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它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转向对精神文明的发展。很多朋友在业余时间喜欢收藏些字画,或者干脆自己动手临摹几笔。这都是文化修养的提高,精神水平的升华。也有一些朋友虽然慢慢的产生了兴趣,可对书法过程还不是太了解,对楷隶草篆也不大能分得清楚。我抽时间简单的查了些资料,想尽可能的让朋友们在简短的时间里对书法的演变过程有个初步的了解。
  汉字自有历史记载起,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是我们所见最早的文字,它象形,象意的“图画性”比较强,并且尚未定型,字的长短,大小,正反都不是很规范,但已经逐步的成熟了。甲骨文质朴古雅,很有自己的特色,整体也比较活泼自由,不像后世书法那么法度严谨。不同时代,不同书(刻)家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或粗犷,或紧密,或草率,不一而论。自商朝起,盛行于两周的是金文,也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指古代铸(刻)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商代铭文和甲骨文很相似,且字数很少,很少有几十字的长铭文。慢慢的到了周代,字数显著增多,最长的铭文达数百字,且字体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比甲骨文更规范化和符号化,但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一部分字画的增减,偏旁部首安放的位置,还比较随意。周初的金文盛行波捺,笔画粗肥出锋,后期波捺减少或消失,多用粗细等均,首尾不露锋芒的“玉著”(玉做的筷子)线条。周代金文鼎盛时期,有凝练厚重,雄奇挺拔的《大盂鼎》。有圆润工整,柔和健美的《静簋》,有质朴端方的《大克鼎》,风格多样,反映了当时文化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造诣。
  商代的文字主要是占卜用的龟甲兽骨,周代的文字主要见于“吉金”(古以祭祀为吉礼,故称铜铸之祭器为吉金),到了战国,就写在了竹帛,金石,泉布(古代货币),印玺等多种物品上,而且字体也比较复杂,风格不一,统称为战国文字。这里面艺术性最高,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石鼓文了。战国时期秦国的石鼓共有十个,每个上面刻有一首四言诗,主要内容是歌颂田原之美和游猎之盛,但由于时间的原因,大多字迹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现在能见到的石鼓文帖,是据宋代的拓本翻印的。石鼓文的字体是周代金文到秦代小篆的过渡。有人曾说:“石鼓文乃千古篆法之祖”。足见当时石鼓文对篆书的影响之大,清代以篆书为主的邓石如,吴昌硕等,都颇着力于石鼓文。
  石鼓文后便是篆书了,先是周宣王的史官叫籀的人写来教儿童识字的十五篇文字,后人称“史籀大篆”,但早已佚亡,再加上相对大篆字体比较繁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等人制定了标准官方字体,就是小篆。小篆完全出自于“史籀大篆”,是它的延续,属于纯线条化的字体,它的笔画无论横竖,都是粗细等均的线条。讲究均匀对称,藏头护尾,不露锋芒,整体环抱紧密,多有团聚内向的精神,少数字还有着保留有象形,象意的特点。小篆的章法平正划一,每个字大小一样,排列方正,横竖成行(草篆例外),很能给人以整齐美。所以尽管它在中国历史上作为官方字体只有短暂的十几年,但对书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俗话说的“正草隶篆”基本上这个篆字就指小篆(广义的篆字包括古文字时代所有的字体)。
  直到现在,小篆仍然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所喜爱,我有幸收藏了一幅我省著名的书法家李洪太老师的小篆唐诗,意境优美,字体圆润,朋友们看了都赞不绝口。我的好友胡春杰也对篆字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书法体正势圆,美观匀称,首尾呼应,是不可多得的佳品。小篆也是古文字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小篆,这是古文字时代的一个发展过程。再往后,隶书,草书,正楷,行书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