

      还有一个插曲,开幕式后,时任总书记江泽民也来了,只不过他和夫人没有公开露面,微服私访,从一层到七层,悄悄地看了个遍。

      那真是一个产生传奇的年代。而赛特,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作为全新的开架式购物中心,赛特开创了7个中国第一。

      此外,赛特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

      作为合资方代表、赛特副董事长,也作为赛特的催生者和建设者,王铭出席了开幕式,见证了那历史性的一幕。

 

      说起来,王铭与赛特结缘,也可以算是一段小小的传奇。

      事情先得从一个叫任宏杰的老总说起。今年盛夏的一天,我在启新度假村听他当年那些传奇故事。

      “大概是1990年吧,”任宏杰不愧是老北大的,说话慢条斯理,但条理清晰,能从岁月的一堆乱丝中,抽出一个头来。

      “有一天,我去北京木材厂参观。大概想看看,有没有好投资的。参观过程中,另外也有一拨人在参观。有一个胖胖的,个子不高,径直走到我的面前。

      他说,‘你是叫任宏杰吧?’

      我说是啊。他说:‘你还认识我吗?’

      我琢磨半天,想不起是谁。

      他说:‘我是王维民!’”

      “哎嗨!”任宏杰直拍脑门:“老同学!我怎么认不出来呢。”

      任宏杰接着讲:“1957年,我和王铭(那时候叫王维民)都考进了北京四中,他在一班,我在二班。虽然不同班,但我们俩又特别熟,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学校团委委员,常在一起开会。我管少先队辅导,他管学生工作,是校团委的组织部长。”

      “从1960年他上清华,我上北大,然后文化大革命,我俩就没见过面,”任宏杰说,“你算算,多少年了?整整30年啦。”

     两个30年不见的老同学,想不到在这里遇上了,少不得互相介绍介绍。

    “这时我才知道他去了香港,又到了深圳。这时候我已经调到中创去搞赛特项目。” 

      中创,是国家科委下面的一个金融投资公司。任宏杰当时是赛特的党委书记,兼副总裁。赛特原来是和加拿大一个华人的合资企业。赛特大厦之前叫卢宝大厦,是以这个加拿大名字命名的。后来这个华人撤出去了,赛特正需要一个外资合作企业。

      任宏杰灵机一动,就说:“维民,你在北京干嘛?干脆跟我们一块搞赛特吧。”

      王铭说,行啊。当然,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可能凭着老同学一次巧遇,三言两语就能定下来的。当下,两人交换了名片,互相道别。

 

      接下来的故事,是王铭给我讲的。

     “转眼到了1991年,我带了6千万人民币准备到北京大兴去买地。”王铭在深圳做得很成功,手头有了不少钱,也不知道该投资什么好。“那时听说北京的地很便宜,6千万可以买很多的地了。”

      王铭在北京有个朋友叫杨壮生。原来在康华,后来做了赛特的总经理。当时,赛特饭店已经造好了,他给王铭打电话说,你如果到北京,来住赛特饭店。

      王铭正好要去北京,要到大兴买地,当然就住进了赛特饭店。

      王铭回忆:“第二天我们去大兴,他把赛特的车开去,浩浩荡荡地就去了。在半路上他告诉我,你拿钱买地不如投资我的赛特好了。

      那时赛特没人投资。前面已经有过三换外商合作对象了,均以失败告终。算起来,王铭将是第四位。

      “我说,为什么没人投资你?他说赛特亏损一亿多,没人敢投资。为什么呢?因为你要投资赛特,先得把这一亿多给补上去,所以没人投资。”

      王铭想起来了。那次在北京木材厂巧遇任宏杰,任也曾说起请他加盟赛特的事。原来赛特有一块地,是准备建一个科学展览中心的。不是有一个国际展览中心吗?是搞贸易的。国家科委觉得我们也得搞这么一个中心。但是,搞了很长时间没搞起来。

      任宏杰说:王铭,你在北京干嘛?干脆跟我们一块搞赛特吧。

      “当时杨壮生就告诉我,你不如投赛特,为什么?赛特有个展览楼,可以打擦边球搞商业,一定很赚钱的。”

      王铭听了,觉得有道理,回香港后就派了会计师来看看。他看了一个礼拜,回去告诉王铭说:可以。

      这样,王铭又上北京,和赛特谈成了,跟赛特签了约,就投资它6千万,把那个本来买地的钱就作为投资了,占25%的股份,国家科委占60%,另外15%是科协的一家公司。这样三家组成了董事会,王铭当个副董事长。

      任宏杰和杨壮生就与王铭商量:怎么搞这个项目。

      当时,原来计划的科技展览馆的图纸已经设计完了。但是,大家合计下来,搞科技展览肯定赔钱。因为那个已经建成的国际展览中心一年就办两次、三次展览,能有多少钱?科技展览好几年也搞不了一次,那更不赚钱了。

      当时科委是这样一个说法:不管你们做什么,国家科委不可能给钱,你们自负盈亏,还得想办法搞好它。跟王铭商量了半天,办什么好?

      王铭说,要搞就搞个最先进的。国外比较兴购物中心,这个词也是国外的,就是综合性的大超市。一商量,大家都非常满意,就叫赛特购物中心——就把展览中心改成购物中心。

 

      “当时我跟赛特有个签约:购物中心的装修工程由我们来做。”王铭告诉我,“赛特购物中心是请国外设计的,北京还没有,装修水平要求极高。我在深圳有个装修队伍,那时候深圳比北京先进。再说,我们随时可以学习香港。”

      但是情况很快有了变化。原因是赛特要搞成国际水平,准备和日本八佰伴合作。那时八佰伴在香港已经很火了。但是八佰伴有个条件:你要跟我合作的话,你这个装修一定要日本的清水建设来做。

      于是,赛特就和八佰伴、清水建设开会,商量怎么施工。

      赛特要求在圣诞节完工、开业。但是清水建设算来算去,表示无法完成,赶不上工期。另外,报价是王铭装修预算高出一倍!

      王铭参加了那个会。王铭就问清水建设和八佰伴的人:

      “给你们多少钱能提前完成?给你们多少钱能准时完成?”

      日本人在那里嘀咕了半天,说:你给多少钱都没用。这是个愚蠢的决定!

      “你说这是个愚蠢的决定?我告诉你,这个愚蠢的决定是你们董事长和田一夫做的!”王铭给顶回去了。

      但是没用。清水建设表示:做不了就是做不了。

      会开下来,赛特的总经理问王铭:“你看怎么办?”

      因为事前是决定由王铭负责装修的,而且知道王铭也做了准备,相信他深圳的装修队有这个能力。最后商量决定,还是王铭来做……

     “我们做了以后,真是准时完成。和田一夫自己在澳门的店还推迟了四天。他到北京,我们一块吃饭,我说做得怎么样?他说你做得比燕莎高一大截!”

      回忆当年那一场硬仗、大仗,多年后王铭还是充满了自豪: 

      “我们的价格比它便宜了一半,工期又提前完成。赛特赶在春节前就开业了,第一年就赚钱了。把北京也给轰动了。

      “我们,当年没给中国人丢脸!”

      回首当年的这一段,任宏杰是这样说的:

      “王铭接下这个活以后,压力也是挺大的。上上下下七层啊,这么大的工程全交给他,哪能没有压力?他组织了二三百人在那儿干,材料、工艺都是他。那时候王铭也很卖力气,而且也很忘我,他基本上不回香港,一直在工地上。

      “他搞得很认真,爬上爬下亲自指挥。这一块怎么样,哪一块怎么办……他也见多识广,在国外各个地方也参观过比较多,所以他当时装修完了以后,首屈一指的。那时候我们一起研究,定方案,当然他自己也很辛苦,有时候也不顾家里,也很少去香港,他自己北京也有房子,但一直住在我们赛特饭店里面,拼命的工作……”

      正是由于赛特决策层超前的理念和远大的眼光,也由于王铭和他的装修队伍奋力拼搏,开创了赛特购物中心在硬件上的七个中国第一,也才有了开业盛典上那极其风光的一幕。

 

      然而,就在赛特购物中心红红火火开业、顺风顺水经营不到半年,一篇不到900字的见闻《赛特,你太离谱了》,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经济日报》驻日本的一位记者回北京探亲的时候,无意中逛了逛赛特,结果发现了“新大陆”,就如他在见闻中所写的,发现赛特和日本东京的同类商品贵了2—3倍。人家有根有据,言之凿凿,就是说,你赛特太离谱了!紧接着,谁也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引发中国商业史上和新闻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场大讨论。

      围绕着赛特是否离谱的问题,全国30多家报刊发表了一百多篇文章,进行了为时半年多的大讨论。当时分成了三派,一派就是以《经济日报》记者为首的“离谱派”,或者叫价值学说。认为你赛特的商品价格背离了价值,坑害了消费者利益。一派是以北京晚报《“燕莎”“赛特”也许不太离谱》作者为首的“不离谱派”,他根据供求学说,认为并不离谱。因为价格里隐含了很多无形的东西或其他有形的东西。赛特的商品是物有所值,最重要的是有客观需求,有人愿买有人供货,买卖是自愿的,没有人家逼你买。还有一派就是持中立的观点,这场大讨论历时半年,没有结果。但是,正如赛特购物中心总裁王辛民所说,时间和历史却给出了公正的证明:

      第一,这场大讨论给中国商业史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案例。一个商场的价格问题,竟然这么敏感的触动了全社会的神经,恰恰是中国商业改革的见证,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个缩影,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极有意义的实践。

      第二,赛特购物中心是这场大讨论最大的赢家。赛特没有花一分钱,也不是这场讨论的策划者和支持者,但是却免费给赛特做了一个最大的广告。

      早期的赛特之所以能够出名,有三个因素。一个是“阿信”的原型和田加津老太太出席了赛特的开业仪式。阿信在中国家喻户晓,阿信给赛特剪裁,铺天盖地的报道,等于给赛特开业做了家喻户晓的广告。另一个就是这场为时半年的大讨论,更使得赛特声名远播。

      此外,崔永元的《实话实说》还给赛特做了一期,出场嘉宾是和田一夫和任宏杰,等于也给赛特做了一个大广告。

      也许,当年王铭和他的赛特朋友们,并无意去创造历史,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把赛特作为新商业和老商业的一个分界线,一个分水岭:  

      在赛特之前基本上是老商业,是计划经济管理下的商业模式;从赛特之后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

      在大变革的时代,有幸做了一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日子里,王铭想起参与赛特创业的这一段,觉得特别有意义。

 

      草于2018,9,2,灯下,启新度假村11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