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位于德州市陵城区滋镇境内,由兴西、兴中、兴东三街(现为三个行政村)组成,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古老村庄。数百年来,其浓郁淳朴的民风、深沉丰厚的文化底蕴,宛如鲁北旷野阡陌路径的野花,芳香四溢、美丽迷人,不得不令人努力追朔、探寻这个鲁北村庄的前世今生。

        1

       村名由来流变

       兴隆镇,起初叫“醒龙镇”,其缘由传说与光武帝刘秀有关。

       相传,西汉末年有一次刘秀率兵与王莽军交战兵败,被追赶到笃马河畔的“野猪林”,雾锁大地,刘秀迷路,封该地曰“迷朕”(即今陵城区糜镇)。刘秀恍惚朦胧中往南行十余里,正值晨曦微露东方放亮,刘秀渐渐醒来。只见眼前有一村落出现,龙颜大悦遂赐地名“醒龙镇”。

       东汉建立后,此地贸易活动频繁、渐成集店,至唐宋愈加繁荣并日趋发展成为小规模的集镇,后更名“兴隆镇”。

       清代《康熙德平县志》载有:“兴隆镇,(德平)城西南二十里”之内容,说明“兴隆镇”之村名由来已久。

        历史上的“兴隆镇”名称,最早专指今天的兴中村。因为,在兴隆镇三街中人口居多的赵姓在其先祖迁来前,此地已有“兴隆镇、董家林、小杨家”等地名。

        据清代咸丰年间修订的《赵姓族谱》载,明代永乐年间由于兵燹煨烬,济北无人烟。赵姓始祖赵滨公五子奉旨由山东平度迁至济南府德平县境内,根据官府“同姓兄弟不得共居一处”之规定,分别迁居德平城西南校场、理合赵立环、兴隆镇、董家林、赵寨等地安家落户。其中赵姓先祖苍竹公、九莪公、洞公等支脉分居于赵寨、兴隆镇、董家林。

        现存《赵姓族谱》系清咸丰年间所修,尽管具载内容不尽详实,但也足以表明,在赵姓迁至前此地之“兴隆镇”,为狭义的兴中村;兴西村过去称“董家林”;至于今兴东村前身叫“赵寨”,大概为赵姓先祖迁至后起的名字。

        根据有关记载及民间相传,广义上大一统的“兴隆镇”之称谓起始于清代早期,与一位名叫赵林的先民有关。

         2

         赵林与“兴隆镇”

       《赵姓族谱》记载,赵姓先祖苍亭公支脉中七世族人赵林,担任“千总”之官职,自父辈六世起由德平城迁此地赵寨帮忙修筑圩墙,后逐渐定居下来。

        但族谱尚未记载其具体生平年月,结合族谱代际推算,笔者认为,此人大概为清代早期的“千总”。

        因为自明代起由于运河漕运业务繁忙,朝廷开始先后于德州设立正、左两卫。卫首领称指挥使,下辖五个千户所,统5600个士兵;每个千户所首领称“千总”,也叫“卫千总”,大约统1100个士兵。“千总”是明代以后卫、所军事制度下的一种官职,隶属德州卫的“千总”,是专门负责军粮运输押送任务的武官,职从“六品”。

        相传,赵林担任“千总”期间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于老家赵寨高筑圩墙、修建粮仓,并在仓储的南、东、西三面均建有大门,分别派重兵把守,每个大门旁俱配有水井。这样,既能杜绝官粮储存中火灾、被盗等安全隐患,还能保证运送过程中畅通无阻。

        另外,赵林还十分热衷民间公益。传说有一年德平县义渡口(今属陵城区)马颊河洪水泛滥,百姓不堪其苦,纷纷募捐修桥。期间,赵林慷慨解囊,捐献了大量元宝,荣登募捐榜首,一时誉满梓里、传为佳话。

        之后赵林对家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凭借个人威望和影响力,期父老千秋吉祥、兴旺之良愿,将原赵寨、董家林与兴隆镇合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广义的大一统的“兴隆镇”。

       后来,历经漫漫历史长夜,兴隆镇三街一直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或省)济南府德平县三区(或六区,均为糜镇区)兴隆乡,建国后1956年德平县撤销后改归德县(陵县前身)糜镇区陈辇乡;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先后归属德县东方红公社、平原县滋镇公社,同时,政府按方位将兴隆镇三街分成了兴东、兴中、兴西三个行政村;之后始终隶属陵县滋镇(公社或镇)政府管辖;2014年10月,陵县撤县划区,兴隆镇三街隶属德州市陵城区滋镇张龙管区,至今。  

       3

       集市日的更迭变迁

       清代《康熙德平县志》即载有“兴隆镇集四九日”。民间老百姓也说,“四九” 集是兴隆镇历史上的老集市。

       除传统“四九”集外,随着地方经济的繁荣,兴隆镇后又增加了“二七”集,形成了五天俩集,“四九”集经营交易生产生活用品,“二七”集以食盐买卖为主,兼营其他。

       自古以来,从春秋时齐国管仲“官山海”政策到汉代桑弘羊“笼盐铁”,及后来历朝历代官府无不对食盐实行专管专卖。按理说,作为政府重要财源的食盐,不应该在兴隆镇——一个小小的鲁北乡村搞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但祖辈相传,老年间兴隆镇“二七”集盐市却远近闻名、十分火爆。

       那些自河北海兴、盐山等地来此批发售盐的大车一辆接一辆、络绎不绝,方圆百里的盐商盐贩也纷至沓来,再从这里把食盐一一贩运到各地,据说,此情景陆续沿袭至抗战前。兴隆镇的“二七”集市大约消失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兴隆镇的“四九”传统集日,有史以来一直闻名于鲁北德平、临邑、陵县诸县。抗战爆发后,1940年日本鬼子于附近的大王庄设立据点、修建炮楼,随后强行将“四九”集市挪移至大王庄。于是,在日寇的不断骚扰破坏下,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兴隆镇“四九”大集自然消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根据周边农村集市实际状况,并报请上级批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兴隆镇三街又新设立了“五十”日集贸市场。

        4

        历史上众多的庙宇

 据村里老人回忆,兴隆镇历史上曾有关帝庙、七神庙、娘娘庙、郑王庙等多座庙宇。各自具体建筑年代无从考证,但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地鲁北地区农村的宗教建筑,大多建于明末清初、毁于建国前战火或后来的“文革”中。

        关帝庙,是百姓为纪念景仰关羽之“忠勇仁义”精神而修建的,位于兴隆镇圩墙东大门内的北边,庙内塑有关羽神像为主神,侧另伴有周仓塑像。大约毁于建国初期1951年前后。

       七神庙,一般供奉多神,主要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神圣,如:山神、土地、观世音、财神、关公、二郎神。但另一说法是,七神庙是为纪念杨家将七兄弟而修建的,不过,这种情况主要流行于长城一带。

       过去,兴隆镇的七神庙位于村东南角,有三间屋面积大小。建国后由于村里“帝子庙”已毁,村民有家人亡故时,大多改到七神庙里“报庙”。该庙毁于“文革”前后。

        娘娘庙与郑王庙,过去位于今兴东村与兴中村之间的南北大道两端,分别有两座庙宇,南为娘娘庙、北为郑王庙,二者相距约400米。娘娘庙供奉碧霞元君及送子娘娘;郑王庙供奉着国姓爷郑成功。

        帝子庙,是过去兴隆镇三街诸多庙宇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也是对百姓日常生活最具影响的宗教场所。“帝子庙”的名称,只是老百姓民间的通俗叫法,根据老人们回忆表述其内置的神像及规制,类似于“城隍庙”。但年代久远,其真实名称无从考证,不可妄断,只好姑且谓之曰:帝子庙。

       5

       帝子庙香火的兴衰

       帝子庙位于兴隆镇的东南角位置。相传,当时庙门前是东西大道,东南、西南两方向分别有一口水井和一汪塘湾。庙台高出地面近四尺(约80公分左右),有正殿5间,内置阎罗、判官及若干小鬼塑像,东西廊房内分置众多罗汉。整体占地东西长约25米、南北长50米左右。

       据说,大殿两旁过去有副奇妙对联赫然入目——上联:“你可来了”,人们望着塑像感到恐惧正回头想走,又见下联写着:“哪里逃走”,给人们一种神秘、庄严、阴森的感觉。历史上兴隆镇村民有人亡故时,家人们都到此“报庙”,该庙毁掉后改去七神庙。

       据说,过去帝子庙香火鼎盛。每年正月十五都举办香火会,雷打不动。

       除兴隆镇三街的社火团队外,邻村张耀龙及周边方圆十里八村的秧歌队踊跃前来助兴,络绎不绝。他们踩高跷、舞狮子、跑旱船,从下午直至夜晚,场面火爆,热闹非凡。那些看秧歌的观众、香客,熙熙攘攘、人流如织。庙里有专门的僧人负责燃香、焚纸、收纳“香油钱”。当时,帝子庙另有近十亩固定“庙产地”。

       后来,两个外地人来此“打短工”。晚上住宿庙里,看到庙产丰裕,心生歹念,有一天深夜杀掉了守庙僧人,携“庙款”逃之夭夭。从此,帝子庙香火萧条衰败,庙宇日趋破落,其木料、砖瓦不断遭人破坏盗取,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帝子庙已完全销声匿迹、荡然无存了。

       6

       周仓生气了!

在民间,对庙宇寺观供奉的神灵,人们往往毕恭毕敬、心存敬畏,不敢有半点亵渎、冒犯、不恭敬,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据村里老人说,大约1947年的某一天,村里有个年轻人来到关帝庙,当时望着高大威武的周仓塑像,他突发奇想:平日自己的力气很大,不知今天自己能否抱得动眼前的周仓。

        结果,他凭一身蛮力真的把周仓神像给抱了起来!抱是抱起来了,但无论如何却也放不回原来位置了。因为,原来塑像底座上有一大大的木橛,起着稳固塑像的作用。一旦二者离开,便很难再次准确无误地将木橛插入本来位置。后来,在村里老少爷们鼎力帮助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重新安置好周仓塑像。不过,这位年轻人因此累得口吐鲜血,大病了一场。村里人都一一议论说,因为他惹周仓生气了,所以遭到了惩罚。之后,谁也不敢对众神明冒犯造次,都变得小心翼翼对众神灵虔诚敬畏起来了。

        7

        闻名遐迩的“戏曲之乡”

        兴隆镇的村民,素来喜好吹拉弹唱,精神生活多姿多彩,多少年来,于德平、临邑、陵县三县交界地区久负盛名。

        1952年春节,兴隆镇高跷秧歌队在当时德平县六区比赛中,曾荣获第一名。第二年(1953年)起至1957年,开始排练小戏,著名的剧目有《小二黑结婚》和《双生起船》,都颇受好评。

        1958年冬天,该村村民利用农闲季节,聘请当地(徐家村)著名民间艺人万兴元老师前来辅导讲戏,并自费从天津购置戏服行头道具等用品。经过不断努力,可上演京剧、河北梆子两个剧种。京剧剧目有《辕门斩子》、《穆柯寨》、《追韩信》、《失空斩》、《打渔杀家》等;河北梆子剧目有《桃花庵》、《走雪山》、《桑园会》。“文化大革命”后,改演《红灯记》、《智取威虎山》、《三月三》、《夺印》等现代戏。每一次公社汇演中,均屡屡获奖、拔得头筹。

        1970年遵上级安排,兴隆镇“庄户剧团”赴陵县刘泮公社陆庙村的水利工地,为广大河工进行公益慰问演出,受到广泛赞誉、好评如潮。

        近年来,兴隆镇人秉承传统、继往开来。每每饭后茶余兴东“人工湖”畔,或休闲广场,轻歌曼舞、八音齐奏,处处欢声笑语。尤其兴西村文化广场,如今已成为全镇乡村文化建设的样板,以村民赵思亭、赵传华等人自发成立的“兴隆镇文化活动中心”,演员阵容强大,节目内容精彩,深受群众喜爱。

        秋去冬至、寒来暑往。活动中心每周五下午定期坚持活动,被誉为活跃在鲁北乡野上的“文艺轻骑兵”。多次荣获各级党委政府表彰奖励,成为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光似水、岁月如歌。兴隆镇,这个人文荟萃、古朴沧桑的中国北方乡村,面对发黄的族谱、透过漫漫历史云烟,在乡亲们享受如今幸福生活的同时,更不忘反刍列祖列宗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决心励精图治、砥砺前行,让家乡在新的历史时期再创辉煌、千秋兴隆!

       乡民们期待着,她明天的故事一定会更加美丽动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