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到西沟村采风或做客,这句话就会不失时机的干扰过来。总觉得在这名不见经传的太行一隅之地里,范仲淹当年是站在这里吟哦高歌的。因为西沟山水太壮美了。巍峨的高山,缠绵的流水,葱茏的植被,加上幻化不定的云雾。给人的感觉是,画有一种,景却千变。
  西沟的山自成一家,不同于别处。南北高山,说陡不甚陡,说缓不甚缓。总之,介于起伏和缓之间,山一半是坡,一半是崖。坡缓而崖陡。而村庄则正好位于南山山阴之下,村后,嶂岩直立,和缓坡一起,巍然仰卧。虽然,西沟处于两峰之间的山阴之地,然村东坡缓,村庄卧南坡而东向,实为采阳之佳地。倘若,在西沟村住上一宿,清晨,第一缕光线会准时的射到你屋宇的角落;晚上仰望苍穹,群星闪烁,  月光皎洁……。总之,并没有一般位于两峰之间村庄给人阴仄狭隘之晦暗感觉,反而清爽宜人,即无空旷寂寞之感,也无局促不安之态。两山之间,不宽不窄,面向而立,遥向呼应。使得村庄如手捧仙果,口含至宝。西沟处山谷而能沐浴骄阳,于是有科技工作者认为,这和西沟村独特的地理特征,正好切合的太阳等天体运行的轨迹有莫大的关系,所谓“天人合一”在这里得到了完美再现。
  西沟的山壮美,巍峨不乏慈祥,陡峭不乏和善。然而西沟的水更绝,从进村的小路开始,路旁的小溪便成为引你进村的向导。小溪清澈,叮咚做响,时而聚为一潭碧波,仿佛大块翡翠,晶莹剔透。时而急促,穿桥过路,有如儿歌,轻盈活泼,天真可爱,,又如琴弦,丝丝入耳,袅袅动听,加上路旁丛林遮掩,若隐若现,这时你会想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的描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其树,其水,其石,其景……不仅貌像,而且神似。喝上溪水一口,甘甜清冽,神清气爽。在这里只有畅游的快哉,根本没有柳宗元的“凄神寒骨”的沮丧。因为,这就是西沟水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小溪一年四季,昼夜不息,缓缓流淌。循溪水而上,就来到了古朴典雅的深街古巷。村中有石拱桥一座,溪水从桥下汩汩流淌。使人联想到马致远在《秋思》中写到“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桥为半圆行,桥面平缓,而两头的房屋蓝瓦起脊,墙角笔直。在这里我们又联想到了几何学上的线条美来。三角形,弧形,直角形互相交错搭配,再加上早晚时升腾在人家屋顶上的圆柱形袅袅炊烟,以及金黄太阳起落时留在山尖那一抹圆形轮廓。就凭这一点,你绝对能想象到,西沟村与周围环境相映衬造就的线条美是何等令人拍手叫绝。
  走进西沟,移步换景,呈现在你面前的,俨然是一座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