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黔南第一山的天台山,如一岭石崖兀起平畴,如巨崖突立在四围高山峡谷之中,孤峰一蒂,极为险峻。山虽不高,其势陡峭,直插云天,一面为古树枯藤掩映的蜿蜒小路,三面削壁而立,状如拾级登天之台,故名天台山。

  天台山上几乎看不到土,到处是石头,但却是灌木丛生,古藤倒挂,绿意盎然。穿过草丛灌木,踏上石级阶梯,山腰层林环绕,道旁有一棵高耸参天的银杏树,据说是白云僧人开山时所栽,至今已经500多年了,这棵树需要三人才能合抱。

  沿天台山古道拾级而上,只见山径蜿蜒、古木参天、虬龙倒悬、藤蔓交错、蔽日遮天……上得天台古道,即进入古银杏平台,此为山腰原始林带小区,浓密的混交林中但见古树参天、盘根错节、落叶如毯、野花遍地,药材满山。走进天台山,同时也走进了神奇的植物王国。三千余种植被在这里旺盛地生长,蔓萝遮日,云樟冲霄。那棵植于明代的古银杏树上千百条祈安求福的红布带和山岩间撑着的无数香条,透露出众多访客人心向善、积德修好的心愿!往左信步片刻,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后山林带,那剥蚀的院墙依然坚如磐石,内道依然宽敞。行走之间,令人感悟到,方寸之间既有佛家的与世无争、自我防卫的中庸之道,也让人感叹古代匠人的精思与妙手之作!

  走近半山腰,因危崖矗立,石峰笔直,五龙寺第一重庙门,为民国时期僧人本安修缮后的建筑,门上联为闻名遐迩的绝对楹联,是天台山五龙寺的精华:“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 在万木掩映中,那些众多的石奇藤茂,摩崖石刻,记录了历代骚人墨客喜登台题咏,至今崖壁上仍有“灵石参天”等明代字迹。尽管在此绕行一圈,仍依稀仅见寺宇的檐口,给人留下几许神秘和悬念,给人快登山顶尽览全寺的催促。沿山道拾级而上,则可依稀望见古寺掩映于苍翠浓荫、轻风烟雾之中。五龙寺是天台山最耀眼的风景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明朝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白云寺僧开山卓锡天台,依山形地势于山巅建造一座城堡式寺庙建筑,称“五龙寺”。 经明清两朝不断扩建,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有了现在的规模。五龙寺雄踞于石峰之上,它的结构分内外两部分。外部均用石块砌筑,与山岩风化造成的水平线十分接近,浑然一体,表现出粗犷豪迈的性格;内部为木质结构,精雕细琢。各栋建筑灵活巧布,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来到五龙寺,可看见“天台吟风、中月台”景观,楹联斑驳,书写“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登临山顶,站在望月台凭栏下望,如置身天宇,不寒而栗,俯眺四方,但见群峦起伏,碧绿的群山如玉带蜿蜒将天台山突兀的孤峰环绕;孤峰尤似莲花宝座,四周群峰如盛开的碧叶。

  五龙寺正面主殿居高,气宇轩昂;下殿与左右偏殿,合围成四合空间,上露蓝天下成天井;各殿堂皆和谐巧成,形成最大的利用空间,显得万分巧妙独巨匠心。墙壁上开出极少的猫窗,一看即知其军事堡垒的防御功能;内部本构件精雕细琢,特别是大殿前的木雕,一幅一个人物故事,生动逼真,各栋建筑更是灵施巧布,人们无不为其在不大的面积上能构筑如此精巧的布局而叹为观止。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其实是很小的,仅能让人上香祈祷。大佛殿坐北朝南,正北面是悬空的倒座殿,东西各有一座厢房。站在院子中间看,空间虽小却是方方正正。西厢房有一匾额,上写“咫尺云天”。据传说,天台山祖师吴凤和尚系吴三桂之叔父。明末清初,吴三桂去云南途中路过平坝,曾带着陈圆圆在天台山小住。当时,吴三桂将佩身宝剑、官服和朝笏各一件,赠给寺僧以作纪念。现在宝剑、官服、朝笏依然被陈列在古刹之内。走出左右偏殿,还有更奇巧的建筑在上,经主殿背后的观音殿踏上阶梯,疑已无路可走,无景可观之时,在明媚的阳光引导之下,又是一登临空间,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走过一百多平方米的宽大经堂,来到既是地戏陈列室,又是过道的偏室后,拾级而上,一处宽大明亮的观景台赫然出现,心境立时开朗起来,阳光和煦,清风徐来,环望四周,重峦叠嶂,就感觉脚下生风,真有上接天露,下踏烟云之感!

  五龙寺的建筑可以说是真正的奇特,山门、大佛殿、厢房、倒座、观音殿、经堂、方丈室、玉皇阁、祖师殿以及附属建筑叶风亭、望月台、天街、山门牌坊等都是纯石垒筑,依山就势,灵施巧布,利用山顶上非常狭窄的空间,修建大小四十多间殿宇厅堂、亭台楼阁,实属罕见。建造之初是因为军事的需要,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军事性淡化,前殿供佛祖,后殿供玉皇,清末又学馆,成了一处佛道儒合一的场所,形成了佛、儒、道三教合一的香火圣地,这样的文化现象在全国也很少见到。

  告别天台山,远观天台古刹,犹如在天际云间,更如蜃楼凌空,高远苍茫,耸立于佳木翠绿之上,飘渺于云蒸霞蔚之中,当我登至山巅,极目远眺,心旷神怡,顿有天台揽胜,群峰来朝之感叹,真想放声赋诗,挥毫作画……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