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即东汉建安十三年,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发生在我的故乡。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其战争规模、激烈程度、影响深远,远远超过官渡之战和猇亭之战。如今,1810年过去了,鏖战的硝烟已经远逝,而赤壁至今仍然屹立于长江岸边,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览怀古的国家4A级风景区和一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其留下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诸多故事,也让人回味无穷。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故的赤壁历史名人冯金平先生,经常在县城讲课。讲授赤壁的前身“蒲圻”的由来、城区“莼川”的来历、“赤壁”二字的典故,分析赤壁之战。他还和文物工作者在赤壁山下的土层中,发掘出沉船上的铁环、铁钉及东汉铜镜等大量文物。可以说,冯金平老先生在系统研究赤壁历史,论证赤壁之战发生在“蒲圻”,考证茶马古道的源头,培养、发现人才,促进赤壁文学发展,乃至“蒲圻”更名为“赤壁”诸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或许是有一位姑妈搬迁到离赤壁镇1公里左右的柳山湖吴家门,和另一位姓鲍的亲戚住在往赤壁镇必经的易家堤的缘故,我小时候就去过赤壁古战场。每次去吴家门和易家堤这两个地方做客,表哥、表弟们,也都会带我去赤壁古战场转转。

        那个时候的赤壁镇,仅一条当作街道的公路。往前快走到原赤壁区公所时,拐进一个巷子,是一条土路,两边都是水域。右边的水域有庞统桥和回廊连接,水中有一口井,叫“庞统井”。沿土路直走上台阶,是一座草书“赤壁古风”四字的牌楼,建于1975年。穿过牌楼,有一棵世间罕有的雌雄共体银杏树,躯干粗大,枝繁叶茂,如一把巨大的绿伞,树上长着倒垂的瘤,形象各异,似虎如龙。据说,为庞统先生亲手栽种。如此说来,这棵被称为“活化石”“白果树”的银杏树,也有1810年的历史,见证了当年赤壁之战的全过程,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树”。

        古银杏的前方,是依金峦山而建的凤雏庵,即庞统先生当年的隐居地。凤雏庵建于1846年,白墙青瓦、古朴素雅,原为九重大殿,今仅存最上一间。正殿供奉凤雏先生全身塑像,神龛两侧有对联一副:“造物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室;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许三分。”对庞统早逝深表婉惜。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三国名士。当年徐庶向刘备举荐,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伏龙,即卧龙诸葛孔明,也就是诸葛亮。相传当年庞统在此利用蒋干传书,巧献连环计,才使曹军战船连接在一起,立下了不朽战功。

        返回到原赤壁区公所,沿着前行公路右拐到粮站直走,便是南屏山上的武侯宫,即著名的”拜风台”,相传是诸葛亮祭东风时的七星台遗址。当年冬季,诸葛亮在此祭出春季才有的东南风,辅助周瑜实现了连环计。那时,里面陈列着出土的赤壁之战兵器等文物。上完台阶的左侧,是1979年建成的文物陈列馆。陈列着赤壁出土文物 1000余件,有刀、枪、剑、戟、镞、戈、带钩及东吴铜币(“大钱当千”“大泉五百”“大泉当百”),并有东汉铜镜和“剪轮五铢”钱及大量东汉、三国时的陶器等。右侧“东风阁”于1975年建造,供游人歇憩。后来,左侧建了一个回廊,叫“赤壁碑廊”,陈列着二十五块大理石碑,上刻有李白等历代名家咏叹赤壁之战的诗词歌赋。其中一块长4.7米、高1.5米的黑色大理石碑,碑文书法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手迹,内容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记得1985年6月上旬的第二届赤壁诗会召开期间,我随作协湖北分会主席骆文到此游览,骆文主席还留下了墨宝。

        上武侯宫的公路对面,是售票处。旁边,是一个照相的铁皮屋,主人叫刘金城,他后来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刘烈冰。这是一个十分开朗的人,喜欢交结朋友,一手二胡拉的不错,还会看相。自从认识他后,我每次到赤壁古战场,他都给我拍照,留我吃饭。刘金城脑筋比较灵活,点子多。为增加亮点,他买了一匹马,引得顾客趋之若鹜。现在,景区开设了跑马场,既可让游客享受驰聘疆场的乐趣,还可拍照留念。由此看来,刘金城的思维超前,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我在武汉工作时,给他大女儿买过一套积木。他女儿不记得我的名字,但提起“买积木的叔叔”,印象特别深。多年后,刘金城叫我去赤壁城区找他女儿,他女儿一脸的笑容:“哦,你就是那个‘买积木的叔叔’,我记得你。”2008年,刘金城在他妻子去世后,准备到海南闯天下,还在我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后来,他自己租了房,据他说还到海口五公祠给人看过相,但终因无法融入,回了赤壁。2014年11月9日,我与家人到赤壁古战场游览,本想抽空去看看他,发现旁边有照相的赤壁镇本地人,我便向其打听。那人看了看我:“你认识刘金城?”我回答说:“是啊。我在海南工作,好几年没有与他联系了,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怎么样。”那人的一句话,让我如陷冰窟:“他已经到马克思那里报到好几年了。”

        当时,我去那里,还因为我的新店老乡、新店中学低一届的校友熊道俊,在区公所担任团委书记。熊道俊的书法很有造诣,一手钢笔字令人叫绝。2000年我回湖北编辑《湖北旅游指南》时,恰逢熊道俊从黄龙镇调到副县级的黄盖湖农场担任一把手。我不仅在书中收录了“三国赤壁”,还将他在黄龙修建的“陆逊营寨”和上任后规划建设的黄盖湖,作为景点推介。另外,我在那里还有一个兄弟,叫李延安。李延安当时是赤壁镇小的老师,后来调到车埠镇中。他结婚的时候,我大喊“保卫延安”为他挡酒,结果把自己喝趴了。他爱人郑洁与他同在车埠镇中教书。郑洁假期到武汉大学进修,把女儿也带了过去。李延安叫我陪郑洁和他女儿去武汉动物园逛逛,一进园门口,照相的就跑了过来:“给你们一家三口照个相作为纪念吧。”郑洁有些不好意思:“我们不是一家人。”估计,那招揽生意的照相人,会在心里嘀咕:“什么不是一家人?舍不得花钱就是,只不过是想找个借口骗我罢了。”李延安现在赤壁城区买了房,我每次回赤壁,都会与他喝上几杯。即便是深更半夜,也得出来与他把酒言欢。不然,他会把我的手机一直打到没有电为止。

        刘金城的照相屋旁边,是依路建的一栋明一实二层的房子,属于景区所有。上面一层的商店,比公路要高一些,好像有几级台阶,里面买一些日杂百货和纪念品。下面一层,居住的基本是景区工作人员,另有数量极少的客房。房门面向长江,用现在的话说,是江景客房。带我进银河悦读中文网前身的江山文学网“新雀之巢”社团主编老树,说他到湖北接兵时,曾在赤壁古战场住过。我对照他坐在椅子上的那张照片,发现他坐的地方,就是商店旁的公路。

        走过商店,是一口水塘(现在叫子敬塘)。从塘坝左边的小路上到赤壁山顶,是赤壁大战时黄盖察看曹营的地方,后建为望江亭。相传黄盖在此见曹军水寨首尾相连,便决定用诈降计,火烧曹军。塘坝右边的大路,向左直通赤壁矶头的翼江亭和临江摩崖石刻,向右通往1994年建成的赤壁大战陈列馆。景区后来的售票处,设在此地。2005年,给母亲做完六十大寿,我包车带湖南的舅舅、舅妈,姨夫、姨妈到赤壁古战场游览。原以为我是本地人,在2001年出版的《湖北旅游指南》一书中免费为他们做过一整版的推介,又持有《海南日报》的证件可以优惠。不料,除给我一人打折半价外,其余的都是全价。

        1994年建成的赤壁大战陈列馆,位于赤壁山右侧的子龙滩,是我国第一个以古战史为主题的陈列馆。陈列馆中间圆形顶,雄居中央,涵盖三室,象征祖国团结统一,意喻分久必合。馆呈半独立状的三室,寓意赤壁战后的魏、蜀、吴三国鼎立;中间圆形顶仿周瑜的头盔所制,预示赤壁之战的总指挥是周瑜。外形象3艘游动的战船,平面看似太极八卦图,象征诸葛亮;整体看似风火轮,突出赤壁之战的以火攻为主。蜡像室中,人物蜡像演绎着赤壁大战中舌战群儒、苦肉计、连环计、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孔明祭风、二乔绣屏等系列故事。整个陈列馆通过内容丰富的壁画、模型、图表、文物、文史资料等展示了赤壁之战的战区概况和社会历史,再现了东汉末年的人文历史和当时三国赤壁鏖兵的壮观场面。里面的那些文物,是从”拜风台”旁的文物陈列馆移过来的。

        赤壁矶头崖上的翼江亭,视野极好,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对面洪湖的乌林。原为东吴大都督陆逊在此观察曹军动向,设立的观察哨和指挥所。亭两侧有赞颂孙权知人善用的一副楹联: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予布卮言兴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微。

        距翼江亭不远,是屹立在空旷赤壁矶头上的周瑜石雕像。雕像于1987年秋落成,高8.58米。其造型揉合了汉画像石刻、北魏石刻和现代建筑艺术的双重优点,写实结合写意。周瑜的战袍从正面看,东风吹来,战袍飘向西北与孔明设坛祭风的东南风向相吻合,将他那种雄姿英武表现的淋漓尽致;反面看,象一面石壁,和“赤壁”意合。

        顺着赤壁矶头陡峭的石级往下走,矶下怪石嶙峋,峭壁上镌刻着斗大的“赤壁”两字。相传是周瑜破曹后,一时兴起,挥剑在石上刻下,故此地称之为“周郎赤壁”,是赤壁现存最早的文化遗迹。南宋诗人谢枋得在《赤壁诗序》中说:“予从江夏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上有‘赤壁’二字,其北岸曰乌林,至今土人耕地,得箭簇长余尺,或得断枪折戟,其为周瑜破曹操兵处无疑。”明朝王奉偶过赤壁,题绝句两首于石上云:“赤壁横崖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天公已定三公势,可叹奸雄不自量。孟德雄心实啖吴,皇天未肯遂其图,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洪武已丑年(1385年),曹君亭坐船到赤壁,发现宋明石刻,也留下了墨迹:“此乃周瑜破孟德之赤壁也,子瞻与后人但知黄州赤壁……。”赤壁二字之上,有唐代道人吕洞宾刻的“鸾”字,为道教符号。传说,为古战场增添了浓郁的浪漫色彩,也丰富了三国文化的内涵。

        说来惭愧,由于长期漂泊异乡,我对家乡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成绩关注甚少,其建设和发展情况也了解的也不多。直到2014年11月9日和2015年10月29日,两次重游赤壁古战场,才得知景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11月,首届中华“赤壁砖茶杯”诗文大奖赛的颁奖活动在故乡举行。此次征文,我的散文《最是难忘故乡茶》获银奖。应邀回老家领奖时,恰好从重庆交通大学毕业的二女儿,考上了公务员,她想趁12月份到单位报到前到处走走。我便和爱人商议,带二女儿到湖北、湖南转转。小妹妹见我们回了赤壁,说政府招商引资6亿,重新打造了赤壁古战场,景区分为古赤壁遗址区和新景区二期工程两部分,增加了旅游接待服务处、三国文化娱乐区、场景实景演出区、三国古风商业区,旨在“赤壁再现三国,游客亲历战争”,让“赤壁旅游随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游客来赤壁解读中国”,很值得一看。我想知道赤壁古战场重建后模样,加之父母和爱人、二女儿从未去过,就听从了他们的安排。

        车进赤壁镇区,我惊诧地发现过去进镇区的路口,建设成了一个圆形的转盘。转盘中间,三根片形的柱子上,安放着一只三足的鼎,寓意三足鼎立。街道两旁,耸立着一溜的高压线杆子。汽车绕转盘半圈直行再向左不久,就看到一栋类似城楼的恢弘仿古建筑,上书“三国赤壁古战场”七个大字,是一位前国家领导人2007年到此视察时的亲笔题词。

        门票有点贵,150元一张。我们一行9人,父亲已年过70,可以免票;小妹妹的两个孩子年龄小,不需要买票;母亲1945年出生,不到70岁,理应买半票。但当年农村办身份证时,登记的人员不负责任,把我们家3个人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弄错了。母亲的年龄登记为1944年,整整大了一岁;二弟的女儿,也就是我的侄女,名字弄错了(直到现在都只能用那个弄错了的名字);我儿子的月份,提前了一个月。不过,也由于他们的错误,节省了母亲应该买半票的钱。

        门票上附有游览图,看到景区将金鸾、南屏、赤壁三座山全部囊括,建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园区,心中颇为感慨。小妹妹见状,嘿嘿一笑:“我所言不虚吧?景区现在增加的项目,吸引了世人的眼球,游客纷纷沓至,名气大得很。与你过去看到的赤壁古战场,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我们到得比较早,检票进入景区后,正赶上9点钟在神武台前的场景实景演出,即开城迎宾、周瑜练兵、刘备娶亲等节目。一支穿着周瑜、刘备、关羽、张飞征衣和三国时期战衣的士兵,合着此起彼伏的鼓声在操练,重现当年的战争场景,看得游客热血沸腾。巡演结束后,爱人和二女儿兴致勃勃地走到大鼓旁,装模作样地用鼓杵敲击。

        从进景区门左手的前方上台阶,穿过类似护城河的城墙拾级而上金鸾山,便是2层的钟鼓楼。再往前走,是供奉关羽的财神殿。关公除了“治病除灾、驱耶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还“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因其忠义,故被奉之为武财神。再沿台阶往山上走,阶梯右侧立着三十六块木牌,上刻诸葛先生的三十六计,为游客增添知识和智慧。

        沿阶梯下山,便是当年庞统先生隐居赤壁的凤雏庵。过去,我们一直关注那棵古银杏,忽略了旁边还有一株又称连环古藤的千年古藤。据说,庞统受连环古藤的启发,才想出破曹的连环计。近旁,是诸葛先生的八卦阵。

        穿过“赤壁古风”牌坊,经过荷花池,就进入了三国雕塑园。雕塑园其实是一座文化广场,采用现代塑木和塑石的工艺将三国一些流芳千古精彩故事一一再现。桃园三结义、周郎刻壁、煮酒论英雄、孙权将台、长坂坡、小乔初嫁、凤仪亭、吴王台等雕塑景观,显得气势恢宏、波澜壮阔。那小桥流水、奇石怪树,颇似温婉恬静的江南水乡,宛如一幅朴实素雅的图画。

        越过金鸾山,跨过忘情桥,就是南屏山上的拜风台和碑廊。只是,曾经陈列在这里和赤壁大战陈列馆的珍贵出土文物,大部分转存到了市博物馆。

        翻过南屏山,踏过子敬湖上的木板,便来到赤壁山。子敬湖旁边的“射箭台”是新增加的项目,爱人还拿着弓箭比划了一下。而赤壁大战陈列馆、周瑜石雕像、望江亭、翼江亭、“赤壁”摩岩石刻等,基本没有变化。景区为规范管理,只能在大门口进出,新增加的仿古建筑区、文化娱乐区与商业区里的诚一观、说书堂、编钟馆、跑马场、炮台、三国幽冥城、汉代民俗街、中军门、金城、草船借箭、赤壁塔、水上击靶、土城等项目,基本都在我们返回的路上。我个人认为,三国赤壁古战场的文化底蕴和看点,应该还是古赤壁遗址区。

        2015年10月29日下午,我随参加“著名作家写赤壁笔会”的作家们,再次游览了三国赤壁古战场。此次由于时间仓促,陪同我们的时任赤壁市文体广新局局长马景良,是从三国雕塑园的入口带我们进去的。游览的景点,仅古赤壁遗址区的拜风台、周瑜石雕像、翼江亭和“赤壁”摩岩石刻。不过,这次在赤壁驿馆品尝的“三国宴”,让大家大朵快颐。著名军旅诗人、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久辛大校感叹之余,当场赋诗颂扬。

        三国赤壁古战场,是岁月巨轮留下的碾痕。登临赤壁塔,远眺长江,极目楚天,发思古之幽情,有在现代和古代穿越的恢弘与刺激,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忧思和豪迈。纵观历史风云,走进历史深处思考,从现实中感受曾经的经验和智慧,不禁使人豪情激荡,重新点燃起壮心不已的烈火,为民族复兴续写精彩华章。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