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藟就是野葡萄,倒是常见,因为长的小,没有合适的生长环境,并没有见它的果实。介绍说:“落叶木质藤本。叶广卵形,夏季开花,圆锥花序,果实黑色” 。《本草纲目》称其为“千岁藟”,是因为此藤冬天虽然叶片凋落,但植株却可以经年生长,所以称“千岁”。《别录》载:“主补五脏,益气,续筋骨,长肌肉,去诸痹。”
《诗经》中两次提到“葛藟”,很有味道,不妨共赏。
《周南·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大意:
南边有颗弯弯的大树,野葡萄紧紧缠绕它、密密覆盖它、蜿蜒缠绕着它。君子真快乐呀,让福祉永远伴随他、降临他、伴随他。
这是一首祝福歌。野葡萄藤缠绕大树,象征女子和男子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关系,或者祝愿,这样的“葛藟”情意缠绵,令人向往。
《王风 葛藟》却不然,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绵绵。
緜緜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节录)
大意:
长的野葡萄藤,蔓延河边。远别我的兄弟,称别人为父。就是认了别人为父,他也而不肯照顾我。
远离了自己的兄弟在异乡,虽然有称呼上的“父”“母”“兄长”,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爱,我想念我的亲兄弟,就像那绵绵长长的葡萄藤,那绵长的葡萄藤也能顾及远在梢头的枝叶,我希望我也能得到我亲人的关照。
《左传 文公七年》就用的此意:“(宋)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葛藟尤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此,况国君乎。’”
意思就是说诸侯家的子女就是诸侯的枝叶,把自己的子女赶出去,那诸侯自己的根本就没有庇佑,葛藟长得再长也连着本根,还能庇佑根本,君子都能认识到这个问题,更何况身为一国之君呢。
明代归有光 《叔祖存默翁六十寿序》:“顾今垂老不遇于世,无以庇其九族,有《葛藟》之悲。”就直接引用了《诗经》原意了。
于是葛藟可以情意缠绵,可以是流亡他乡对故土的连绵思念。
《楚辞》也提到葛藟,是和《诗经》不一样的葛藟。
《九叹·忧苦》
同驽骡与乘驵兮,杂斑驳与阘茸。
葛藟蔂於桂树兮,鸱鸮集於木兰。
偓促谈於廊庙兮,律魁放乎山间。(节录)
大意:
劣等的骡子和骏马同等看待啊,斑驳的杂色马儿得到欣赏。
讨厌的葛藟攀援住桂枝啊,恶鸟猫头鹰聚集在木兰丛中。
贪鄙小人高谈在庙堂之上啊,贤良高士却被放逐到山野之地。
葛藟从古至今都是绵延生长不遗余力的,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葛藟,一样葛藟两样心境。
我更喜欢《周南·樛木》的葛藟。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美好的祝愿,送给普天之下的有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