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就是莲,就是芙蓉,就是芙蕖,就是菡萏,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没有人不喜欢荷,那是一边倒式的倾慕,历代文人墨客为了表示自己一以贯之的喜爱,往往为自己冠以“莲”的名号,最著名的莫若李白,号“青莲”, 还有一个把莲画的跟隐士一样的陈老莲,等等。
三国时的大才子曹植专门写过《芙蓉赋》,并把荷花推崇为群芳之首。他写的荷华美无比,你不忍心割下任何一段,所以全诗录下: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茎。竦芳柯以从风,奋纤枝之璀璨。其始荣也,皦若夜光寻扶桑。其扬辉也,晃若九阳出旸谷。芙蓉蹇产,菡萏星属。丝条垂珠,丹荣吐绿。焜焜韡韡,烂若龙烛。观者终朝,情犹未足。于是狡童嫒女,相与同游,擢素手于罗袖,接红葩于中流。
曹植的《芙蓉赋》已经把荷夸到无以复加,但我更喜欢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他说的最中肯,道出了荷的品质:
“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分明说的是君子么。或者君子就该是荷这样的品质。
早在《诗经》时代我们的先人就提到荷,一定是美丽的,在《陈风·泽陂》中: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大意:
在那池塘边上,生长着蒲草和荷花。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子,我能把他怎么样呢?一天到晚什么也干不成,思念到泪如雨下。
在那池塘边上,生长着蒲草和泽兰。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子,长得高大英俊又魁梧。一天到晚什么也干不成,内心忧闷愁苦。
在那池塘边上,生长着蒲草和荷花。有一位英俊的小伙子,长得高大又威严。一天到晚什么也干不成,伏在枕上睡不着。
那位姑娘是深深爱上“有美一人”了,爱到“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她眼中只有池塘边的荷花、泽兰和蒲草,都是美好芳香的美物,就如她心中“硕大且卷”的美男子才能相配。
这样的荷花美则美矣,只是让人爱的好辛苦。
《楚辞》中一定有荷,居然十次提到。在《离骚》、《九歌·湘君》、《九歌·湘夫人》、《九歌·少司命》、《九歌·河伯》、《九章·思美人》、《九辩》、《招魂》、《九怀·尊嘉》、《九叹·逢纷》中。选一二赏之。
《九歌·少司命》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节录)
大意:
用荷花做衣服啊用蕙草为腰带,来往迅速啊转瞬即逝。
傍晚休息啊在天上的郊野,您在等待谁啊在那云的边际?
《九章·思美人》
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大意:
让薛荔为信使啊,却怕抬脚攀援树木。
靠荷花做媒人啊,却怕提裤又湿了双脚。
《楚辞》中荷是美物,可以为衣,可以为车盖,可以是荷屋,还可以是与人相交的媒人,何其多用耶哉。但与我期待的像曹植《芙蓉赋》般的华美并没有出现。
可见人的期待永远和你看到的不一样。我还是更愿意周敦颐的“荷”, “出于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