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太行山、长于大山里,感觉已经十分熟悉太行山了。一个周六与朋友一道来到位于冀南内丘县西部的山区,在接触中对太行山有了新的认识,对那山、那树、那人有了深切地感悟,心中有一些震撼,常常回味……


  一

  我们驱车出邢台市区沿邢和公路一路西行,这条路是晋煤东输的要道,来来往往的拉煤车辆总吸引着我们的目光。然而,当行进张果老山景区后,随着道路的坡度加大,放眼向车窗外望去,满目苍翠,挂满枝头的红柿子迎风摇曳,像是向我们招手致意;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虽然叫不上树名,但随风发出的沙沙声,像是为我们的到来歌唱;山坡上不时有孩童在嬉戏玩耍,像是欢迎我们,这时,我手握相机的手,下意识地按下快门,记录下他们顽皮、充满童真和乐趣的镜头。

  行至野门沟水库景区往北拐,进入平涉线,前行10多分钟进入内丘县境内,不一会儿到了朋友的办公地点,寒暄几句后,在一位同学的带领下,我们直奔寒山景区。进入景区,打开车窗,移步异景,满山红叶,层林尽染,疑似进入了北京的香山。山峰上、沟壑里、梯田边、路沿下,一簇簇红叶,若丝绸、似画卷,美轮美奂,竞相展现,宛若进入仙境,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我说:“我们那里与这里同属于一个山脉,为何从小到大,从没见过红叶?”朋友解释说:“红叶要在一定海拔上才能生长,只能说明你们那里的山低呀。”“无限风光在险峰,领教了。”我若有所思地说,但心里并不服气。车越往前行,红叶越多,景致越美,熟悉的和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树木遍布山间,经霜染色,黄的似金,红的胜火,绿的如翠,把千百种色彩依次展现在我们面前,抬眼望去,到处是金灿灿、红彤彤、绿油油的景色。我的疑虑顿消,不由得发自肺腑大感叹:这里真美呀!

  不知不觉间,车已行驶一个小时,前方的路好像并没有要止住的迹象,但由于我们还要参观苹果园,只得作罢,留些念想,下次再来。

  二

  说是苹果园,其实是进入了富岗山庄。这里是苹果的世界、果农的乐园。不管是站在公路上,还是屋顶上、山坡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挂满枝头的苹果,在向你招手致意。朋友介绍:“富岗苹果是在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李保国、胡小松等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根据富岗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历经数百次实验培育出的。并全面实施、严格执行不用有害农药、不用化肥为核心的128道工序,是2008北京奥运会首选果品。”“吹牛,是吗?”“不信你到果园尝尝便知。”

T2fbPcXkRXXXXXXXXX_!!337959229.jpg  走进果园,第一次体会到苹果碰头的感觉。即便是低着头、哈着腰、小心翼翼地行进,免不了脑袋时不时地与红彤彤的苹果亲密接触,只怨自己个头太高、苹果太喜欢观光的人们,总让我们的头感受到他的硕大、果农的喜悦。我顺势爬上一颗棵树上,挑拣着个大的苹果,递给树下的朋友,也回想起儿时在老家摘苹果的情景。那时苹果园很少,也都是村集体的,看管很严,我们在拾柴时忍不住会偷偷地摘几个苹果,藏在篮子下面,上边再放上柴火,遇到路口检查的,匆匆而过。到家后,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赶紧分享胜利的果实,但也不敢出声,生怕让父母知道了挨打。偷偷地笑着,悄悄地吃着,别提那苹果有多香了,吃完了会把嘴巴再砸吧几下。遇到摘苹果时,我们总是自告奋勇帮大人,其实图的是能光明正大的、美美地吃个饱,过把吃苹果瘾。因为摘时,虽不能给家拿苹果,但可以随便吃的。在采摘时我们见到好的苹果,忍不住狼吞虎咽的,把肚子吃得饱饱的。回到家,我们几个常常上吐下泻好几天。但到第二年,没记性,照样吃,照样吐泻。

  我们每人自摘了两箱苹果,充分体验了劳动的乐趣。朋友说:“每年的这天,也就是霜降后的第二天,是富岗山庄的苹果开摘节,标志着苹果开始收获,欢迎你们明年再来乐乐!”

  三

  在采摘苹果过程中,果农夫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憨厚、朴实的品格,使我至今难忘。到了果园,他们一直劝我们吃苹果;摘了有斑点的苹果,他们总是轻轻地放到一边;装箱时,他们说:“让俺装吧,你们装得少。”当问起他们收成时,他们说:“还可以,富岗品牌已经打出去了,不愁销路,每年能收入三、四万呢,但就是管理费时,程序多、劳人。”“大都销往哪里?”“全国各地都有,有的还销往国外呢。有的一个苹果能卖50元,更好的卖到100多元呢。”看着他们自豪的回答,我们也为他们高兴,为他们祝福。他们一直送到我们公路边,并随手摘了四、五个北瓜放到我们车上,让回家吃。多好的果农呀,我心里由衷地说。

  滋我养我太行,魂牵梦绕的太行。熟悉的山水,新鲜的感受;熟悉的脸庞,幸福的笑容;熟悉的果木,致富的桥梁;熟悉的风土,别样的景致。

  啊!那山、那树、那人。


      (图片来自网络)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