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天山深处进发

  塔克拉玛干北缘的三伏天,那叫一个热。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也没感觉到凉爽舒适。此时多么期盼能到北山里去享受享受清凉世界。

  心有所思,事有所成,由公司组织的巩乃斯夏日游即日出发。清凉世界终于向我们招手了。

  五辆小型旅游车组成的车队到达天山深处的名镇巴仑台已是下午19时。这里的气温与平原地带明显不同,微风吹拂在脸上,显得凉爽舒适而温馨。

  我们稍事休整了一下,继续向巩乃斯林场前进。巩乃斯森林公园在巩乃斯河的上游,位于巴音郭楞州的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公路干线之侧,距巴音布鲁克大草原95公里,距和静县240余公里。这里的海拨在1600米到2400米之间,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奇峰突兀,花草弥谷;林海无边,松涛如海,雪山倒映在湖泊中,漫山遍野都是松树和野花;山岗上是一群群的白羊,它是一座巨大的动植物宝库,是天山森林资源最为丰富之处;雪鸡、猎隼、马鹿、棕熊等动物生活于其中,还出产雪莲、贝母等名贵药材,因此这里也是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方。                       

  巩乃斯河汹涌西流,距林场约8公里的洪加里克沟内,有瀑布飞溅,泉水萦回,景色迷人。这里的原始森林,被誉为“雪山动物园”。

  车队到达达汉努尔达坂开始爬坡。一些路段的涵洞和桥梁正在抢修,据驾驶员介绍,他前些日子曾来过一趟,正逢下大雨,道路泥泞,车差点陷进去出不来。这些涵洞和桥梁损坏可能就是那次大雨所致。无奈,我们的车也只好和其它车辆一样绕便道而过。

  车队终于到达达坂顶端,接着就是一溜下坡。车队在雾气弥漫的盘山公路上行进,仿佛就是腾云驾雾。往下望去公路像一条巨蛇蜿蜒盘旋,远不止九曲十八弯。车在被雨水山洪损坏的山路上剧烈颠簸,车厢里人们开始骚动不安起来。几个随行的孩子经不起如此的折腾,其中一个开始呕吐起来,车内瞬间一片狼藉。

  天色很快就暗下来,坐在车里往前面看去,一辆辆汽车的尾灯闪着光亮;往后看去,一辆辆汽车前灯十分耀眼,尤为壮观。

  我们终于到了沟底,又前行了一段,来到了距离巩乃斯14公里处的班禅沟路口。我们今晚住宿的蒙古包就在路边。

  到底是天山深处的清凉世界,这里的气温与塔克拉玛干周边40度相差有十多度。这里夜幕降临后,气温下降的多,还得加添长衣长裤。

  我们下车后立刻与景点的老板娘联系,赶紧安排做饭,住宿,我们一行男女分别住进三个蒙古包里暂且歇息。老板娘忙碌着给我们做饭,几位热心的男士们则帮着烤肉。一会饭和烤肉就端上来了。大家喝着啤酒,吃着烤肉,开心快活,忘了一天的舟车劳顿。

  几个有点酒量的人,则喝点白酒。一直忙碌到快凌晨一点,才各自去蒙古包里安歇。几位兴致高的人,暂无睡意,就在蒙古包打起扑克来。有二个人经过一天的颠簸,有点疲乏,倒头不一会就呼呼睡着了,并大声打起呼噜。

  我一时还没有睡意,躺在蒙古包里,回忆前二次来这里的情景。第一次来此是为了祝贺蒙古族的盛会——那达慕,我随商业部门送货上门到这一带,只简单照了几张黑白照。第二次是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访贫扶贫,解决牧区的贫困问题。遗憾的是返回时在途经巴仑台遗失了三卷胶卷。这次则是第三次了。和前二次明显不同的是路两边的蒙古包已成连营。可以看出,牧区的旅游业已成规模。类似的“民族风情园”、“牧家乐风情园”、“观花赏果园”每年能接待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大大地提高了天山牧区人们的经济收入。

微信图片_20180920182731_meitu_2.jpg

  二、那拉提揽胜

  昨晚我睡得很晚,草原夏日的夜晚的确很美,望着从毡房顶上天窗游走的月亮、游云,很是惬意。在梦乡里我仿佛 骑在了马上,在草原上任意驰骋。

  随着几声草原獒犬的吠叫,我既起来走出蒙古包,呼吸着清新的带着青草味的空气。草地上青青的牧草挂满露水,晶莹闪亮。露水沾湿了我的双脚,滋润着我的身心。只见一缕缕朝霞出现在东方,一轮红日即将喷薄而出。

  草原看日出,别有一番情趣,那一轮火红的朝阳瞬间将东边的天际染成一片绯红。远处的雪山,由远而近的广袤的草原和奔驰的马群相映成趣。

  新的一天开始了,心里默默感慨大自然的神奇伟大。在世人的眼中,西域这片土地让人联想到的是戈壁,大漠。却难以想象在这天山深处,竟有如此景色壮美、气候宜人的佳境胜地。我们来到河边的几匹马前,想着和它们亲近,拍几张相片,无奈马不认我们这些生人,老躲避着,终没拍出理想的照片。

  按照预定行程,早饭后我们将向那拉提进发。那拉提,位于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境内,也称“纳喇特”, 维语即日色照临之意,是西至中亚的丝绸之路中线,是“天山道”上的一个重要山口,它又称“那拉提达坂”,素有“空中草原”之称,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这里河谷、山峰、深峡、森林交相辉映,每年6月至9月,草原上各种野花开遍山岗草坡,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在这里可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和哈萨克民俗风情。

  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一支蒙古大军由吐鲁番出发,沿天山深处向伊犁集结。时值仲夏,山中仍风雪弥漫,寒气袭来更使饥肠辘辘的蒙古将士疲惫不堪。岂料一过山岭,眼前竟是一马平川。宛如锦毯的莽莽草原上,繁花怒放,清泉密布,流水潺潺,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将士们顿觉心旷神怡,忽然间云开日出,艳阳高照,不禁齐呼:“那拉提,那拉提”,意思是“阳光照耀的地方”,于是一个形象化的地名诞生并留传至今。 

  早饭后,五部车一起先发动出发。途经班禅沟口,前往那拉提。这里是新疆雨雪最为丰盛的地区,一年四季,雨雪不断。尤其是盛夏,冰川和雪峰的消融,使得此地水患也不断。我们看到车窗外许多工人正在往长长的铁丝笼网里放置石头,安放在山体容易滑坡的地段。足以说明此地的道路建设之艰辛和不易。

  沿途,养蜂人的帐篷如朵朵硕大的蘑菇排在路旁。可看见勤奋采蜜的蜂儿在路旁的山花间飞翔。这里是优质山花蜜产区。特别是此地特有的黑蜂,酿出的蜜口味极佳。

  中午,我们到达那拉提镇。它位于新疆新源县美丽的伊犁河谷东端,北至屯垦新城奎屯市,南到白水之城阿克苏,东抵梨城库尔勒,西达霍尔果斯口岸。是南北疆的交通要道。

  该镇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区,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一个典型的草原清爽、美丽的小镇,街道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我们在草原大酒店吃过午餐稍事休息,便向那拉提镇附近的河流——那拉提河赶过去。

微信图片_20180920182753_meitu_6.jpg

  驱车大概二十分钟就到了那拉提河畔。河边有一位似乎是专门等候在这里的哈族巴郎,牵着一匹马,招呼着我们骑乘。好几个没有骑过马的人,此时也来了勇气,先后骑上马在河边溜一圈,过过骑马瘾。大部分年轻人和孩子们则涉水,试着到河对岸转悠;有收藏爱好的,则在河边细心地查找,看有没有比较别致一点的小石头,可供收藏,或留作纪念。要过到河对岸也不容易,一些人踏着垫在河里的大石头,试着向河的另一边走去。尽管很小心,战战兢兢的,可还是接连有人掉进小河里。我和几个站在河边的人赶忙过去扶起她们。所幸河水并不深,水流也没有多大,虽无什么生命危险,但还是免不了湿了衣裤。感觉到有点累的人,则从车上取下带来的地毯,铺在岸边一棵大树下,吃着西瓜,嗑着瓜子,看着河边玩耍的大人和孩子,还有骑马的人。

  喜欢摄像的不忘留下一张张有趣的瞬间。几个胆大一点的,则涉水走到较宽阔的河道中间,尽情地享受着河水的洗濯。约莫一个小时,按照预定计划,我们驱车离开巩乃斯河,向位于那拉提镇五公里的风景区——草原部落赶去。

  草原部落是那拉提比较著名的景区,哈萨克族毡包在这里错落有致。中心区建筑里陈列着一些哈萨克族历史及民族风情。由于是周末,今天来此景点的游人显得特别多。我们联系了一个较大的哈萨克族毡包,大家分为二组,围坐在哈族包里,吃着手抓肉、羊肉汤煮面和哈族特色的美食。而后继续向景点里边——大山边赶去。

  途中经过一座有点危险的石拱桥,桥头有些破损,但车辆尚可通过。过了这座桥,我们就到了大山边。我们在一个大缓坡前停下,陆续下车后,向看林人作了解释,我们仅爬山活动一下,不会做别的。看林人一看我们这阵势,也知道我们是有组织而来,就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经看林人同意,我们三三两两就往山上爬去,一边爬山,一边拍照。山坡不十分陡,爬山的速度也还可以,一会就爬到半山腰。这里有树有草有花,于是大家稍微集中了一下,在这里合拍了几张像,接着继续往山顶爬。这里和别处的山没有太大的区别,远没有在那拉提河边好玩。因此大家在山顶稍微逗留了一下,看了看时间,决定提前往山下返。计划晚上回到巩乃斯,举行一个篝火晚会。大家兴致很高,很快做了分工,边下山,边找一些干枯的树干、树枝装到车上,随即返回班禅沟。

微信图片_20180920182807_meitu_4.jpg

  三、班禅沟篝火

  班禅沟原名察汗乌苏沟,距巩乃斯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9公里。1984年7月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来巩乃斯视察时,在一棵两两并根造型独特的松树下诵经多日,后人称此树为班禅树,并在树前立碑,班禅树上经幡高悬,彩带随风飘扬,班禅树灵气盎然。每到7月中旬,班禅沟满山遍野的野花争奇斗妍,花香扑鼻引来彩蝶翩翩起舞,令人陶醉。近年来,沟内游人逐渐增多,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虽然我们来时就确定在班禅沟附近的蒙古包下榻,但因到来后,天色很晚,早早就寝。而后不停地奔波往返于那拉提之间,故而白天也未能很好地留意观察这里的美丽景色。

  晚八时余,我们返回后即开始晚餐,吃着羊肉汤面,就着白面囊和烤肉,很快就吃完了。天色也渐渐暗下来。我们招呼大家不要走远,并做好准备,等天黑下来举行篝火晚会。我们通过饭店的老板娘,与这片草场的承包人——一位蒙古牧民取得联系,并征得他的意见,同意我们举行篝火晚会。晚九时过后,夜幕降临,天色暗下来,几位男士赶紧把在山上拾到的一些枯树干从车上卸下来并架好,等着篝火晚会开始。约摸晚十时,天色完全暗下来,我们赶紧点燃篝火,并召集大家绕着篝火围成一个大圈。老赵的女儿——赵芬莹、赵芬薇二人最为活跃,一时被大家推举为篝火晚会的临时主持人。我则配合这两位美女主持,做着游戏。在临时主持人的主持下,我们不时变换着游戏内容,一会儿听着主持人的发令,大家分别按三、五、七组成小团队;一会儿又围着篝火跳着欢快的舞蹈。没有遵守规则的人则走出来,当众表演节目,或唱歌、或跳舞,一时显得热闹异常。我和主持人也未能幸免,也当着大家的面唱了几首歌,表演了几个舞蹈。大家热烈的掌声不时响起,给这片原本平静的古老草场增添了几分热烈的气氛。

微信图片_20180920182813_meitu_5.jpg

  随着篝火的熊熊燃起,映红了我们跟前的几个蒙古包。附近几个蒙古包的游人们,也被这热闹场面吸引,有的走过来看热闹,有的则主动加入到我们的队伍里来,和我们一起同歌共舞,欢乐今宵。最后高潮处,不仅主持人邀请公司领导和大家一起跳起维吾尔族舞蹈,就连饭店的老板娘,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也加入到欢乐的人群里,欢快地跳起来。欢快的篝火晚会也许是今天最热闹的活动,人们兴奋异常,久久不愿离去,直到24时,篝火慢慢熄灭下来,大家才渐渐离去回到各自的蒙古包里去。为安全起见,加之蒙古族牧民的提醒,几位男士赶紧提水将余火熄灭,速速回到蒙古包就寝。我和小乔一时还暂无睡意,就一边守候在蒙古包前,一边愉快地聊着天。山南海北的闲聊,却也觉得十分惬意。约摸又待了三十分钟,才回到蒙古包里睡觉。

  在班禅沟草场这里举行的篝火晚会,大大丰富了这次活动的内容,可以说是我们这一片风景区最热闹的景致了。虽然节目的组织有些仓促,显得美中不足,但还是给大家和当地的农牧民及附近住宿的旅游者们留下了难忘的深刻印象。可惜的一点小小遗憾是,当时大家都处于兴奋状态之中,没有顾得上安排人把这热闹的场面拍摄下来。

  四、登山

  紧紧张张的两天时间匆匆而过,大家总觉得还没有尽兴,但按原先预定的计划,是该返回库尔勒的日子了。因此今天的行程安排显得十分紧张。吃过早饭,不一会就十点钟了。大家分成三组,开始向班禅沟口对面的山上攀登。登山较快的是一帮二十来岁的正在上大学的青年人,他们很快就攀登到山半腰,就在那里逗留起来,不打算再往上面攀爬。那里野生芹菜很多,几个年轻人就采摘起芹菜来。我们几个年岁稍大一些的,则组成另一组登山。虽然没有那帮青年人快,可我们脚步不停,并不比他们慢多少。

  约摸四十分钟,我们也很快到达半山腰。还有一组则由四十岁左右的准妈妈们和中年妇女及十来岁的孩子们组成。临登山之前,我向他们做了简单的动员,鼓励他们说:要勇敢地往山上爬,山上面可以采到大蘑菇,咱们和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比一比,看谁爬得快,采的蘑菇多好不好?!几个孩子们一听,顿时来了勇气,不约而同地连连说好,接着就鼓足劲,往山顶攀去。别小看了这几个十来岁的孩子,经我们这么一股劲,爬起山来速度还真不慢,一会儿就超过了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而且登山的劲头仍然未减,捡蘑菇的兴致依然很高。我们也受到他们这些孩子的感染,爬起山来也不觉得累。和这些孩子们一起,我们仿佛也年轻了许多,我们时而陪着他们捡蘑菇,时而为她们拍照,登山的辛苦早就抛之脑后。最后,我们这一组中少年倒攀爬的最高最快,采的蘑菇也很多。登到比主峰稍低的那座山顶已经11:40时。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招呼着几个孩子,返回到那几个大哥哥大姐姐逗留的山腰处,与他们会聚后一起下山。

  下山之路是愉快的,怎么也比上山轻松,我们这二组人显得很利索,下山也很快。回到我们居住的蒙古包前,已是十二点一刻。又等了半个小时,我们看到最后一批人员的身影,他们已经下到山底。

微信图片_20180920185746_meitu_7.jpg

  五、返回库尔勒

  由于要赶路,饭店的老板娘早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抓紧给我们做抓饭。14时刚过一会儿,喷香的抓饭就好了,也许是因为大家登山的缘故,都有点饿了,大家胃口大开,饶有兴致地吃起来,很快,一大锅抓饭就所剩无几。大家略休息一阵,各自检查了一下行装后纷纷上车,向巩乃斯挥手致意,几位青年人面向大山高喊了几声:巩乃斯,再见了!随即启程开始向库尔勒返回。

  返回的行程还是很顺利的,车速和来时差不多。半小时后,我们的车来到路边一个养蜂处,司机向我们介绍说,这里的黑蜂蜜挺不错的,营养价值高,价格也比较实惠。于是停下车来,经与养蜂人协商,在现场专门摇了一桶蜂蜜,分别装瓶,每瓶50元,近30公斤蜂蜜一车人分购,很快就差不多购完。带着饮水瓶的,则由养蜂人分别现装了一点蜂蜜,让大家尝尝味道。虽然比在其他路边的蜂蜜要贵一点,但味道却很正宗地道。因购蜂蜜,耽搁了约半个小时,蜂蜜装好后,不敢怠慢,我们继续前行。

  到达达坂顶,驾驶员应几位摄影爱好者的要求,将车停在一开阔处,我也随之一起下车,用了大约五分钟时间自上而下,各自拍了几张达坂顶风景,九曲十八弯景观尽收眼底。站在山顶上,我们犹如在空中俯瞰山下一切,山谷、弯道、草地、蒙古包和散布的羊群一览无余,好不壮观。但据一起的一位有心人说,他们曾从沟底开始数过,数到半山腰时,已经不止36道弯了。我们问他到底有多少道弯,他说后来就来不及数了。大家哈哈一笑继续前行。一路上,我们和一帮青年人不时唱着歌,车上充满欢乐的气氛,完全没有了旅途的疲劳。

  又行走约二个半小时,后面几部车反而超过我们,在一处溪流边停下,招呼大家略作停留,吃了几个西瓜解渴祛乏。而后,我们仍打头阵驱车前行。快到巴仑台时,汽车存油不多,驾驶员忙将车开到加油站加油。正在这时,哔哔啪啪下起雨来,顿时凉爽了许多。车从加油站出来,开到巴仑台镇口处一座大桥那儿时,只见北面的雨还淅淅沥沥下着,南面则道路干涸,不见雨点,气温也变得高了起来。巴伦台俨然就像是气候分界处一样,南北天气变化在这里十分明显。因为雨水多,从这里往北,山上面都可见绿色;而往南,山上面则裸露着,几乎没有什么植被。我们照正常速度行驶着,晚九时三十分终于到达库尔勒。

  一路平安,大家如释重负,下车后相互道别,各回各家,相约明年的七月再组队观光旅游。回到家中,我感慨良多,觉得两天的行程过得飞快,游兴未尽。似乎刚刚才领略到一点那拉提草原和巩乃斯林场的风光就匆匆结束了。而库尔勒的炎热,让我们仍然很怀念在巩乃斯和那拉提逗留的短暂时光,不知何时还能有机会再去游览。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