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8573066868811.jpg   芦继兵,原装甲兵工程学院指挥管理系主任,一位军休干部,今年70岁。他当了33年坦克兵,一当兵就开坦克,曾当过坦克连连长、坦克团团长,他与坦克打了半辈子交道,是个名副其实的坦克专家。他说,他的血脉已经与坦克融到了一起。痴迷于坦克,连自己的博客也取名为“老坦克兵”。这些年,“老坦克兵”退而不休,12年如一日发挥余热,为传承红色传统,为国防教育、为家乡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真正像是一辆永不停歇的坦克车。

  难能可贵的是,他做了大量的事,都是义务奉献,从不索取报酬,并乐此不疲。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真让人难以置信。

  芦继兵也是我多年的好战友,令人尊重的兄长,他的事迹早已深深地感动着我、和他的朋友们,早就想写一写他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一、踏着父辈的足迹,传承老18军进藏的老西藏精神

  今天的西藏,是全世界人热往的旅游圣地,人们可以坐着火车、飞机、开车自驾去西藏,自由享受雪域高原的神奇和震撼人心的风光。然而,有多少人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全国刚刚解放一周年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为了祖国的统一,来不分享胜利的快乐与幸福,徒步进藏,走上了第二次的长征路,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一边行军,一边修路,克服人类难以承受的高原反应,忍饥挨冻,翻越世界屋脊,硬是用双腿走到拉萨,不知有多少军人献出了生命,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伟大历史使命,那段艰苦卓绝的壮举,撼天地,泣鬼神。

1538573097979618.jpg

  (18军子弟重走父辈走过的路)

      1950年,芦继兵的父亲夏川,时任18军宣传部部长全程跟随18军进藏。他既是这段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的经历者、见证者,也是这段历史的宣传者。他用大量的文字、图片,将老18军的丰功伟绩和老18军官兵的老西藏精神永远载入史册。

  不应该让父辈“难忘的征程”淹没在历史的过往里。芦继兵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成了老西藏精神的传承者。

  2001年他组织了18名同样对西藏有着深厚情结的18军后代,沿着当年父辈走过的道路,重走18军进藏的路线,去感受、挖掘、抢救、打捞那段光辉的历史。

  他们重走父辈进藏路,看到西藏和西藏人民五十年取得的巨大变化,去体会以毛主席为首的我党第一代集体领导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从西藏的实际出发创造性的解决了极其错综复杂的西藏问题,对西藏工作制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无比英明正确。

  他们重走父辈进藏路,沿途宣传十八军的丰功伟绩,看望、慰问仍扎根高原至今仍为西藏的繁荣富强做贡献的18军老同志,凭吊祭奠埋葬在川藏线沿途的老18军的先烈,告慰他们,老18军的后代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让所有人知道,老十八军官兵的初心有人牢记,老十八军官兵的使命,也有人在传承!

  他们重走父辈进藏路,切身体会父辈“第二次长征”的艰难困苦,更深层次的感悟父辈铸就的“老西藏”精神的内涵,通过体验父辈的牺牲奉献进一步净化自己的灵魂,让父辈铸就的“老西藏”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发扬光大!

  他们重走父辈进藏路,向西藏人民和援藏干部学习致敬,沿途慰问长年驻扎在西藏的部队官兵和护路武警,慰问长年为过路部队服务的兵站官兵,领略“老西藏”精神在他们身上的延续和发展。看到他们为老西藏精神注入的新的内涵。

  让父辈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在雪域高原结下的深情厚谊在我们后代身上代代相传。

  他们克服高原反应等一系列困难,完成这一新的壮举,积极传播弘扬老西藏精神,在社会上反响很大。

  从此,芦继兵与老18军和老西藏精神结下了不解之缘,立志在有生之年为传承老18军的老西藏精神奋斗到底。他殚精竭虑地致力于做传承老西藏革命精神的事情,曾经五次进出西藏,撰写过几十篇介绍18军与西藏历史的文章,分别在《中国西藏》、《西藏党史》等期刊刊登,曾经参加编篡过《亲历西藏和平解放》(2011年出版)和《亲历西藏民主改革》(2013年出版)等书,参加过多次大型演讲,内容都是和西藏历史,老西藏精神有关。

1538573154133837.jpg

   (宣讲18军与西藏的历史渊源)

    从2013年起至今,他曾经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市委党校、国家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西藏中学、潮州武警部队、锣鼓巷社区、神华国神集团等大、中、小学、社区、部队、企业等单位,作了二十多场题为《党性、信仰、爱人民——记坚持初心、忠诚使命全心全意为藏族人民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十八军》的专题讲座,为宣传我党的初心和使命进了应尽的义务。

  应延安市委组织部邀请,两次到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宣讲革命传统和老西藏精神。连续三年在井冈山、延安等地讲课,累计8次91天,讲课72节,受众约六千多人,山西长治地区党委组织部邀请他去山西武乡太行干部学院、山西襄垣县党建中心等地讲课。得到了不同阶层听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他的每一场演讲,都用他真诚的感情和详实的历史资料、真实的人物、生动的故事,声情并茂的讲述,深深地感动听众。有一次,我去北京图书馆听他讲“18军精神”,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看到那么多年轻人都在流泪,和我同去的也是一位在西藏服役多年的老兵,我发现年过六旬的老战友也泪流满面。下课后,我看到很多年轻人围在老坦克兵身边,提问题,求签字。我被这个场面深深感动,让我想起近些年年轻人盲目追星的情景,其实,这才真正的是年轻人应该追的星。民族需要英雄精神,我们的后代需要英雄精神的激励。

  就在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刚刚风尘仆仆的从西藏高原回京。受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的邀请,9月12日至21日,他专程到拉萨,为拉萨大中专院校500余人进行了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的宣讲,积极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他被选举为北京援藏建藏工作者协会的理事和军队分会的副会长;

  18军进藏精神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人们敬仰和铭记。


  二、 为弘扬社会正能量,只争朝夕满负荷运转

  在认识他的所有人的心目中,“老坦克兵”芦继兵就是一个古道热肠,以帮助别人为乐,以为社会做贡献为荣的老大哥,可以说,他随时随地为社会做好事。

  2006年,他正式退休。十二年间他只争朝夕,满负荷运转,不知疲倦的做了大量的宣传革命传统的工作。

  退休的时候,他也思考过怎么安度晚年。他也羡慕别人养生保健,跳广场舞,四处去旅游、休闲的“老有所养”,自我幸福的日子。也羡慕那些在家练字、画画,或花大价钱去买单反,四处去拍摄的“老有所学”,自我满足的日子。但是他更渴望的是,如何在退休后能够继续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发挥余热的“老有所为”,继续奉献的日子。力争在物质追求之上,更有思想境界的追求,做一个力所能及为社会奉献,有社会价值的老兵。

  退休后,他依然主动参加学院的新学员入学、青年教员培训、技术干部晋级培训、研究生培训和给外国留学生讲课等各类教学活动,深受学员欢迎。每当新学员到校,都积极为新学员讲述我军装备发展史和人民装甲兵的光辉历程。在担任外训留学生授课任务时,认真备课,认真讲课,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对外训学员实行交互性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把外训学员带到教练团基层连队参观见学,和同级军官座谈,相互了解了军队的情况,交流了军队管理的经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外训学员的好评。

1538573529112282.jpg

  2000年,他被国防科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连续八年到长沙国防科技大学为全军高级干部高科技培训班授课19次,全军一千多名将军听过他的讲课。他自己亲自设计制作讲课课件,对教案精雕细刻,在评教评学时受到各届军、师干部学员的好评,也为所在的装甲兵学院争了光。当时的院长赞扬他说:“芦主任的课,是我院拿的出手的精品课。” 为了把课讲的真实、生动,他用大量时间备课,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读书充电,积累资料,他所积累的资料有还几个大硬盘,谁有需要都去找他,大家都说他是活的资料库,万宝囊、百科全书。

  为了备课,他经常上网浏览。他看到网络里充满了歪曲历史的虚假消息和灰色文章,他很是气愤,他想,作为一名有正义感的军人,应该占领网络这块新阵地,这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于是2004年,他开设了自己的博客,书写正能量,倡导主旋律,还原真实的历史。至今,他的博客已经撰写了一千多篇文章,都是传播我军战斗历史,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讲述前辈革命精神的正面文章。每篇文章都是有理有据、图文并茂,深受博友欢迎。至今已经有百万人点击观看,尽自己微薄之力坚持做正能量文化的传播者。

  在博客群里,他认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老军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意愿,把有意义的博文留下来,留给后代。于是他积极参与、谋划,作为编委之一,他们于2012年集体编成了博客圈第一本宣传记录老兵精神和军营文化的博文书籍《那时的军营那时的我》。我也是编委之一,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多的了解了他。

  2013年,是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他和一些有责任感的老军人,策划抢救性拍摄目前仍然矗立在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尊毛主席塑像的活动,并把大家拍摄的照片编成了精美的画册,表达了人民对开国领袖毛主席的纪念,引起了社会上的反响。更有意义的是,芦继兵亲手把饱含着人民的热爱和怀念的《毛主席雕塑画册》送到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家里,受到毛主席家人的赞赏。李讷和王景清夫妇还回赠了他一块刻有他们名字的纪念手表。

  2014年,他被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和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聘请为北京市禁毒公益讲师。开始对毒品,他也不太了解,为此,他首先虚心参加培训,认真学习禁毒知识,很快就掌握了有关知识,并自编了禁毒教育的讲课课件,积极开展禁毒的公益教育,曾经到锣鼓巷居民社区、中华女子学院等各种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展禁毒宣传,深受欢迎。2015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原公安部长郭声琨部长到北京禁毒基地视察,亲自聆听了他的禁毒讲课,给予了很好的评价。

1538573208700428.jpg

  (与原公安部长郭声琨部长赞扬他的课讲得好)

      2015年年初,听说西藏边防战士因为大雪封山,文化生活及其贫乏,他马上组织一些18军后代,发起“给西藏边防战士捐书”的公益活动,自己也积极为边防战士捐书近百册。他多方呼吁,共捐书近万册,这些书,都寄到了西藏军区所有的边防哨所的边防战士手中。

  他在所有的公益活动中,积极主动,有请必到,从不计较和索取报酬。大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广东卫视、深圳卫视,小到十一学校、二里沟中心小学这样的单位邀请,都是自己开车或乘地铁前往,去给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认真的宣讲。

  有一次,他接到一名素不相识的普通大学生的电话,说北京理工大学团总支要组织一次团日活动,想请他去讲课,他马上答应。他想,年轻人主动要求接受红色传统教育,这是令人欣慰的好事,必须支持。于是他自己开车按时到达,讲完课后,还积极参加校方团总支的团日活动。活动完自己开车返回,分文不取。

  他还加入了延安儿女故事团,义务到北京的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反映时代真实,讲好中国故事,弘扬革命传统,努力为民服务。也多次给北京少年军校总校的孩子们进行国防教育。

  从2014年起,连续5年,他在央视1频道(综合)、7频道(军事频道)、13频道(新闻频道)、北京电视台的《军情解码》、广东卫视的《全球零距离》、深圳电视台的《军情直播间》、北京广播电台等节目讲述我军装备和革命传统二十多次,多次义务接受西藏网、中红网、《祖国》杂志、《兵器知识》杂志等媒体采访,讲述老西藏精神等革命传统,并发表文章多篇。

  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被选举为北京抗大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公益戒毒讲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平山县第七届、第八届委员会委员。2003年,经学院批准,参加了北京抗大光荣传统研究会,被选举为副会长,多次参加国防大学的学术研讨会,积极宣传抗大的光荣传统,曾经为国防大学拍摄抗大的电视片作出贡献。


  三、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芦继兵的家乡是革命老区,西柏坡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没退休的时候,很少有机会回老家,想为家乡做点事,不仅是他的心愿,也是父亲的遗愿。于是,退休后,他积极参加平山县在北京的老区促进建设委员会的公益事业,积极为老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荐言献策,需找合作渠道,寻找各种资源。从2007年起,他当选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平山县第七、第八届委员会政协委员,每年都回乡参加“两会”(参加政协会和旁听人大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有建设性的提案。至今已经连续十一年参加县“两会”,主议及附议了十二份建设性的提案,其中关于《加强西柏坡红色景区的卫生管理》、《尽快建立平山县烈士陵园》、《评选、规范平山县的土特产》、《开展七届二中全会70周年的纪念活动》《纪念党中央进驻西柏坡70周年》等提案,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已经全部落实。

1538573263889725.jpg

  (家乡的孩子们喜欢芦爷爷)

      2010年,总参政治部主任贾雪阳筹资在平山县河渠乡建成了一所少年军校,芦继兵被聘请为军事顾问,为此他多次到少年军校给小学员进行国防教育,组织活动,筹集孩子的军装。在一群老兵和爱心人士的资助下,他多次亲自策划、联系,组织平山河渠少年军校高年级的学生,乘车到北京来参观升国旗仪式、登天安门、参观国旗班,进行爱祖国、唱国歌、看升旗等爱国主义教育一日游活动。天不亮他就组织这支特殊的队伍,带孩子们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每当他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他都情不自禁地向国旗敬礼,激动地热泪盈眶。他暗下决心,为了祖国,我要贡献我的一切。

  2011年,他和狼牙山五壮士的后代和《狼牙山五壮士班》所在部队一起,在狼牙山研究策划,于2012年,在狼牙山脚下树起了狼牙山五壮士塑像和全国最大的一面党旗,并成立了《狼牙山红色文化研究会》,担任了理事,撰写了十几篇传播狼牙山五壮士革命精神的文章。近几年,他不顾自己年近古稀,连续十几次登上狼牙山,为宣传狼牙山五壮士的牺牲精神作出很多贡献。目前他又和朋友积极筹划拍摄新的《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作为该电影的军事顾问,正在努力策划和落实各种事情。

      就在这篇文章发表的前几天,我和朋友们随老坦克大哥回了平山,所到之处,看到他和当地百姓和干部们,亲密熟悉、水乳交融的情景,什么都不用说了。

  芦继兵退休12年了,不顾自己年纪大,身体多病,不知疲倦,不计报酬,不怕麻烦,只争朝夕的做了大量的社会公益活动。他自己觉得退休生活很充实,很快乐,没有虚度时光,没有辜负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身份,退而未休,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为人民做有意义的事情,为坚持党的初心和完成党的使命尽了一份应尽的义务和力量。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最美退役军人。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