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戏剧的人都知道,他们管不是专业但是具有专业水平的爱好者叫“票友”。别小看“票友”,京剧老生四大须生的言菊朋就是“票友”出身。

        言菊朋因为是出身官宦人家,那个时候有规定,做官的人或者子弟是不能经商和唱戏的。可是他偏偏爱好京剧,偷着学。

        中国人有“三教九流”的说法,过去戏子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演艺界或者更早说的文艺工作者,原来是归入下九流的。

        更可恨的是,戏子居然排在妓女之后。

        我在年轻的时候喜欢京剧,源于我在戏剧之乡长大,所以对京剧有爱好。

        到了北京以后,我发现北京的公园里有很多爱好者在唱戏,日坛就是其中之一。日坛有个《宰牲亭》,就是皇上祭祀的时候祭奠用三牲杀猪宰羊的地方。那个亭子青砖墁地,据说中间有一口井,是在杀牲口的时候用水,但是后来就给盖住了。

        喜欢京剧的人就在那又拉又唱,我因为喜欢就是那的常客。

        我写过一篇小小说叫《老沈》说的就是那个里的事。

        由于老是去听戏,来唱戏的人就都熟悉了,谁唱的好,谁唱的不好自己也有个分辨。

        我记得有一个女人,岁数已经不小,我估计也有四十多岁了。来的时候连拉胡琴的人都另眼看待,据说当初是北京的名票。

        这个女人姓刘,都叫她刘老板。

        爱好者延续了行内的规矩,对“角儿”一般都以老板相称。

        刘老板是梅派青衣,唱的是字正腔圆。不但唱的好,她打扮的也很仔细,可谓一丝不苟。但是都是鲜亮的颜色,这是因为唱戏的人都有这个毛病。当时旧时的剧场灯光不是很好,戏剧演员的化妆就很夸张,服饰也就是行头也多是鲜亮的颜色,为的是引人注目。大概是生活在这个环境里久了,对鲜艳的颜色有一种特殊癖好。

        刘老板到这来,一般都是等着大家唱够了她才唱,有人认为腕儿一般都是唱压轴戏,其实在后来我跟她打交道了解到,她是为了让大家唱痛快以后她再唱。可惜,白白的让人误解了她。

        刘老板最爱唱的就是梅派的《生死恨》,这也是大家最爱听的。

        当跟她熟悉了以后我就问她,梅派经典的戏有很多,比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您为什么要唱《生死恨》呢?

        在这里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剧情:南宋时期,金邦侵犯中原,剧中的女主角叫韩玉娘,被金邦虏为奴隶,并把她许配给同是虏去为奴的程生配为夫妻。新婚之夜,韩玉娘劝程生逃走,程生虽有此心但以为韩玉娘是金邦的内探,竟然向金邦举报了她。狼主一怒之下把韩玉娘配给他人为妾,但是韩玉娘还是坚持劝程生逃跑。程生看到韩玉娘劝自己逃跑是真心已经悔之晚矣。

        后来,程生终于逃跑回到家乡,并且科举出仕,韩玉娘二十年后也逃出了金邦回到家乡并与程生相会,只是由于积劳成疾病死。

        刘老板唱的这段儿“耳边厢又听得初更鼓响”,就是韩玉娘在程生逃跑以后的唱段。

        刘老板说,这里有中国女人对爱情的坚守,望夫成器的愿望,女人真的不容易。我讨厌的是这句唱词:“要把那众番兵,一刀一个斩尽杀绝方称了心肠。”我喜欢那句“留下这清白体还与爹娘。”

        我当时年轻,并不懂得这些就问,这是为什么呢?

        女人不应该这么狠!这是她的回答。

        再后来,刘老板很久也没来了,经常有人问,但是谁也不知道原因。

        直到我跟她当时的岁数差不多的时候,一次在天桥碰见了她,已经是白发苍苍。相问她不去的原因她说,已经不爱唱戏了,因为生活这出真戏都唱不好。

        刘老板在宰牲亭里唱戏的里面,梅派唱的我认为是最好的,可是她入了辙,以戏比人,这是戏害了她还是她真明白了呢?

        那是我见的的最后一面,我算了算,她比我大二十岁,如果她身体好,应该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