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在北京的大杂院里,有时候人们最常接触的不是朋友、亲人,而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街坊。街坊是什么?在大尾巴鹰先生的长篇小说《街坊》中这样写到:“街坊跟夫妻和朋友不一样,因为他不能选择,街坊不但不能选择,还不能离开。街坊虽然不是一家子,可他们有的时候要比亲人待的时间长,比朋友离得近,比亲人和朋友还要熟悉。无论你是讨厌他还是喜欢他,你都躲不开他。人是在相处中产生感情的,亲人只不过是多了一层血缘,夫妻则是多了一层责任。俗话说,揭底儿最怕老乡,有事瞒不了街坊。”

        文章开头便介绍了一座在北京天桥附近的大杂院,大管家似的二大爷和二大妈、不善言辞的董大夫、单亲妈妈关姐和她的儿子二宝、年轻的小两口儿柱子和英子,还有一户常年换租客的人家,现在住着一个昼伏夜出的让大家都觉得神秘的姑娘。性格各异的人们居住在一起,本身就会产生各样的矛盾,况且新搬来的姑娘与街坊们的作息不一样,也没有主动去融入大家的生活,这样子的做法在大杂院里是很奇怪的,从而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们带着疑问、带着兴趣读下去。同时,小说的情节就围绕着这个姑娘、以及街坊们和姑娘之间的关系展开了。

        文章整体采用倒叙的手法,先是写袁芳搬进了大杂院但与大家格格不入,再由街坊们对袁芳的不同寻常的态度更是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想要快些知道袁芳的“神秘身份”,然后在一个女人来闹事的背景下,袁芳的身份被揭开了。在二大爷二大妈暖心的询问以及陪伴下,袁芳最终吐露了心声。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般顺畅,节奏把握的刚刚好,“抓住了读者的心”。而后在得知了袁芳算得上是“悲惨”的遭遇,并进一步了解了袁芳的为人后,街坊们慢慢地接纳了她,袁芳也与刘闯重新有了联系,大圆满的结局让读者们长舒了一口气,同时也凸显了作者仁爱为怀的主题思想,向读者们再现了充满人情味的老北京四合院,传递了正能量。

        小说《街坊》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丰满的,没有绝对的正面与负面形象。像表姐和阿兰,表姐虽然将袁芳骗来了北京,并为了自己与老板将她“送”给了曹哥,但同时表姐也给了袁芳更多的挣钱的机会,也给予了初来北京的袁芳很多的照顾。阿兰虽然最初在袁芳抢了她们的机会后给她“下了套”,但也帮助并教会了袁芳很多,算是袁芳不多的朋友之一。还有英子和关姐,她们的本性都是不坏的,只是看待问题的眼光比较片面,了解了之后也很快就改正了。丰满的人物形象是这部小说的一大亮点,也是吸引读者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同时小说里还有很多富有哲理的话。例如对天桥的叙述,“天桥是什么?是北京最穷苦的人聚集的地方,世间的冷酷和生活的艰难,天桥就是个缩影。穷人怎么活着他是最清楚的,这一辈子他看见了多少人间冷暖,悲欢离合,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人这一辈子不知道自己活成什么样儿,但要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着。可是这个学问哪本书能教给呢?活错了是谁的错?”小小的天桥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住在天桥附近的人并没有低人一等。还有对江湖和社会的比较。“什么叫社会?社会是正常人生活的范围。什么叫江湖?江湖是非正常人生活的范围,但是,江湖却是社会的派生物,因为生活在非正常范围或者叫着江湖的人是社会的产物,干脆说,江湖是社会的一部分。江湖属于社会而江湖却不等于社会。江湖和社会同在一个环境,所以,人们常把江湖误以为是于社会。”这些句子无一不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平淡之中出真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朴实的语言也能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同时更贴近现实、贴近人心,更能引起共鸣。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