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公元1082年,47岁的苏轼谪居黄州,面对赤壁,感怀平生,与三国名将周瑜之间的一场灵魂对话《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后的近千年里,这场对话穿越时空,依然在江山如画的安福古村车田进行,镌刻并绵延一个村庄的温暖记忆和不朽传奇。


       一

       车田村位于“赣中福地”安福县东部、枫田镇泸水河西北岸,村内有良田千亩,旧时,因地势高需车水以满足耕种之需而得名“车田”,这里水土肥美,物产丰饶,风景怡人,自古以来少有战火硝烟侵扰,一代又一代的车田人在此安居乐业,悠然自得。村内曾出土的汉代铁釜、铁剑、石砚,青铜镜和带钩可证,车田村自汉代以来便有村民繁衍生息,

       村庄背靠玉带似的母亲河泸水河,右有文气盈空的笔架山,前有泸水河自武功山奔腾而来,在此优雅地转身南去,留下一片广阔的江洲,尤为大自然赠给车田的独特礼物。整个江洲被一条曲折的小径一分为二。左边是古樟成林,高大苍劲的香樟树像古老的家族一层层开枝散叶,又在天空中携手并肩撑开巨大的擎盖;右边是一片浩瀚的竹海,海中有亭供竹林听风。江风过处,樟香弥漫,竹影婆娑,无垠的水蕨和蓼草红绿相映、摇曳生姿,令人恍入仙境。这里是车田人的梦里水乡,也是电影《武功山别恋》里的广角天堂。

       年复一年,泸水河滋养着村庄,笔架山越来越苍翠,江洲蔓延了芳丛,古朴的村庄和人群依山傍水,在四季轮回的车水声中安度流年,谁也无法占卜到公元210年,三国名将周瑜英年辞世,此后其唯一的血脉次子周胤宠辱交织的命运将改变彼此的心跳和梦境,并从此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光芒。

       这一天终于还是悲怆而隆重地来了。公元229年,身为皇家女婿的周胤被封为都乡候,可是没多久,便受宫庭争斗牵累,以致言语忤主,贬谪庐陵郡。落魄的周胤骑着跛驴从庐陵溯泸水河而上寻觅栖居胜地,最后在在离车田村不远处的蜜湖停了下来。蜜湖以水美鲫鱼甜而称“蜜湖”,其四野草木流阴,风景优美,一阵清风拂来,悄然抚慰了周胤心中那份被贬谪的伤痛、飘泊的苍凉。眼看泸水河滔滔东去,他蓦然释怀,不胜感慨,作为周氏唯一的血脉,他余生最后的心愿就是这片宁静秀美的土地上茁壮周氏家族。

       藉着安福这方平安福泽之地,周氏家族渐渐兴旺,四处开枝散叶起来,其中有一支就是吉安泥田乌东系。北宋靖康丙午1126年,乌东系周瑜31世孙立阙公来安福教授学生,钟情车田村的风水,便带着族人辗转来到了车田,成为车田周氏的开基祖,车田村从此大笔如椽,开启了车田村文明而诗意的绽放之旅。


       二

       立阙公欣喜地发现,车田村座落在一块莲花形的地盘上,站在村庄高处,可见五口水塘围绕着一个土堆,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这土堆就是莲花的花蕊,那五口水塘就是莲花的五朵花瓣,村里人很是虔诚地给这风水宝地取名“莲花形”。莲花形的东方耸立着一座圆锥形的山峰叫做鳞山。鳞山上三块巨石并排耸立,直插云霄,石块间自然凹下,放眼望去,宛若笔架,故而鳞山又叫笔架山。泸水河穿村而过,依山而行,恰是千里泼墨,迤逦汪洋;又更像长歌短赋,书声琅琅。村西河畔沙洲水草临风恣意,水乡的风吹得格外的湿柔,带来阵阵白鹭的嘤鸣和樟树的芳香。

       伫立江边,遥望故里,立阙公已然触摸到车田村必将“文光射斗”的寓意和召唤,蓦然涌起“众里寻她”的喜悦和皈依之情,他越来越清晰的预感到,他毕生推崇的尚文崇教、光大周氏宗族之理想定将在这里落地生根,一时间,心中的那朵莲花仿佛怦然盛开。

       时光为鉴,车田蒙宠,立阙公恁是将他睿智的眼光和博雅的学识拧成了一股莲花的乡情、水墨的书香,毕生的才情都倾付给了莲花形的村庄。他的后世子孙们皆恪守先祖留传的家风家训,盘簊晒谷,教崽读书,尚文崇德,终唤得莲花径自开。

       明隆庆辛未1571年,周瑜之43世孙周宪高中进士,先后任桂林知府、广东按察司副史(相当于现在省检察院副院长),政绩累累。周宪虽位居高官时,家中却田舍不增,还经常接济族人,其子周懋卿、周懋相深受家风教育,苦研经史,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同登进士,懋卿任成都知府,懋相任山西布政司参政,两任推官,直隶监察史,两奉敕巡按云南。后周宪弟之瀚、洪范又登进士第,缔造了“父子兄弟叔侄进士”的科举神话。


       三

      莲花依然在绽放,车田的传奇依然在续写。清光绪六年(1880年),车田周氏第10世孙周贯已然成为湘商中的翘楚、家族的商业骄子,满载收获却羁途沧桑的他一举投巨资委托车田的族人兴建达宗家庙“相帅府”,以纪念先祖名将周瑜和宰相周必大恩德功勋、勉励后人文武成才。

      这座巨型宗祠坐落于车田村中央,坐北朝南,占地呈长方形、九百平方米。宗祠正面为牌楼风格建筑,门框、门墩、门槛分别由整块青石构成,外墙均用青砖水磨砌成,门额竖刻着“相帅府”三个硕大楷字,祠堂门口两座石狮雄壮写意,东边那座脚舞绣球的是周瑜,西边那座胸怀幼狮的是小乔,幼狮是他们的小儿子周胤,一代名将的故事就这样在根植在车田,光照千秋,世代传扬。

整座宗祠分前、中、后三进,每进高差0.13米,由低至高,寓意“步步高升”。四个天井分列前、后两大厅两厢,中间为笔直通道;祠顶上有九个藻井,尤其是中间“丹凤朝阳”和“双龙戏珠”两个藻井雕刻得异常逼仄华美,藻井四角配有精美的“琴、棋、书、画”文饰,以表周氏诗礼传家之遗风;大厅内108根木柱林立,彰显周氏家族苍翠伟岸之气象。宗祠正上方挂着周瑜的画像,品读着画像两旁“风流大都督,儒雅少将军”的对联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令人心中蓦然涌起对英雄的敬慕和怀念,对时空的敬畏和典藏。

      十八年后, 1898年的春天,在相帅府的不远处,一座二百多平方米的江南民间庭院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民盟创始人之一罗隆基诞生了。据说当时,天降异象,蚊帐上方忽现一条蟒蛇,“蟒蛇”在民间被称为“小龙”,于是他有了“龙叽”的小名,因此名又与唐代皇帝李隆基的名字谐音,后来发蒙读书时,其父罗念祖就给他取名“罗隆基”。

      罗父是一名在赣中一带颇有名气的秀才,在吉安开馆教书。当时,有罗家衡、刘峙、李少卿、罗隆基弟子四人,在罗父的精心培养下,这些弟子日后都成了经天纬地之才。尤其是罗隆基从小天资聪颖,受父亲熏陶,爱好古文及古典诗词,更有神童之称,十五岁便以江西总分第一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先后留学美英,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

      然而,除了满腹超人的才华,罗隆基更以其民主和爱国之心为世人所景仰。他是最早点燃清华“五四”之火的人, 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后任民盟中央副主席、森林工业部部长,他赤子般的热血和才华已然浇灌出民主和爱国之花,他的生命也随着“罗隆基故居”被荣升为“安福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妙化成莲。在故居里,透过那些与门窗一样泛黄的照片和书信,以及他眼镜下不甘寂寞的眸光,你会听到旧故里草木深,在向你讲述着一场在花丛中微笑的浪漫,和一缕在刀丛里觅诗的勇敢。


      而时光中的车田,历经千年的绽放,怀抱风流人物,读懂大江东去,多情被一樽新月还酹,江山被一个梦牵引,于醉游谈笑间换了容颜,于历史的星空里绽放更加秀美幸福的光芒。

      只有莲花般的故事,随一枚自由而热烈的枫叶飘向很远,很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