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8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向雷锋墓敬献花篮。习近平走进雷锋纪念馆,参观雷锋生平和事迹展,听取学习雷锋活动情况介绍,在雷锋的手迹、遗物、照片等展品前不时驻足观看。习近平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今天,我要推荐的“最美退役军人”的主人公就是“雷锋式”中国好人——刘国江。


      刘国江,男,196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一名优秀的复转军人,现任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国家税务税局税源管理科副科长。17岁参军,在部队期间两次荣立三等功,数十次受到嘉奖和表彰。刘国江是建国以来中央宣传部树立的第一位道德楷模,2006年中央常委李长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副部长吉炳轩签批的道德楷模。先后被评为全国首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华敬老之星和敬老楷模;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长春市劳模标兵;国税十杰;吉林省青年联合会副会长,长春市好人协会副会长,竹青联盟,副会长;长春市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理论宣讲团”宣讲员。

微信图片_20180930194222.jpg

      从1986年起,刘国江先后义务照顾100多位孤寡老人,资助30多名贫困儿童,为13所贫困学校捐赠3万多册图书,用实际行动在社会上爱老敬老、扶贫济困、助人为乐,赢得了广泛赞誉。他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广为传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对刘国江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刘国江以雷锋为榜样,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多年来,他以其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作风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在工作中、社会上,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


     一、 雷锋,你是我人生的榜样


      刘国江从小就知道关心和照看社会弱势人群了,虽然那时候他自己就是一个弱者。这很容易叫人联想到中国的一个古训:“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今天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意义的回归。

      吉林省九台市上河湾村榆树屯是松花江和饮马河之间的一个小小半山区,历来是穷苦人家多而富裕人家少。1965年刘国江出生的时候,虽然“三年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但它在小山村留下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9口之家,一大堆孩子足以让人透不过气来。小国江打从记事时起就知道人生的艰难困苦,从趔趄学步,就跟着母亲、哥哥和姐姐漫山挖野菜、打猪草、搂毛柴,稍微长大了点,跟着父亲上山抠石头、垒院墙。上学以后买不起作业本,他都是用的草纸自己裁成本子,还要两面用。一家人没日没夜地干,日子仍旧艰难,有的时候,全家人一天只能吃一顿饭,那就整天听着小肚子里边咕咕作响,仿佛震天的金鼓齐鸣。刘国江跟我说:“记忆里边,连小米饭都吃不上,净喝苞米糊糊了。”

      有一回,大哥从学校拿回来个两合面(玉米面掺豆面)大饼子给小弟弟,国江看见上边有个浅浅的牙印,他知道大哥没舍得吃,只尝了一尝。他小心着咬了一口,感觉香得没法形容。刘国江说,后来当兵、参加工作,也吃过多少白面饼、糖饼、酥油饼和别的叫不出名字的饼,都不如那个两合面大饼子香。家里这样穷,却还有更穷的人来上门讨要,那种时候,小国江总能看见妈妈忙不迭地刮箱底、掏米缸,妈妈说:“人不到万不得已,谁能厚着脸走这步,有就给一点,没有给一句好话,就是修好积德了。”妈妈这话,刘国江记了一辈子,“下辈子都忘不了”,他跟我说。所以上学以后,学校宣传学雷锋,年幼的国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多少年以后,他还说:“人小,也不懂得多少,就是觉着雷锋这么好的人,咱得学。”这就又应了《三字经》里边的第二句话:“性相近,习相远”——人虽然本性大都良善,但也还要靠后天的教育引导,若是不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人性中的善良就不能发扬光大,甚至可能走向反面。

      那时,刘国江就和他的同校也是一个屯子的小朋友们说,咱也学雷锋吧。大家都赞成,开始有五六个人,多的时候达到10多个人,因为不属于一个班,国江就和小朋友们商量,把他们这个组织叫了个“联合班学雷锋小组”,放学以后,就上山挖野菜,采苍耳、丁香和车前子,他们还割马莲,晒干了,都拿到集市上卖了,换钱买苕帚、撮子一应用具,然后跑到五保户家里扫院子、抹锅台、擦玻璃——难得有块像样玻璃,窗框上大多糊的毛头纸,也给生产队和学校打扫卫生。屯子里的老头老太太、生产队长、老师和校长都夸他们,说:“从小看大,3岁知老,国江这孩子人小心眼好,长大准错不了。”有那孤苦伶仃的老太太,一见他们进门就念佛,一边拍打炕席一边叫“善人呀,善人呀”。人好脸,树护皮,这么一夸,国江和他的小伙伴们干得更欢势了。

      中学刘国江上的九台八中,八中在上河湾,离榆树屯不多不少10华里,这就得来回跑着上学了,叫走读,走着读书。没有书包,妈妈给他个旧包袱皮,包上书本,肩上一挎,无冬立夏,雨雪风霜,漫漫乡间土路上,日月星宿都能看见一个精瘦的少年忙忙奔跑的身影。他人虽瘦,眼睛却是精光明亮的,表明这个孩子心地纯净无尘。午饭就在学校吃了,妈妈能给他带的永远是大饼子和咸菜,有那从镇上来的同学能带大米饭、白面馒头和炒菜,兴许有肉。一个教室里吃着,天上地下,小孩子们不懂事,难免有说不好听的。国江听了毫不在意。他不必在意,他吃的是粗粮,穿的是破衣,但他的精神世界一点不比别的家境好的同学差,甚至还要强些。班上有个同学叫伊永久,小儿麻痹症患者,下半身整个不听使唤。跟伊同学比,刘国江觉得自己是强人。冬天教室冷,一下课,同学们蜂拥着挤到外边晒太阳,伊永久不能去,不,他也能去,有同学会背他去;要上厕所了,他憋着,憋得脸通红,不,他不用憋着,有同学会背他去。那就是刘国江。刘国江一直背了伊永久3年,直到中学毕业。

      中学毕业了,无论穷人家还是富人家的孩子,都高唱着走向生活的歌,离巢小鸟一样要各奔前程了。“我到哪里去呢?”刘国江一遍遍问自己,一遍遍想的都是一个目标:当兵。他的想法简单极了,雷锋是当兵的,我也要当兵。少年刘国江心里只有雷锋,还有邱少云和黄继光。都是那个年代里,青少年心目中响当当的英雄。刘国江不否认自己做过英雄梦,他渴望自己也能成为雷锋、邱少云和黄继光那样的英雄,为国尽忠,为民尽孝。

                               

     二、 雷锋,名符其实的战友


微信图片_20180930194235.jpg

      1982年,刘国江如愿入伍,先在辽宁锦州某部,很快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81245部队。冥冥中仿佛真的有着天意在,刘国江所在部队驻地正是雷锋活动过的地方——抚顺。雷锋在这里当兵,也在这里牺牲,这里的每寸土地都留有雷锋匆忙助人的脚印,每片云彩都闪映着雷锋无私助人的笑容。那个伟大的普通一兵正等候着他的一个崇敬者。

       刘国江迫不及待,头一个休息日就赶到雷锋纪念馆。他向雷锋塑像敬军礼,默默地站了好长时间,然后才仔细地看馆里一件件藏品,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雷锋日记,雷锋的照片和遗物,雷锋的面影在每一件藏品上对他微笑。雷锋对刘国江说:你来了,我早就知道你会来,我早就等着跟你谈心了,来呀国江,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咱们好好交换一下为人民服务的心得体会。刘国江感到真的和雷锋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谈心,雷锋的话语就像他的微笑一样朴素亲切,句句都说到了自己心里,句句都像一个老兵对后来的战友的叮咛、嘱托和鼓励。他记住了雷锋对他说的每一句话,雷锋对他说了很多话,雷锋很会说话,雷锋说:“同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雷锋还鼓励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说一句,刘国江点头答应一句。不知不觉,房间里暗了下来,有个轻轻的声音说:“士兵同志,时间到了,欢迎明天再来。”刘国江这才意识到已经过去了一天,他十分惊讶,真的光阴似箭呀。归途中,刘国江还在心里继续着与雷锋的对话。


      刘国江决心成为雷锋的名符其实的战友。就是在这一刻,那个昔日小山村里年幼的“雷锋的榜样”,开始了向一名自觉的雷锋式战士的转化。

      要当一名雷锋式的战士,首先得是一个好兵。检验刘国江是否称得上好兵的时机很快就来了。这一年,辽河地区大雨成灾,刘国江所在部队奉命赶赴新民县辽河大堤。刘国江是营部汽车班班长,名单中没有他,他连夜写出申请,得到批准。他们的任务是堵塞溃堤。锹挖肩扛筐挑,与老天争高下,跟洪水抢时间,战士们像一群下山饿虎,不知道风狂雨骤,不懂得劳累凶险,夜晚连着白天,无休亦无息,直到大坝合龙。集合号音响起时,看那一个个年轻的兵,哪里是兵,分明原始时代一群从大沼中爬出来的泥人,炊事班把饭碗递到他们手上,他们端着的饭碗乱纷纷掉到地下,人早东倒西歪睡着了。刘国江是这惊天动地的群雄中的一员。他是群雄中最强悍凶猛的一员,生不惧死死不低头。他到了工地,就拉肚子,他拒绝休息,他挑着100多斤重的土篮子上坡下坡,疯了一样,突然一口鲜血喷出来,红光如烟花般四溅,人像一棵木桩样轰然倒下。但是他从医院里偷偷溜了出去,再战工地。那不是工地,那是两军对垒的战场,战士们身处这战场,短兵相接,恶斗正酣,已不分伤员和非伤员,人人都要投入战斗。夺取胜利是战士唯一的选择。

       抗洪战斗结束,有3个连同时为刘国江请功,团党委批准给他记三等功。他还获得了另一项荣耀,被批准“火线入党”。

                         

    三、  一声深情的“儿子” 创造一个生命奇迹


      抗洪功臣刘国江退出战场后,内心里产生了一个深重的遗憾。他没能为他的王妈妈送行。王妈妈耗尽生命的最后一丛弱火等着看他的“兵儿子”一眼,她没能等到。老太太离世的时候没闭眼,她的眼睛望着大门口;她的嘴巴大张着,无声地喊着她“兵儿子”的名字。

      刘国江给王妈妈当“兵儿子”,是在一次连队打靶时,中间休息,按照惯例战士们就近走屯串乡访贫问苦。刘国江走进屯子里最烂的一间茅草房,看见一位病弱老太太躺在炕上,地下有老鼠窜来窜去。他踢开老鼠,上前轻轻叫“大娘”,老太太费劲地睁开眼睛,见是一个当兵的,就一把抓住他的手,再不放开。在那一刻,刘国江心里倒海翻江。眼前哪里是一位陌生老人唤他,分明亲生母亲看见多年不见的儿子突然归来,又疼又恨那样一种表情。疼他是牵挂他多年在外边受苦,恨他是因为这么迟了才回来看望老娘亲。陌生老娘亲昏花老眼滴下泪水,她嘴唇动了动,喊了一声“儿子”。这一声唤让刘国江再也忍不住泪水横流,他回叫了一声“妈”,老太太轻轻摇了摇头,躺回到枕头上。半晌过去,刘国江听了听,老太太已经发出酣声。他轻轻抽出手,轻轻把屋子打扫干净,去屯里小卖店买了蛋糕、水果罐头和两把挂面。

       临到又一个休息日,刘国江再来到小屯子看老太太。老太太没想到这个小兵还能来,愣了半天没说出话来。从老太太和村邻口中,刘国江知道了,老太太姓王,无儿无女,是村子里的老五保户,早些年她能动弹,还好一些,现在她老了,又有病,更需要人照看。从那以后,每逢星期假日,刘国江都跑十七八里山路去看老太太,每一回去,都不空手,糕点、水果、牙膏和肥皂等一应生活用品都不忘买,虽然他每个月的津贴才11块钱。有了刘国江,老太太像有了主心骨,身板一天天硬实了,也能下地了,也能踅磨着干点小活计了。有一回刘国江去,老太太看着他打扫完屋子打扫院子,忽然说:“小刘哇,我要有你这么个儿子就好了。”刘国江赶紧答应说:“那你老就把我当儿子吧。”老太太拍手说:“那我得积几辈子德呀!”说完又掉了泪。果然地,往后刘国江再去,老太太就不叫他“小刘”了,改口叫了“兵儿子”,叫得亲,还跟左邻右舍显摆:“我有儿子了,当兵的呢。”还说:“啥是福,晚来有靠才是福,我有靠了。”有一年过五月节,刘国江因事没去,3天以后再去时,老太太埋怨说:“我给你过节包的饺子,你咋不来,快拿来,下了,咱娘俩吃。”拿过来一看,一大盖帘饺子,皮都梆梆硬了。

      孤苦伶仃王老太太偏赶上她的“兵儿子”抽不出身子时一病不起。古人说忠孝不能两全,她的“兵儿子”为国尽忠时,她走了,“兵儿子”只能在她坟前插一炷香,添一捧土,洒一掬泪,转身再去为国尽忠。老妈妈九泉之下,当不会怪他的吧?

      以儿子的名义照看一位孤寡老人,长达5年,知道的人都感叹说“难得,难得”,但在刘国江那里,这样的事情原很平常。微信图片_20180930194230.jpg

     有一位老太太,刘国江竟从1989年到2001年一直照看了13年。刘国江管这位老太太叫孙大妈。认识孙大妈那年,刘国江已经离开抚顺到了长春。

     与抚顺的王妈妈不同,孙大妈丈夫过世早,虽有子女,只是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有孝心没有时间。认识刘国江以后,照看老人的任务就由他担当了。依然是逢年过节都去看望,还要为老人买米买油买一应生活用品。刘国江成了老人生活和精神的支柱。也是因为有事脱不开身,有一次刘国江隔了些天没去,突然接到孙大妈儿子打来的电话,说他妈妈不行了,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儿女们都回来了,但是老太太非要见刘国江,说见不到刘国江这口气不能咽。刘国江一听,赶紧赶到医院,果然见老太太面色蜡黄,瘦得不成样子。

      多年往来,人无血缘关系情早连在一起,刘国江哭了,倒是孙大妈的子女们过来劝他。孙大妈拉着刘国江的手,一句一喘说:“国江,你可来了,大妈不行了,大妈阳寿够了,该享的福享了,就是走了舍不得你这个好人。”刘国江赶紧安慰她,说:“大妈,千万别说不行的话,这不,弟妹们大老远地都回来了,咱们不缺钱,该用啥药咱都能用,咱们要有信心,一定能治好,能治好。”到这时候,孙大妈认识刘国江已经10年,老人的桑榆暮景中,刘国江陪她的时间远超过了她的亲生儿女,遇有大事小情,都是刘国江帮拿主意,对这个不是儿子胜似儿子的人,说出话来她信。国江说能治好,那就是能治好。这以后,老人家饭也多吃了,也好好配合医生了。老人的儿女官身不由自主,见母亲一时半晌无大碍,跟刘国江说一声“大哥,就得累你了”,就都走了。刘国江就每天一下班就往医院跑,煮牛奶、熬小米粥、做馄饨,一口一口喂老人吃。这样的悉心照料,老人真的一天比一天好了,还能下地走两步了,连医生都感叹叫“奇迹,奇迹”。孙大妈的生命又延续了3年。孙大妈走后,她的儿女们一致向刘国江表示感谢,说妈妈这3年的生命奇迹,是刘国江创造的,说刘国江是他们身边活着的雷锋。

                             

    四、 样样出色的转业军人


     雷锋不光做好事,本职工作也非常出色,刘国江学雷锋,也是这样。

     1987年,刘国江以志愿兵身份,从81245部队转到长春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校,在勤务连开车。雷锋是汽车兵,刘国江在很长时间内也是汽车兵,这让刘国江感到分外自豪。雷锋爱车如同爱自己,刘国江也是这样。他也像雷锋那样敬业爱岗,在部队大熔炉中,很快成为汽车业务的行家里手。那时勤务连有一台旧解放车,服役时间长,车况差,却还没有具备报废条件,连长看刘国江技术过硬,就找他商量,想把那台旧车交给他,刘国江爽快地答应了。真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刘国江围着车转两圈,上下左右打量一番,敲敲这,摸摸那,搓手说:“这车不错,就是没保养好,电路、油路、底盘都得修,再洗个澡,还能为人民服务。”旁边站着的几个汽车兵都用疑惑的眼神看他。刘国江说干就干,找来工具,该拆的拆,该卸的卸,拆卸完了再装,打一桶水来,三下五除二,看他像玩儿似的,没半天功夫,刘国江说声“好了”,再看那车,用一句现成话,焕然一新了。刘国江开上车在营区里试运行,战友们都伸出脑袋看,说连里又来新车了咋的?刘国江精心保养,精心维护,艺高人胆壮,啥样勤务都出过,啥样道路都跑过,后来连里新进了几台解放141,连长考虑刘国江自打到连里来,没开过新车,就批给他一台,说你那辆老爷车可以退休了。刘国江说不用不用,新车给新同志吧,我是老兵,老兵开老车,对脾气。就这样,新车进了一批又一批,刘国江总是那台老爷车,战友们都说,也怪了,车也看人下菜碟,别人使着净闹别扭,刘国江使着服服贴贴的。老车新用,刘国江等于给连里省下了好几台车。还有怪的,他那台老爷车不但受使,还省油,别人总喊油不够,他的油偏用不了,气人,刘国江老是被评为节油标兵,还荣获了三等功。

      转业到地方以后,刘国江和车的缘份没有尽。1994年,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国家税务局的人见来了一个小伙,白白净净的,一头浓密黑发,大眼睛满是神采,未曾说话先带笑,腼腼腆腆像个大姑娘,都怀疑说哪像当兵的,更不像摆弄方向盘的。领导就告诫大家,说别门缝瞧人把人看扁了,说这新来的同志是咱们特意从装甲兵学校要来的,是个人材。不知道是有意考察他的本事,还是真的缺人手,领导上一下子给了刘国江两台车,叫他一身二用。一台是车况较好的日本NISSAN面包车,用来接送上下班,还有一台是旧五十菱货车用来拉货。五十菱本是好车,无奈成天拉货,软的硬的都往上装,好路不准跑,还常下乡,弄得早就人困马乏了。修配厂的人一见这车过来都躲,一年光维修费局里就得拿出万把块钱。刘国江在部队开过坦克,开过军用大货和小越野,就没摆弄过五十菱货车,一见领导给他这台车,就喜笑颜开,哪管是台病车。对这车的情况不熟,他就从头学,拿个笔记本,车上爬,车下钻,不懂的请教老司机,不明白的找材料看。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有心人来说,隔行不隔理。摸准普遍性,找出特殊性,无论什么事,都可以一通百通。这样摸索了一阵子,刘国江跟领导请示说,这车发动机没毛病,小部件有点差劲,要是批给我两千块钱换件,保证一台好车。领导看他说得实成,就说好,就给你两千块钱,不够用多点也行。刘国江连说够够,至多不少。刘国江拿到两千块钱,自己买件,自己修,到领导想起来了再去看那台车的时候,都认不出来了,说:“这是那台老爷车?这不成英俊少年了么?”

      对于刘国江的技术,办公室曹主任给提供了第一手观察资料,曹主任说,有一回他跟刘国江车去省局印刷厂,车到平阳街,不知道什么原因熄了火,2月天气,长春冰天雪地,曹主任怀疑不是水缸就是油泵冻坏了,刘国江不言声,下了车,听一听,就说高压泵里有气,造成分泵供油不畅,好修。说着,趴到地上,这里螺丝紧紧,那里螺丝松松,车子冷丁跳一下,哼一声,刘国江已经钻回驾驶室,给油,顺顺当当上路了。喜得曹主任连连竖大拇哥说:“高手,国江,你真是高手呀!”

      当领导的都这样,都喜欢下属能干,看刘国江能干,有一段时间,领导叫他兼了总务。机关的总务是最累最乱的活,张罗办公用品也得他,水暖维修也找他,年检也是他,只累得刘国江一天到晚楼上楼下跑,腿都跑细了。采购各种材料,在一些人眼里,最是肥差使,刘国江干这个活,领导发话了:刘国江可以拿空白支票。为什么?领导放心。就有那看着眼气的,举报上去了,说刘国江买材料吃回扣。领导听见说得有鼻子有眼睛的,说那就查一查吧。派人下去走访商店,老板们一听刘国江的事,都大叫:“你们国税那小子 ,最是个死抠门儿,给公家办事,又不是你个人钱,要5元的,非得砍成4元5,你们是大户,得罪不起,4元5也得成交。一年下来,得给你国税省多少呀,你们给他发多少奖金?”去的人听到这话,就也无心往下查,回去跟领导汇报,领导说,“我就说么,刘国江不是那样人!”

      微信图片_20180930194249.jpg领导还让刘国江当管发票的库房管理员。发票是国家重要经济链条,其重要性不亚于人民币,比人民币面值大,一张发票可以开出成百上千万元,一旦出事,就会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对发票库房管理员的任用慎之又慎。把刘国江安排在这里,领导放心。

        刘国江在窗口一干就是 16年,工作岗位是服务大厅的“党员窗口”,纳税人购买发票时收款付票,他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多次获得用户表扬,因为他的工作,有一家企业的经理和会计给送来一面锦旗,上边写着“真诚服务”4个大字。

       刘国江在窗口一干就16年,工作岗位是服务大厅的“党员窗口”,纳税人购买发票时收款付票,他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多次获得用户表扬,因为他的工作,有一家企业的经理和会计给送来一面锦旗,上边写着“真诚服务”4个大字。

       2010年11月,刘国江担任纳税服务科副科长,他就把办公室设在窗口,实地管理,为全科的同事把好关服好务,并设立新版企业发票辅导咨询台、咨询电话,并设了医药箱、废品箱,完善发票库房管理制度,成立了“静心阅览角”,自己买来书,供大家在工作之余看,优质服务建议征集处等。以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2012年10月刘国江调到二道国税阜丰个体所担任副所长,阜丰所是全省纳税历年最多,完成任务最好,拥有个体户数最多,工作最重,条件最艰苦的所;刘国江怀着一颗火热我的心,到所里后,对全所的人员、办公设施、水、电、取暖设施、楼房结构等进行勘察,了解,并提出方案和分局领导汇报,并得到领导批示和支持;首先,刘国江把老化的部分电线换掉,第二,把电脑全部恢复达到人手一台,能正常办公(来到所里时,只有五台电脑好用),又把上下水维修了,天冷了看到干部们带着手套办公,他心里非常难受,就用自己的钱买来门帘子按上,看到还冷请示分局,在走廊按了一道门,同事们都说,国江来了,我们感到温暖、舒适。

      2013年7月20日,国江看到所里的干部12个人在不到44平米的环境办公,实在太挤了!就和分局申请进行改造,并得到分局领的批准;刘国江非常高兴,并及时把消息告诉所里的同事们,大家都高兴地说:国江来了阜丰所变了个样,这又要改变环境,我们全体轮着请你吃饭!,说的国江心里热乎乎的。于是国江就利用八月节和十一两节放假这段时间进行改造,这期间国江一直跟着,放假一天都没有休息,把所装修的向家一样!刘国江看到所配的打印机不够用,如等政府采购,时间要很长,为了不影响工作,刘国江把省里奖励的5000元钱买了三台打印机供大家用,国江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勤勤恳恳,从不计报酬,任劳任怨,把单位当成家!多年来刘国江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优秀党员标兵、国税十杰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也支持着国江、激励着他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刘国江连年被评为区、市局“先进个人”、市局“优秀共产党员”、“国税十杰”,还被长春市政府授予三等功,他还获评“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长春市国税局局长史铁军评价刘国江,认为他是“全市国税系统干部、职工的优秀分子和杰出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和敬业、进取、精勤、务实的长春国税精神”。

   

      五、寸草报得三春晖


      长春市二道区国家税务局很像雷锋所在部队,它为一个人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刘国江调入之前,区局就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它是区、市和省的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整顿行风测评,年年都拿第一,全国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期间,该局代表全省1000多个基层单位,向中央督查组作汇报。他们重视为国家抓税收,也重视抓人的教育和培养,叫作“既抓人收税,又抓收税人”。该局很早就与著名的东盛十委结成精神文明共建单位。长春市二道区是英雄刘英俊的故乡,后来又有享誉四方的“小巷总理”谭竹青。该区东盛十委居委会主任谭竹青以“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崇高精神境界,感召国人。区国税局经常与东盛十委一块开展活动,正是因为这个契机,刘国江结识了谭竹青,就像他在抚顺当兵时得以就近学习雷锋一样。

      东盛十委有一个敬老院叫益寿院,是谭竹青常去的地方,刘国江常在那里碰见她,有机会向她请教和学习。有一次,谭竹青正好看见刘国江给一位老人喂饭,谭竹青悄悄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说:“国江呀,我没想到你一个男子汉心那么细,你这是把善事做到了家呀。”又说:“往后你有事,就找我。”刘国江正有事要麻烦,就说:“有一位老人,我想送她到益寿院来。”

      刘国江要送的人叫李于氏,一位80多岁的孤苦老人。国税局人都说这是国江“捡来的老妈”。事情发生在刘国江到国税局的第3年初春,刘国江办事路过九台市羊草沟乡,听当地人说有这么个老太太,他去看了,当时就跟老太太和村里人说要接老人到敬老院去,在这里没人照顾。谭竹青答应了,国税局曹主任跟刘国江一块去接的老人家。刘国江给交了3个月的生活费,买了被褥、内衣内裤、毛衣毛裤,从此负担了老人的全部生活费和医药费,每个月大约得300多块钱——那时刘国江的工资才700多元。不但有这些负担,每年老人的生日刘国江都想着给过,老人身体好时,刘国江要带她逛商店,买生日礼物,还要到饭店点几个老人喜欢吃的菜,有些菜刘国江自己都没吃过。微信图片_20180930194242.jpg

       说刘国江是李于氏的儿子,益寿院的老人们有意见,他们说,这个国税局的小伙也是他们的儿子。这个说法准确表达了刘国江和这里所有老人的关系。他和他们都是亲人。逢年过节,刘国江到益寿院去时,不但给“捡来的老妈”买东西,同时也给所有老人带着礼物。端午节送棕子,中秋节送月饼,春节包饺子。有的老人有儿女,会想着父母过生日送蛋糕,有的老人没儿女,刘国江会买来蛋糕送老人。遇上哪位老人生病,他会陪着打针,想着按点吃药,一陪多半宿。若是老人看病需要上医院,那更少不了刘国江,他会跑前跑后,背上背下,挂号取药,样样都做得妥贴。医院常把刘国江当成病人的亲儿子,也不客气,支使他这样那样没商量,刘国江从无怨言。这些都不算,单看刘国江心思的细密,他考虑老人们长年在敬老院里呆着闷得慌,于是专挑风和日丽的日子,借来大客车,拉着老人出去观光,益寿院的老人说,这几年,长春都叫他们遛达遍了。院里有4位95岁以上老寿星,刘国江不敢拉他们出去。有一天,他偶然听见一位98岁的老人,问院长东盛路他家那块旧房子扒没扒,院长说哪辈子事了,早盖起20多层大楼了,老人就感叹,说这辈子是看不着了,眼目前晃悠的还都是破房子烂巷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下一个星期天,刘国江就开车来到益寿院,背上那位老人和另3位老寿星,直奔东盛路现在叫东盛大街,让老人们绕圈看,看够了,又从东盛大街往南走,看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再到南湖大路,人民大街,西安大路和文化广场,走一路看一路刘国江解说一路,到重点地方,就停下车,把老人一个个背下来,坐小凳子上,看一会儿再走,几位老人都挺高挺胖的,腿脚又不灵便,身子分外沉,直累得刘国江张口大喘。正当五黄六月时节,美丽长春处处花光树影,宽阔长街人来车往,马路两边广厦林立,大店小铺人流如潮,年轻人看城市看的是景,老人们看城市看发展变化,乐的,说比画片比电视都好看。

      刘国江惦记着、心疼着老人,老人们也惦记他,心疼他。若是有那么一个星期假日见不着刘国江面,益寿院里就会笼罩上不安的空气,人岁数大了,爱瞎寻思,净寻思不好的事,茶也不甘,饭也无味,服务员喊“开饭了,开饭了”,老人们眼睛不往饭上瞅,都瞅大门口,非得等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这才一齐叫一声“来了”,身子缩回去,该说说,该笑笑,该吃吃。

      也不知道怎么走漏了风声,老人们听说国江要娶媳妇了,一个个乐的合不上嘴,说早盼着这一天了,说那天他们都得去,叫来宾们看看,婆家客有多少,准比新媳妇娘家客多。只好请他们去了,一律穿的新衣,戴的新帽,胡子刮得净,头发梳得光,脸放采,眼发亮,端坐在新郎这边父母席上,30多位,一顺溜一大排,只害得新郎官新娘子“一拜天地”之后,“二拜高堂”时,行了一大圈礼才行完,脑袋都行迷糊了。那天婚礼上最大的亮点,是老人们突然打断仪式程序,颤微微一个个搀扶着走上台,演了一出他们自己编排的文艺节目,数来宝,内容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一个孝顺儿子的故事,据他们的节目,这个儿子乃是普天之下最有孝心、最懂得寸草报春晖的第一等好人,而这个儿子却不是他们亲生的,比亲生的亲10倍。他们老了,又没登过舞台,年岁不等,口齿不清,语音高低快慢错落不齐,但是参加那个不寻常婚礼的人都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情感最真挚、情绪最动人的表演。但是刘国江不笑,他恍惚觉得老人们中间少一个人,细一撒目,可不是,张妈妈张树珊没到。张妈妈最大的爱好是跟国江唠嗑,刘国江一去,她就招手唤:“儿呀,到妈跟前来。”刘国江就过去陪她南朝北国长篇大套唠。她不能不来呀,刘国江隐约觉得不好,一问,老人们吱唔半天,才叹口气说:“你的好日子 ,原想过些天再说的。唉,你张妈没了。”刘国江忽悠一下,半天才缓过来,问:“啥时候的事?”老人们说:“她没福,就是昨天。”又从挎兜摸索出200块钱票子,说,这是你张妈临走,拿出来的,是她特意积攒的,叫给你拿着,叫你买件新衣裳穿,别干旁的用,叫你别无冬立夏老穿一件税服,说那孩儿可怜呀。

      直到过了很长时间,提起那天的场面和张树珊,刘国江仍然眼圈发红,说:“我也没给老人们做什么呀,他们都对我这么好,我怎么报答呀?”他的媳妇赵淑杰也说她深受教育。

      赵淑杰也不是寻常女性,她嫁给刘国江,在不少人那里得到的都是摇头,认为她嫁给一个像雷锋那么傻的人是缺心眼儿,赵淑杰自有盘算。她的说法是:这个人对跟他毫不相干的人都那么实心实意,对媳妇准错不了,她说:“虽然他清贫,可他品格优秀,这样的男人不容易碰上,我碰上了就不能错过了。”结婚以后,刘国江照样拿出一部分工资资助别人,有人问她怎么看,她说:“可不是,钱花在自己身上他舍不得,非花不可,他也一分一角地算计,可是,当他知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能毫不犹豫地掏出钱来,一点不心疼。我习惯了。”赵淑杰跟刘国江一块过起了紧巴日子。结婚头3年,赵淑杰就花90元钱买过一条裙子。她说:“我们用钱的地方多,得把钱省下来,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每当星期假日,赵淑杰还跟丈夫一起到敬老院去,刘国江出差,她就自己顶他去,老人们见儿媳妇来了,都乐得拍手打掌,眼睛跟着她转,那眼神,真的就是公公婆婆看自己儿媳妇。有位老太太还悄悄跟赵淑杰说:“孩子,你挺有眼光,国江这孩子百里挑一,你可得好好跟他过日子呀。”赵淑杰就赶紧答应,说“是是”。她还对老人们说:“我懂得你们对国江的一片心,你们是怕我拖他后腿。请你老各位放心,国江娶了我,你们不会少一份儿子的爱,只会多一份女儿的爱。”老人们听到这话,都抹眼泪。赵淑杰跟我说,她跟国江到敬老院时候多了,发现国江跟老人在一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她也慢慢体会到了这种快乐。她年轻,内心难免时时涌动浪漫春潮,有一次她参加一个集会,提到她的爱情,她说出了如下一段诗一样的话:“他不会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束玫瑰花,但会把我最爱吃的东西留给我;他不会对我说甜言蜜语,但我每次下夜班,他都会不辞辛苦地来接我;他没有山盟海誓,但一定会在雨天为我撑起一把伞,天凉时给我披件衣服。一个女人,有了这些,就是有了全部,别的我不求。”

      赵淑杰实在配得上作刘国江的妻子。

                  

    微信图片_20180930194300.jpg六、 “雷锋式的好人”是当代社会的瑰宝


      从7岁到今年43岁,刘国江躬行善举已达30余年,从未间断。这么多年来——尤其后20多年来——他以一个普通人(先是解放军战士,转业后是工人)年复一年,每年都要拿出自己微薄津贴或工资的大约一半,资助他人。有一位媒体记者认真,统计了一下,发现单是照料和赡养孤寡老人就不下160余位,另一位也是记者,统计的数字是180余位。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贫穷或失亲儿童以及中小学生。很多老人因他而享受到无子胜有子的安乐晚景,不少孩子因他得到了无家胜有家的温情照料。要写出刘国江的全部事迹,应是一篇超长的记录,是我这篇报告文学无法完成的使命。下面,仅再摘列新世纪以来他做的几件主要事情(每年选一件),读者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2001年,送因车祸受伤的长春108小学路遥同学去医院,并为其付医药费;

      2002年,从媒体中看到呼吁为白血病患儿顾小青募捐,送去800元钱;

      2003年,为长春34中家庭困难学生白桦和闫冬捐赠1000元,此后年年对这两名同学进行资助,受聘该校校外辅导员;

      2004年,路遇一位突然晕倒的妇女,送她去医院,直到其家属到来;

      2005年,得知印度洋海啸酿成巨灾,捐出全月工资;

      2006年,为吉林省白山小学贫困学生捐20套新羽绒服,被该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2007年,出差路过石家庄,帮助一位因钱包被偷无法回家的老农买车票,并送他到检票口。

      2008年,南方雪灾捐款1000元

      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他捐了1550元

      2009年青海玉树地震,捐了2000多元

      2010年吉林口前等受灾,捐了500员

      2010年为伊通河源小学四位贫困学生捐了2000元的衣服鞋学生用品

      2011年为长春市远达小学捐了5000元的书

      2011年资助贫困学生石金月、张天赐

      2012年6月1日为吉林省九台市九郊小学捐1000本书

      2013年5月为吉林省临江贵华小学和花山小学各捐500本书,书包文具等

      2014年6月为吉林省白山市罗通山中学捐1000本书、书包、和文具等

      等等。


     刘国江把他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他人的快乐视为自己的快乐,那么,是什么样的动机或者冲动,驱使和支持他经年累月奉行善举而不倦不悔呢?我曾就此问过刘国江,使我深为惊讶的是,他的回答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既无豪言壮语,也不高屋建瓴,他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看不得别人受苦。”我有些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我只能这样说服自己,既刘国江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人,是一位有着与当今颇为流行的利己主义截然不同价值观的人。他的这种价值观,与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和谭竹青的“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解难”,一脉相承。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他的思想和行为叫作“善”。老子说:“上善若水”——最完美的人格像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完美的人格是尽其所能贡献自己帮助他人,却不图报。西方哲人把具有这种品格的人称作“大写的人”,说法不同,理则相近。这样的人现在很少了。因其少而弥足珍贵。他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宗瑰宝。

      不错,就社会身份而言,刘国江始终是一个平常人,从前是穷孩子和普通一兵,现在是刚从工人转为事业编制的国税职员,但是正如吉林省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云志所说:“刘国江同志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得严谨细致,这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道德实践,做得始终如一, 这就是不简单。”我们需要刘国江这样既平凡又不平凡、既简单又不简单的人,也就是具有“上善”品格的人。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社会就更好了。

    (作者根据刘国江本人提供材料整理归纳)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