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曹操的祖先,从写书人的记述可以知道,最远可以追溯到黄帝,也就是人文初祖、炎黄二帝之一的黄帝。黄帝,不仅是所有曹姓的始祖,更是华夏人文的始祖。由此可知,不但天下曹姓是一家,而且华夏民族是一家。这有点说教的味道,但是,不含感情,仅从历史的记载进行逻辑推理,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至于真实的历史渊源是不是这样,猜想考证起来一定很费功夫;考证下去,有没有结果,也还没有确定的答案。我们就以存疑的态度,相信写书人的记载。既然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那么,曹姓认黄帝为“未定姓”的初祖,也无可厚非。

  关于曹姓的起源,按照司马迁记述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理出一根清晰的线条。

  据说黄帝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叫昌意。黄帝的那个时代是禅让制,传贤不传子。黄帝拥有天下,或许因为昌意不堪大任,所以,昌意就没有做成天子。

  昌意的儿子叫高阳。高阳也就是黄帝的孙子,他也被称作帝颛顼。颛顼高阳是一位贤能的人才,所以,到了高阳时,他又拥有了天下。

  高阳有一个儿子,叫称,没有事迹。

  称有一个儿子叫卷章,没有典故。

  卷章有一个儿子叫重黎。重黎生活的那个年代,在位做天子的是帝喾高辛。帝喾任命重黎专门管理火。现代人或许会笑问:火有什么好管的?想一想远古时代,从茹毛饮血到可以餐食熟物,火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啊!在中国的各种图腾之中,火一直是其中重要的一员,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火的重要,此处且不展开。重黎对火运用自如,功劳非常大。据说,重黎能够使火光在暗夜之中照亮非常广大的地域。为了奖励重黎管理火的优秀业绩,帝喾将重黎的名号命为“祝融”。什么是“祝融”呢?用现代的话来说,“祝融”的意思,大约可以翻译成“大光明的男神”。必须注意的是,这里的“男神”,可不是现代小女生爱慕的那种小白脸一类的对象,而是指男性的巫师、男性的神仙。正因为重黎对火的功劳,直至后世,他还被尊为火神,或者灶神。

  帝喾的那个时代,水灾很严重。所以,那时候还有个共工氏,也就是水神。共工氏和朝廷不和,总是兴风作浪,搅扰得天下很不太平。为了天下的安宁,帝喾就继续重用管火有功的重黎去收拾共工氏。火遇到了水,没有把水烧干,火却被水浇灭了。这算是一种寓指。实际情况是,火神重黎与水神共工氏的战争,最终以火神的失败而收场。朝廷不容有这样的失败的状况出现,重黎必须面对自己的失败,并为此负起责任。重黎有功时朝廷已赏,重黎有过后官方必罚。与共工氏战斗失败的直接后果,导致了重黎的死亡。帝喾毫不客气地剁了重黎的脑袋,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二

  帝喾不是那种生杀随意,断人根脉的恶主。所以,当年重黎一人有罪,帝喾也就只治重黎一人。帝喾并没有像后世那些暴虐的家伙一样,对重黎家族赶尽杀绝。帝喾念在重黎曾经对国家有功、对民众有劳的份上,在重黎死后,他授意将重黎的弟弟吴回划归重黎家族,以承继重黎一脉的香火,让重黎一支延续下去。除此而外,帝喾还任命吴回继续担任哥哥重黎的职务,做了朝廷的“火正”。所谓“火正”,就是掌管火的高级官员。“火正”也是国家管火的最高职务。吴回也是朝廷封赐的称号,他的称号和哥哥重黎一样,也被命名为“祝融”。

  吴回有一个儿子叫陆终。陆终没有事迹可备查询。

  陆终一共生了六个儿子。神奇的是,陆终的儿子们似乎是剖腹产的。陆终的这六个儿子的名字均有记载:老大叫昆吾;老二叫参胡;老三叫彭祖;老四叫会人;老五叫曹姓;老六叫季连,芈姓、楚国的王族是这一姓的后人。

  陆终的五儿子曹姓,名叫安(也有说叫晏安)。他大概可以算作是所有曹姓的始祖。

  后来,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总之是在周武王灭掉殷商之后,周王朝为了表示对先世的尊敬,也为了安慰先世那些后代的人心,就把曹姓安的后人曹侠(也有说叫挟,史称“邾挟”或“曹挟”)封在了邾,曹侠也就成了邾国的开国始祖。这个邾,据说是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位置大概是在邹城市周围的地区。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邾国还曾参加过各国之间的盟会。到了战国时期,邾国最后被楚国灭掉了。

  邾国被灭掉之后,邾国的子孙便分崩离析,四处流寓。邾国的曹姓,在灭国之后,一支在沛(今江苏省境内)安了家。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有一个叫做曹参的人跟随。刘邦坐了江山,评定功劳,曹参的战功在诸人之中位居第二。在萧何死后,曹参继萧何之后,成了大汉王朝建国以来的第二位丞相(时在汉孝惠帝刘盈统治期间)。

  据说,仅就汉王朝统治期内而言,曹操的远祖可以上寻至曹参。从曹参死(公元前190年)到曹操生(公元155年),中间相隔345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曹姓谱系的传承延续,是否有详细的文字资料,尚不可知。

  就因为有上面的“尚不可知”,所以曹操的家世,从其远祖曹参到曾祖父曹节,中间约300年是断裂的,或者说,中间约300年的传承,史书是语焉不详的。

  三

  曹参之后,曹操的家世就跳到了曹节。曹节是曹操祖父的父亲,也就是曹操的曾祖父。

  曹节的字是元伟。他在当时的社会中影响很好,大家都说他仁慈宽厚。关于曹节的仁慈宽厚,并不是空口白说,有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可以作为证明。

  据说,有一次,曹节邻居家养的猪丢了,事情有点巧,这位邻居家的猪长得和曹节家的猪很像,邻居就跑到曹节家里,说:“曹先生,你猪圈的那头猪,和我家的猪一模一样,那是我家的吧!”

  曹节也不争辩、笑笑地说到:“您觉得是您的猪,那可能是猪乱跑,跑到我家猪圈里来了吧,那您就把它赶回去吧!”

  这位邻居也毫不客气,就理直气壮地把曹节家的猪赶回自己家了。

  可是,没过多久,邻居家丢掉的猪自己跑回邻居家了。邻居一看,怎么会这样啊?知道自己弄错了,邻居十分羞惭,又把从曹节家赶回来的猪给曹节送了回去,并且说了很多赔礼道歉的话。曹节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更没有半点怪罪邻居的意思。就因为这件事,邻里乡亲都很佩服曹节的大度,他的美名在乡里传播更广。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曾祖父虽然不是专业的养猪户,至少他家是养过猪的。尽管,关于曹操家的家族史,可以上追到黄帝,可是,曾祖父家养过猪也有史料记载。按照曹节故事的情节推断,曹节可能也是农村人,史料对这一点也没有避讳。

  曹节总共有四个儿子,老大叫伯兴,老二叫次兴,老三叫叔兴,老四叫季兴。这些名字翻译成现在的土话就是:大兴、二兴、三兴、小兴。

  曹操的祖父曹腾,就是曹节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叫季兴的那一个。按照史料记载,季兴是曹腾的字,回看上文,那么,可以推测,曹腾的三个哥哥伯兴、次兴、叔兴都是称其字而未标其名。

  猜想曹家孩子多,家口重,才会把最小的儿子曹腾送去宫里当差活口。

  曹腾进宫做了太监,他年纪还小时就做了黄门从官(中等职位的太监)。公元120年,邓太后让管事太监在中黄门从官中选年纪小、温和恭谨的人陪太子习字,曹腾被选中。曹腾和皇太子相处很好,皇太子也很喜欢曹腾。皇太子对于曹腾的饮食、还有赏赐等,都和其他人不一样,特加恩厚。这位皇太子就是后来的汉顺帝。等顺帝即位以后,曹腾也渐渐从小黄门升迁到了中常侍大长秋。

  (这里,对中常侍大长秋简单描述一下:中常侍的名号出现于西汉晚期,是皇帝的近臣,在皇帝左右做事,主要职掌顾问应对。那时,中常侍只是个仅有虚衔的加官。到东汉时,中常侍已不再仅仅是加官,而是成为有具体职掌的官职。中常侍的俸禄级别是千石,后来又增加到参照二千石。中常侍本来没有人员数量的明确界定,到汉明帝时定为四人。东汉初,改变了西汉制度,多用宦官来担任中常侍这个职务。汉安帝时,和熹邓皇后临朝听政,中常侍都任用宦官,并且授以重任。从此以后,身居这个位子的宦官竟然可以权倾人主。中常侍的人员编制的数量也从四人增加到十人,至东汉末,增加到十二人。大长秋,秦朝时称为将行。汉景帝时,将行改称大长秋,主要宣达皇后的旨意,管理宫中的事宜,是皇后近侍官的首领,多由宦官充任。)

  四

  曹腾在宫中三十多年,先后经历过五位皇帝:汉安帝、顺帝、冲帝(两岁即位,不到半年夭折)、质帝、桓帝,他从来没有犯过什么过错。曹腾这个人,有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他喜欢推荐提携品行端庄、声誉良好、有才干、有能力的人;他也从不在背后说人家的坏话、搞小动作、给人使绊子,更不会做在暗地里给人家捅刀子的缺德事情。

  曹腾称扬推荐的过的人有陈留(今河南开封境内)虞放、边韶;南阳(今河南南阳境内)延固、张温;弘农(大约在今河南灵宝一带)张奂;颍川(今河南许昌境内)堂谿典等。这些人最后都做到了公卿大位。曹腾并没有因为自己曾经推荐称扬这些人而沾沾自喜。

  曹腾和他的父亲曹节一样,也为人宽厚。这里,也有一个例子可以作为证明。当时的蜀郡太守写了一封信给曹腾,里面表达了一些尊敬景仰的意思。至于是怎样的尊敬与景仰,大家可以自行想象。这封信在函谷关被益州刺史种暠给搜到了。种暠不但把这封信上交给了太守,他还上奏朝廷,说是曹腾作为内臣,竟然私交外官,违反朝廷律令,请皇帝治曹腾的罪,并把他的职位拿掉。

  当时的皇帝为曹腾缓颊,说:“这书信是从外部来的,曹腾并没有自己写信到外部去,这不是曹腾的过错。”种暠的奏折就这样被放了下来,未做处理。

  事情过去之后,曹腾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记恨种暠,他反而还常常称赞种暠,说是:“种暠对待圣上很有规矩、对待朝廷很有分寸。”

  后来,种暠做到司徒(三公之一),他常常对人说:“我能做到今天的位子,都是曹常侍的恩惠啊!”

  曹腾的为人处事,由此可以见其一端。

  汉桓帝即位以后,一来因为曹腾是先帝的旧臣,二来因为曹腾在忠孝方面的声誉非常好,就把他封为费亭侯,并加位为特进。

  公元229年,魏明帝(曹丕的儿子,曹操的孙子)追尊其高祖父曹腾为高皇帝。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被认作皇帝的宦官。

  按照一般的认知,从小就进宫的太监是不应该有孩子的。但是,曹腾确确实实有儿子,从关于曹操的资料中得知,曹腾的儿子似乎还不止一个。曹腾的儿子,自然是养子。他的养子曹嵩,字巨高,这人就是曹操的父亲。根据相关记载,曹嵩是曹腾从夏侯家领养过来的。按照辈分,曹嵩是夏侯惇的叔父。故而,曹嵩的儿子曹操和夏侯惇就是叔伯兄弟(堂兄弟)了。由此可知,曹嵩本姓夏侯,被收养后,改从曹姓。

  曹嵩这个人呢,性格朴实谨慎,尽忠尽孝做得都很好。他曾经做过司隶校尉(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汉灵帝时,又做过大司农(执掌国家财政)、大鸿胪(主管外交、民族、礼仪等事物)、最后做到太尉(三公之一,执掌军事)。这样看来,按照今天的说法,曹操是个实实在在的官二代、或官三代。

  说到这里,曹姓本支的起源及曹操的家世终于说完了。似乎有些啰嗦,但是,国人都重家世,人都希望知道自己的根源所在,所以,不得不如此详述。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