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陈总提起本周要去九华礼佛,我说到时候有空的话,我陪你去,正好也弥补我一个旅游的空白。

  昨天9点40,我们开始启程,下午1点多下高速,吃了午饭,便进山了。

  在“九华圣境”牌坊那儿与导游汇合后,我们便准备沿盘山公路上山。导游介绍说九华山有九十九座山、上山的道路有九十九道弯、山上有九十九座寺庙;是上古学仙修道圣地,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地藏王菩萨道场。想来这次一定不虚此行。

  我们在东崖宾馆登记住宿,陈总来过10多次了,我是第一次来九华,陈总让导游下午陪我出去转转,明天一早敬香完毕我们就回程。导游说山上的景区分为前山、后山和九华老街。她建议我们先去前山的“百岁宫”,因为那里也可以看到后山的风景,然后去逛一下九华老街。当她得知我是一个基督徒的时候,更坚定这样的行程是最明智的。

  我们第一站是“百岁宫”,途径“太白书堂”时,让我想起李白写的那首关于“九华”的千古绝唱:“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可见九华山之山秀异,更有”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一语定九华。


001mfNMBgy6ZVAAOnb5fb.jpg

  

  “百岁宫”是修建在悬崖上的一座五层宫殿,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瑕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苦修了100年。死后3年,人们才在洞中发现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遂将尸体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于是供奉他的小庙香火日旺,寺庙扩展,成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我们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这具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无瑕和尚的装金肉身。导游还特意让我从一个窗口探身俯视悬崖边的一个洞口,说此洞就是无暇和尚曾经苦修百年的山洞,山洞顶部的岩石延伸至庙内与供奉肉身的底座连成一体。导游让我用手摸一摸那块岩石说可以沾一沾福气。

  导游说山脚下就是著名的“闵园盆地”。闵公曾经是这里一名财主,据称闵公家产丰盈,为人慈善,每天斋僧99人,虚设一席以凑百数。有一天从东崖峰下来一和尚,在闵公门前合十禅坐,不声不语。“师傅来我家是化缘?”这和尚身披袈裟,举止文明,带着外地口音,合掌施礼答:“贫僧来此多年,修持度生,今来贵府一不化缘,二不化斋,只求一袈裟之地为修行之所,尚望施主成全。”闵公笑道:“这闵园百里皆我所有,何在乎你袈裟之地!”于是应允。不料这和尚念声无量寿佛,脱下袈裟,随手一掷,顿时霞光万道,袈裟遍覆九十九峰。闵公震惊,知是神僧,于是伏地叩拜,连称“不知神僧驾到,愿为佛菩萨奉献九十九峰。”闵公请神僧进屋,并传子叩拜,被僧收留为徒,法名道明。后来闵公亦皈依佛门,成为金地藏第一个在家弟子。按照佛教“先进山门为长老”的规矩,道明为闵公的师兄。这和尚就是地藏菩萨转世的金地藏,故肉身殿供奉的金地藏像两旁左为道明,右为闵公。这是九华山千载流传的“闵公施地”的故事。

  导游说我们的第二站就是去拜谒“闵公殿”和闵公坟。闵公殿又称“财神殿”,虽然不是很大,但香火依然很盛,这也与当年慷慨施地有一定的关系吧。闵公坟就在闵公殿的旁边,一株千年古柏庇护着。这一丘黄土,让人不由得想起那句俗语:“善有善报。”

001mfNMBgy6ZVF5hqMTa7.jpg


  离“闵公殿”不远就是“旃檀林”,是全国重点寺院,又称“旃檀禅林”,也是我们游览的第三站。“旃檀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据传初建寺庙时,采伐寺后山上异香古树,这种树与佛家视为珍品的旃檀香木相似,故寺名“旃檀林”。由于文革中古寺损坏严重,无法维修。住持僧慧深于1990年开始,筹建大雄、大悲、大愿三大宝殿,十年间三大宝殿相继落成。我在庄严肃穆的殿堂间穿行拍照,内心时不时也会被满目浓郁的佛教文化所震撼。那一尊尊面目各异的塑像,那一个个内心充满虔诚的信众,他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无形的力量在吸引着,否则三叩九拜不是一朝一夕的形式,而是天长日久之后在他们心中已经凝成一种坚定的信念呀。


  我们的第四站是参观“肉身宝殿”。导游介绍说:“肉身宝殿”俗称“肉身殿”,又称“肉身塔”,坐落在九华山神光岭(老爷顶)上,为佛教徒朝谒九华圣地的主要场院所,这里因主供地藏菩萨,故与一般佛寺不同。因地藏为幽冥教主,佛门大菩萨,故地位在阎王之上。这里的地藏像与众不同,身躯高大,骨瘦如柴,是其苦修生活的真实写照,这在地藏造像中可谓独一无二。肉身殿也是典型的宫殿建筑,殿高15米,门朝西南,红墙森严,巍峨雄壮。入殿须登八十一级台阶。

  听导游这番介绍,我的内心更加充满诱惑,真想马上去攀登那九九八十一级石阶一睹这位“金地藏菩萨”的尊容。导游笑着说,既然都来到菩萨脚下了,也不急着这一刻两刻的时间,等晚上让自己内心沉静下来以后明天早晨来敬拜,会更加灵验的。我说我虽不是佛教徒,但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还是必须的!


  我们沿着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下来就是“九华老街”了。“九华老街”是九华山的中心,主要寺庙也集中在这里,因此有“莲花佛国”之称。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山镇,除了庙宇外,还有学校、旅店、商店、农舍,游人可在这里住宿,并以此为起点,游览山上的名胜。

  走在老街上,扑面而来的都是各种香火的气息,各种香烛批发零售的店面鳞次栉比,期间也夹杂着买卖字画、古玩、奇石的店铺,也有买日常百货的现代超市,游客僧侣在同一街道里穿行,也是九华山的一大特色。

  我们游览的最后一站是九华老街上的“化城寺”,寺院坐落在芙蓉山下,也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寺的建筑依山势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化城寺”的四周环山如城,是九华山的开山主寺,又是地藏菩萨道场,是九华的“总丛林”。迎面是一座圆形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月牙形的莲池,名“月牙池”,传说为当年地藏放生池。现在的“化城寺”也是“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寺殿前后有四进,分门厅、大雄宝殿、后进和藏经搂。此四进随地势渐高,结构自然,门楹窗柃、斗拱梁柱和台阶甚石均刻有精巧美观的图案。殿内有康熙御书“九华圣境”横匾和乾隆御书“芬陀普教”横匾。后殿首明代崇祯皇帝御书“为善最乐”横匾。化城寺原有大钟一口,重约万余斤,但已毁于兵燹。现存的一口洪钟,重约两千余斤,高一丈有余。此钟铸造精美,体积超群,音质悠扬洪亮,以手轻叩即可听到清脆悦耳的微微响声,用槌撞之,则瓮声宏亮高扬,由近及远慢慢在山谷中回荡,每当红日西沉,白云归岫,蒲牢一击,鲸铿徐应。这就是九华山十景之一的“化城晚钟”。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钟声更为清悠,令人仿佛置于天上佛国,超凡脱俗。因此,朝山进香之人,无不聆听化城晚钟,领略一下“化度群生悲愿宏,城开两序别西东。晚来香火因缘盛,钟送梵音澈太空”的古钟圣音,以除人间烦恼。遗憾的是,我们来的时候正值寺院修缮,到处是搭建的钢管支架,没有能细细领略那晚钟的圣音。


  导游把我们的晚餐安排在她姐姐开的一家农家饭店,说那里有正宗的土鸡汤和新鲜的野菜,我们说“客随主便”吧。果不其然,不一会菜就上桌了,真是鸡汤纯正,猪肉香醇,冬笋新鲜,蔬菜碧绿,色香味俱佳。店老板知道我平时爱喝“两口”,便慷慨的拿出了浙江朋友赠送的“杨梅酒”和自己家里秘制珍藏的“黄精酒”让我品尝。陈总笑说我这是享受到了“贵宾”的待遇。

  饭后,我们与导游姐妹道别回酒店歇息。我轻轻的推开窗,一阵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远看青山含黛,近处寺庙里有钟声在耳畔回响,忽然间,那颗烦躁的心一下子静了下来。我想:一个人整日奔波在时事的烦扰中,不必说身体的疲惫劳顿,就是那心神也很难真正的能静下来一时一刻。只有把自己从繁复的琐事中抽出来,哪怕就一两天的时间,走近自然,回归自我,让身心彻底的放松一下,这也叫“劳逸结合”吧。


001mfNMBgy6ZVFmOxQ692.jpg

  次日早晨,我们沐浴后上山敬香。亲眼目睹了有个虔诚朝拜的信徒如何从那九九八十一级台阶上一步一叩首的匍匐向前,那眼神至今还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站在台阶之下,举目仰望,可见南门厅上两块匾额。上额书“肉身宝殿”,下额书“东南第一山”。此殿庄严雄伟,是塔殿式建筑,上盖铁瓦,四角有宫殿式翘檐。殿宇面阔三间,进深16米,地面平铺汉白玉石。中央为1.8米高的汉白玉塔基,上矗七层八面木质宝塔一座,高17米。塔的每层八面皆有佛龛,每龛均供奉地藏金色坐像,共大小不等五十六尊,塑造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塔外为汉白玉神台,上有双手捧圭的十殿阎罗立像,朝奉着“幽冥教主”地藏菩萨。塔基四角有回柱顶梁,塔内是供奉金地藏肉身的三级石塔。塔前悬着镂空八角琉璃灯,终年不分昼夜灯火长明。

  敬香的人越来越多,旅游团队也陆续到来。陈总敬香完毕,我们就乘车回到宾馆吃完早餐回程。

  下山的时候,导游跟我们说“九华禅茶”很好,我们说新茶下来时一定要给我们寄两斤尝尝。

  九华礼佛之旅结束。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