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0一二,我有幸参与了由商界组织的“华东五市”旅游团,游览了闻名中外的杭州西湖,感触多多,回来后写了三篇随感文章,今录一篇,以飨读者。
我上初中时,就读过由“古吴墨浪子”搜辑的《西湖佳话》十六篇,就知道在南宋时就确立的西湖十景为:苏堤春光,曲径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三潭印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双峰插云,南屏晚钟,雷锋夕照,而对我感触最大的是苏堤,不光是观赏它的风光,更重要的是,它使我想起了领导人们筑堤的苏学士。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公元1079年调任杭州通判。上任后就领导人们在西湖筑堤。据说他被贬到杭州后,他弟弟苏辙就写信奉劝他:“北方来人休问讯,西湖水好莫吟诗”。意思是劝他不要妄议朝廷之事,不要随便写诗,遭人猜忌,招惹祸端。可才华横溢,刚正不阿的苏学士,哪能按耐得住,不久就写了六首题西湖诗。最著名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篇。据说他后来写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人说他是暗讽当朝宰相王安石!所以王安石写了一首《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互不相让,针锋相对!后因李定等人以故意曲解,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若不是宋太祖赵匡胤曾定过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想来在劫难逃!出狱后,他心灰意冷,郁郁不发,每日寄情于山水,寻求心灵上的解脱。先后写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佳作。
后来,62岁的苏东坡被贬到琼州(今海南),但他凭借“当下即是”的一种思想境界,尽管身处逆境,仍然超然人生。海南当时是尚未开化的荒原之地,对他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仍然能淡然处之。写诗曰:“天若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化作舆地志,海南才是真吾乡”。于是他便着手办学,劝当地人耕耘戒赌,并让黎民挖井放水,采摘草药治病,发展农牧渔。他走遍海南山山水水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有一次他遇见一位女子口嚼槟榔,手提竹篮给丈夫送饭,开口吟道:“头发蓬松口乌乌,天天送饭于田夫。”妇女当即接曰:“是非皆因多开口,记得君王贬尔乎?”由此可见,他是与民同乐的。
追昔抚今,使我浮想联翩。如若苏学士生在今天,他不会三贬异地,落魄海南,他不会感叹“人生如梦”“高处不胜寒”,他一定会写出更美的诗词照人间!如果伯牙子期还在,不仅仅志在流水,志在高山。如果诗人李白还在,一定会写出比崔颢更美的诗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时代造英贤。如果苏东坡灵魂尚在,你再到西湖看看,万丈高楼平地起,五光十色百花艳,水上龙舟,倩男靓女,络绎不断。到夜晚,电灯星罗棋布,与湖底相映成趣,无数个西子美女,笑语声欢!西湖,她不仅是中华的天堂,更是世界的乐园。你再到海南看一看,它不再是荒滩僻野,它已是世界的乐园,环形公路,铁路纵横交错,楼堂观所,美不胜言!每天有无数海外游客到此游览……你的梦想,你的壮志,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才能实现!最后还用你的题西湖诗作为缅怀的结尾吧!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