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晴,骑行的第五天,沿着310国道继续前行。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精神爽快,感觉很好。我们在一座很长的还未通行的桥上即兴练了练太極拳,感觉体力很充沛。自行车后架上的小红旗在朝阳里迎风招展,“陈鑫太极拳西藏行”特别的醒目。

  骑行以来,除了头一天下午在巩义市境内的丘陵大坡路段,意想不到的领教了一个下马威外,这几天的路程虽然也都是山路,但骑行的很顺利。应该说,我们藏地骑行的兴奋期和适应期已经基本上度过了。预估了一下,光单程到拉萨的骑行路程还有九成多,任重而道远,千里足下出。接下来的是,在漫漫征途中考验我们俩人身体的耐力和意志力。努力!加油!

1536250857349676.jpg      出了陜州,就基本都是平路和下坡路了,心情越发的爽快。约中午时分,很轻松的骑到了位于灵宝市北15公里的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始建于西周,是古代长安和洛阳之间的咽喉要塞。《辞海》中有言:“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历史上“五纵攻秦”、“楚汉争关”和“西原大战”,以及现代抗日战争时的函谷关战役,守关者都是凭借函谷关的险要易守,而取得整个战役的最终胜利。函谷关的历史文化很厚重,“公孙白马”“鸡鸣狗盗”“紫气东来”等历史典故发生在此。更有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骑牛西去途径此地時,著述的《道德经》,留下洋洋五千言,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传世经典。

1536251167575162.jpgDSC_0256_meitu_1.jpg       

  作为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爱好者,来到函谷关是一定要停下来,感受一番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我们骑着车沿着外围转了一大圈,找了个树荫坐下休息。静心的在荒野之上寻觅,凝视着这里的山山水水,幻想着将深厚的历史积淀激活,观摩从无极到太极的生成。诚敬的在灵谷圣地仰望,聆听着这里的一草一木,遵循着按自然的春生夏长的规律,领会从练形到炼心的变化。那尊高大的老子铜像,矗立在骄阳下反射着耀眼的光,铜像生成的热晕,恍如仙境一般,让人的感觉虚无缥缈,就好像那段远古的传奇再现。师弟虎成轻声的讲述着,老子骑牛西去路过函谷关时,与到关令尹喜,留下《道德经》的故事。现在刚修的湖边,一头石雕的青牛,扭着脖子远远地望着它的主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在郑州时常听师弟和师妹解析《道德经》,因我年龄大脑子笨什么也记不住,只好是糊糊涂涂浑浑穆穆的,持之以恒的练拳体悟,蓄养身心。老子哲学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

1536251378232543.jpg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道是混沌元气,内含阴阳,太极从中演化而出。《陈鑫太极拳图说》提出,太极拳则是载道之艺。由无极而生,是生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式。又结合五行学说,融入经络吐纳。要求习拳者形以规矩,炼心者意以内守。把人之血气,配以道义,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培养出正气,练出浩然之气。心主气理,存克去罔。招式转化随机而动,自然而然,太极原像存乎体内,随形运而不露。我们研修太极拳,必须如此方有可能触摸升堂入室之门坎。

  “老子在此留下五千言《道德经》后,就没有了踪影。他会去向哪里呢?”虎成若有所思的问话声,把我的视线引向了气势雄伟高高耸立在峡谷关口的关楼。

  函谷关关楼外的峡谷,蜿蜒15公里之多。两边峭壁险峻陡立,沟壑蜿蜒狭长,可谓“车不方轨,马不并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这里据关抗战痛击日寇,消灭了日军一支王牌劲旅,还击毙了一个日军少佐和一個将军,阻断了日本侵略者进犯西安的计划。

1536251044170018.jpg      

  2012年我陪同陈氏太极拳国际联盟的近百名外国拳友来此参观,关楼墻壁上有一块儿宣传板报,上面详细的记载了那一次阻击战。当导游要介绍内容时,有点儿面带为难的问:“要不要翻译?”联盟主席陈沛山说:“翻译!一定要按原意翻译!要让日本的朋友们了解了解,日本军队当年侵略中国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导游便把墙上的内容照实的翻译讲解了一遍,几十个日本朋友和大家一起,静静的听完了那次的中日函谷关之战。

  在函谷关停的时间长了点儿,飢肠辘辘的骑行到灵宝市城边时就过午了。我们早餐和午饭一起解决,在路边的大棚下面,吃些红豆稀饭和包子补充一下能量。在骑行途中休息的间隙,捋两把崖壁上洋槐枝头的槐花,既解渴也添些情趣。

1536251617559757.jpg      出了河南进入陕西,日已落山,从三省交界处的风陵渡黄河桥前骑过,我们马不停蹄,天全黑了才赶到了潼关古城山下。若按照里程和前几天的惯例,就找地方住下了。可是今天不行,沛林已经电告潼关的朋友在等我们,一路上的电话都好多遍了,所以要继续骑行到山顶上的潼关县城。

  望着模糊的直陡陡的山影,看不清有多高,肯定是要盘山才能上去。我们稍做休息后,在黑暗中开始爬山。

  头两公里的坡很长但没有那么陡,心里想还行,用一个小时拿下看来没问题。随着山路向上,坡度越来越陡,我俩的体力也越来越跟不上了。带的水全部喝完了,一会儿一休息也不行,可以说是汗如雨浇,浑身湿透,用上一步一喘的爬行都不过分,黑暗的夜色遮掩不住两个人的狼狈相。上山的载重大卡车,歇斯底里的吼叫着从我们身后爬上来,恨不得把整个引擎都给吼爆了,那20多个轮胎碾压地面的声音让人心惊胆颤。下山的载重大卡车则像一列失控的列车,呼啸着带着风从我们身边冲下山去,那卡车闪着刺眼的灯光让人胆战心惊。

1536251754306644.jpg

  还有大卡车过去以后,突然的黑暗会让人短暂的什么也看不见,我们带的强光手电和自行车专用灯,就像茫茫夜色里的萤火虫,基本起不到照明作用。我们只好闭上眼睛盲目的左右摇晃着车把向上骑,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小心翼翼,如临深渊。虎成不停的在后边喊:“师兄靠边儿!有车!”我也不住的喊:“再加把劲儿!快到了!”这情形,往好的说如同在练太极拳,情况不明,心稳意灵,左顾右盼,如履薄冰。往差点说简直就是盲人骑瞎马,完全是在碰运气冒大险。

  山半腰的一个房子亮着灯,象是小卖部,有几个人坐在门前。夜太黑看不清,这里应该是个村子,我俩下车推着过去。

  “老乡!有开水吗?”虎成问。

  几个人相互看着不吭声,从屋里出来一个人打量着我们:“有!你们是从那里骑过来的?”说话的应该是店主人。他回到屋里提出来暖水瓶,一面让我们倒水,一面说:“从郑州骑到西藏太不容易了!你们带东西也太多了!你们真了不起!”

1536318481886282.jpg  我们顾不上回答,把开水倒在杯盖上吹得不烧嘴,连着喝了几口水后,身体上的感觉好一些,便给店主人和大家伙儿鞠躬道谢:“谢谢了!谢谢了!真没想到老潼关的山这么陡,

  蹬不完的大坡!不知还有多远呀?”。

  “还早呢!这才一半儿啦!”

  我们付钱,店主人不要。就一再连声感谢着,推起车子又向黑暗中走去。背后传来了一句话:“退休了不呆在家里好好享福,跑这么远来出这憨力气,图啥哩!”我们没有回答,默默的骑上车子使劲儿的朝山上蹬去。这是我们的藏地骑行中听到的唯一的一句泄气话。

  记不清又爬了多少坡,又拐了多少拐,又休息了多少次,又有多少辆大卡车呼啸上下。当我俩一点儿力气也没了,一米的路也很难蹬出去的时候,前方奇迹般的出现了霓虹彩光。我们鼓起精神,用尽全力骑了过去。

  从山下到山顶只有短短的7公里,我们艰难的蹬了两个多小时。我们坚持住了,我们终于冲出了黑暗,我们胜利了!尽管夜色里只有我们俩人,我们心里也是非常的激动,激动的有点儿想掉泪。我们在“潼关人民欢迎您”的灯牌前自拍留影,记下了这次难忘的古潼关盘山夜战。

  1536318611569138.jpg晚上10点多,在潼关县城和沛林局长的朋友会面后,我们也顾不得累的那稀里哗啦的样子了,逮着饭店已经放凉的红豆汤,每人一气儿喝了四大碗,吃点儿包子和饼就休息了。

  第二天查看自行车码表记录,昨天骑行竟达到了145公里。不是我们惊讶,这个数字在骑行圈子里也根本算不上什么。可是如果加上50公斤的装备,如同带着一个百斤重的人在骑,还包括潼关古城的盘山公路,这个公里数可能就不是一般人能拿得下来的啦!说到这儿,虎成和我都有点挺自豪的感觉。而且昨天一身的困乏一觉醒来也没有了,看来我们这几天的苦是没有白吃,身体上和心理上都适应的差不多了。 

  半晌时,朋友热情的带我们吃“水盆羊肉”,陕西名小吃,以前没吃过也没听说过,不过那味道那口感那吃法,绝对不在“羊肉泡馍”之下。

  出了潼关县城,一路的平路和缓下坡,很轻松的骑过华山县到了华阴市的华山镇。继续往西的路虽然有坡,但对骑行没有多大的影响,在少华山景区里停了一会儿。天突然变得阴云密布,我们快马加鞭,一路狂奔,在大风夹着雨点儿砸湿地面以前,很幸运的赶到了华县。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