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白茅常见极了,显眼极了,夏日的山野层峦叠翠,一派翠绿的生机盎然,只有成片的白茅看起来有些突兀,白茅自己侵略性的扩张,满头的白发义无反顾的延伸,看得人会升起苍茫的情绪。

        但在久远的《诗经》时代,白茅却是诗意盎然的,蠢蠢欲动的,让人产生遐想的。

        《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大意:

        野外有一只獐鹿死了,用白茅包裹住它。有一位女子春心萌动,就有一位男子追逐。树林里小树婆娑,野地里有死去的野鹿,白茅捆扎献给谁,有位女子美如玉。宽衣解带要缓慢,不要弄坏我的配巾,不要惊动那长毛狗儿去吠叫。

        一段美好的情谊,少女怀春,恰逢男子,情意缠绵,白茅和麋鹿就是媒人。是白茅和麋鹿成就他们人生的盛宴,于是麋鹿恰逢其时,于是白茅美丽至极。

        《诗经》中还有一段说白茅的,我以为不能不提,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心向往之。

        《卫风 ·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大意:

        庄姜的手犹如出生的白茅芽,肌肤犹如凝脂,脖颈犹如天牛的幼虫,牙齿犹如葫芦的籽般整齐,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笑起来妩媚动人,一双美目招魂引魄。

        “柔荑”就是白茅的嫩芽,我无法想象古人用白茅的嫩芽描述美人的纤纤玉手,但他描述之后,我以为那是全天下最美的玉手,再看白茅时,我在找玉手的痕迹。

        白茅至今仍然极为普通,但在几千年前却是极为庄重的植物,白茅用于祭祀。《周易》的“大过 初六”:“籍用白茅,无咎。”就是在重大的祭祀、庆典、进贡等仪式中,用于贡物的铺垫。所以那个“吉士”用白茅包了死鹿献给怀春女子,一定深得女子欢心。

        这样的白茅让人心生感动,心生企盼。

        就想知道《楚辞》中的白茅是不是也是这样满怀情愫,心有期盼。

        《离骚》: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节录)

        大意:

        兰草和白芷变节已经不再芬芳,荃、蕙已经和茅草一样。

        为什么曾经的芳草啊,如今竟然和白蒿、艾草同流合污。

        《惜誓》:

        或推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谔谔。

        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

        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恶。(节录)

        大意:

        有人与世同流合污,有人敢于直言不讳。

        悲伤的是君王不能体察这样的忠诚,竟然把茅草和蚕丝杂揉成绳索。

        当今世界昏暗不堪,哪里都是黑白美丑不分。

        《九思·悼乱》:

        嗟嗟兮悲夫,殽乱兮纷拏。 
        茅丝兮同综,冠屦兮共絇。   (节录)

        大意:

        可叹啊可悲,交错又混乱。

        把那茅草和丝线混在一起,那帽子和鞋子竟然装饰一样。

        看到了吧,没有“白茅包之”的美好情愫,没有“手如柔荑”的纤纤素手,而是茅草和丝线的纠缠交错,是黑白美丑不分的贵贱杂糅。那茅草怎么可以和丝线同日而语呢?茅草明显就是宵小呀。

        我有些感慨,其实在《楚辞》中茅草——白茅是恶草并不出乎意料,它普通到遍地而生,相貌微贱,哪里能入了士大夫的眼。

        但是我更愿意白茅是少女和男子的媒人,我愿意白茅是美人的纤纤玉手。

        但白茅现在仅仅是村野不为人道的野草,没有美,也没有恶。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