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7月9日《海南日报》,三版头条《敢啃硬骨头的“向民”书记》上面的小标题“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向民村驻村第一书记柳洪建”,映入了我的眼帘。惊诧之余,不得不为柳洪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


  (一)

  认识柳洪建,是在2012年12月。当时,“2012年中国(海南)国际高尔夫旅游文化博览会――高尔夫旅游书画摄影作品展”即将在紫园·恩祥艺术馆开幕。这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海南省贸促会、海南国际商会与我们高尔夫旅游协会等众多部门及单位承办和协办的一项活动。为保质保量做好这项活动,省贸促会全力部署协调。

  我在此次活动中的任务,是负责媒体的接待和宣传。省贸促会派来协调我的,叫柳洪建。他个头不高,走起路来刚劲有力,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显得十分精干。一见面,就谦虚地介绍:“我叫柳洪建,你们叫我小柳就行。我已确定转业到贸促会,刚好有机会熟悉角色,请不吝赐教。”

  柳洪建是黑龙江佳木斯人,1980年出生,1999年入伍。从战士、学员、排长、副指导员、中队长、参谋,到2013年正式转业,他在解放军这个大熔炉里,锻炼了14个年头。因我们协会是海南国际商会的成员单位,又与省贸促会是合作关系,多次参加其举办的各项活动,也就经常与柳洪建照面。在贸促会工作仅两年半,他就被选派到白沙县元门乡向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二)

  向民村位于白沙县城牙叉镇南10公里,蕴含“民心所向”之意,村民大多为黎、苗族,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75年前,饱受国民党当局压迫的白沙黎族、苗族同胞,在黎族领袖王国兴等人的领导下,手持粉枪、弓箭、大刀、木棒,向驻扎在这里的国民党白沙县政府发起进攻,打响了白沙起义第一枪。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由于受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少等条件的制约,向民村的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到2015年,全村6个自然村240多户1000多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94户341人。

  向民村前,是一条蜿蜒曲折、静静流淌汇入松涛水库的元门河。站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柳洪建注视着这条千百年来默默滋养一方百姓,见证历史沧桑巨变的山间清流,暗暗下定决心:向民村是贫困的革命老区,洒满了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我一定要将这里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以党员标准和好干部标准要求自己,掌握村情民意,整合各方资源,围绕服务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群众,牢记责任任务、勇于奉献、敢于担当,深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努力做一个称职的驻村第一书记。

  从省政府机关到乡村,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工作对象,柳洪建心想,必须依托村“两委”,尽快熟悉农村基层工作的流程和方式方法,转换角色,融入村民之中,成为行家里手。村“两委”班子成员知道他不懂、也不会说海南话,纷纷为他充当翻译。他就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想,调研村情。

  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指导下,柳洪建结合向民村的实际情况,与村“两委”成员一起,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县委组织部提供的宣传资料、请乡政府干部到扶贫夜校用朴实的话语解读扶贫政策。利用村广播的优势,制作插播红歌的音频,由村小组组长每天早、中、晚负责播放半小时,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宣传的知晓度,探索与农民生活更贴近的宣传形式。并着手制定向民村“十三五扶贫规划”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经与县旅游局进行多次协调和论证,制定了“向民村旅游发展规划”,依托政府和其它渠道,脱贫致富。


  (三)

  柳洪建到向民村后遇到的第一件大事,是修复向民大桥。2014年“威马逊”台风过境时,洪水冲毁了向民村通向外面的唯一一座大桥和饮水管道,严重地影响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群众期盼修建大桥的呼声,伴着日渐不便的出行,越来越高。向民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向县、乡领导反映。经过不懈的努力,总投资1400万元的向民大桥及配套的二组主村路硬化、排水沟与附加修建的一座钢铁桥,于2015年8月开工建设,2016年12月竣工通车。

  与此同时,利用修复向民大桥的机会,柳洪建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经与海南省贸促会、县扶贫办等部门领导的多方协调,修建了总投资1830万元(含什龙水利修建2500米)的南伟水利工程;由省贸促会出资3。5万元,加固维修全村的饮水管道;投资72万元,解决新、老村美丽乡村入户通道硬化等配套基础设施问题;投资35万元,修建老村篮球场、文化室;投资100万元,完善向民一、二组入户通道硬化、排水沟;申请建设资金80万元,安装向民新、老村的一、二组太阳能路灯。今年,又计划投资1000多万元,解决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产业等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他还充分利用党和政府在扶贫、危房改造中对每家贫困户补助6。1万(国家补助4。1万危房改造款,贫困补助2万元)等利好政策,鼓励村民通过自身努力积累资金盖新房。仅二年多的时间,向民村人均年收入达到7560元,除1户1人没有脱贫外,大部分村民都搬进了新房,成为白沙县“美丽乡村”示范点。


  (四)

  在引进资金,千方百计解决向民村急需的饮水和水渠改造等切实问题时,柳洪建意外地发现,村民们却不怎么高兴,常常故意避开他讨论什么。

  凭着10多年的军旅生涯练就的洞察力和精准扶贫的高度责任感,柳洪建觉得其中必有隐情。通过调查,终于弄清了事情来龙去脉。

  2012年,省内某企业承包了向民村什龙田洋总面积300亩的土地,租期十年,准备发展大棚瓜菜种植。2015年1月以后,企业因多方原因中止了该土地项目的运营,并拖欠了农民两年地租,导致土地撂荒闲置。看着土地上的野草疯长,123户500余名拿不到土地租金,也失去了土地经营生产权的农民多次向政府反映,却得不到解决。这其中,有5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38户为特困定期救济对象;8户为五保户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及残疾家庭。为此,村民们躲着他商议,准备再次去政府上访,要回自己失去的土地。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农民失去土地不但使脱贫工作受影响,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农民没有土地,哪还是农民吗?2016年3月初,柳洪建前往县城,到县法律援助中心咨询全国法援律师,请求法律援助。

  在与村“两委”班子先后召开5次村民大会,入户160余次做思想工作680人次及各部门和法援律师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300亩土地终于依法收回。尔后,柳洪建与村“两委”引进企业对土地进行再次流转,发展仔姜、毛薯种植产业,引入资金240万元,盘活了土地,使农民重新得到了收益。

  此案调解结案,被列为白沙县“十大为民办实事”,省司法厅拍摄成“经典案例”进行宣传,并被国家司法部评为“十大法援经典案例”。柳洪建深深感到,脱贫攻坚绝不是政府干部的独角戏,有了群众的信任才能有所作为,离开群众的信任必将一事无成。


  (五)

  向民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橡胶,其他增加收入的渠道较少。担任向民村驻村第一书记后,柳洪建一直寻找为村民增收的途径,让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

  向民村一直有种植地瓜的传统,但仅限于屋前房后,田角地头,不成规模。“既然来村里当第一书记,让村子发展起来是我的第一要务。”于是,柳洪建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决定先让贫困户规模试种地瓜80多亩。为打消村民的顾虑,2016年10月,村“两委”与海口乐桦公司签订地瓜种植产销协议,按市场价格回收地瓜,保底收购价3元,确保农户的收益。有企业兜底,贫困户就有了积极性。协议签订后,有36户参与地瓜种植。其中,一组8户、二组9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户均种植面积2亩。接着,他又协调白沙电商办等部门,与农户对接,借助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和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方式,建立农村淘宝服务站,发展了30名微商,帮扶60户贫困户乃至全村农户开微店卖地瓜,把向民村的地瓜搬上了互联网“货架”,一举打通了销售渠道,销售额达到35万多元。

  2017年3月,备受消费者青睐的向民村甜糯地瓜开始被收购,至4月份完成,远销至黑龙江、广州、杭州等地,两个月共销售约80000斤,金额达32万余元。同年5月,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到白沙视察扶贫工作,对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地瓜一事赞不绝口。

  村民们看到自己种植的地瓜如此受欢迎,主动找到柳洪建和村“两委”干部,要求扩大种植规模。经商议,村里把规模扩大到150亩,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一村一品”,以产业基地带动农村主体经济转型。2018年4月,征得元门乡政府同意,他以乡政府的名义向博鳌亚洲论坛提供了100箱共1000斤的地瓜,供参会代表食用,并被指定为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优秀食材供应商,还颁发了证书。

  柳洪建清楚地知道,向民村增收的渠道依然狭窄。在省贸促会和白沙县、元门乡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指导下,他与村“两委”班子积极引导村民种植了47亩果蔗果,请技术专家对果蔗种植农户进行理论培训和技术指导。并组织企业到村里收购,为村民创造经济效益近28万元。还争取到了省贸促会6万元的前期产业发展资金,发展竹狸养殖产业。通过柳洪建与村“两委”班子的努力,2017年12月26日,海南省旅游饭店协会组织19家成员单位30余人到向民村开展旅游精准扶贫;现场招聘村民到企业工作,签订了10万斤毛薯和1万根黑甘蔗的采购意向,并对向民村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柳洪建透露,向民村还将规划采摘等休闲农业项目,进一步做大产业,造福百姓。


  (六)

  2017年4月,向民村的橡胶树患上了“两病”,出现大范围病变掉叶的情况。本来四月中旬就可以开割的橡胶,却要等到六月份才能开割。

  “两病”,即白粉病、炭疽病,是危害橡胶树的主要病害。由于那些橡胶越冬老叶落叶不彻底、抽叶不整齐,容易染上此病,且发病面积较大,病情严重。

  橡胶是向民村主要经济作物,一旦橡胶减产,不仅减少农民的收入,还会出现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返贫的现象,对脱贫攻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为及时防治,保证橡胶丰产,确保农民增收。柳洪建多次主动邀请中国热科院、白沙县农业局、白沙县青年农场的专家,为村民们进行技术指导,并积极联系海南省贸促会、白沙县信访局、劳动监察大队等帮扶单位提供部分资金支持,结合村民们自发筹集的资金,共筹集帮扶资金10万元,购买了相关的救治药物,帮助村民们开展橡胶救治工作。

  5月2日上午,中国热科院的刘钊专家、青年农场的两位技术人员和县农业科技“110”的技术人员,专程来到向民村,向村民们介绍了橡胶“两病”的基本情况,发病症状以及给带来的影响,向村民们讲解救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怎么样进行有效的救治,告诉大家救治之后会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随后,专家们进入橡胶林里,现场演示,提高村民的施药操作实践能力。

  通过有效的救治,橡胶“两病”带来的影响被降到最低,村民们的经济收入得到了保障。看到村民们一张张喜逐颜开的笑脸,柳洪建的心里,说不出有多么高兴。


  (七)

  向民村的美丽蜕变,引起了《海南日报》、《法制时报》与海南电视台、白沙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多次不惜版面和时段宣传。2018年春节期间,海南电视台播放的25分钟专题片《向民村的美丽蝶变》,更让向村民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党和人民社会,也没有忘记为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的向民村“两委”和柳洪建。向民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2015年度白沙县基层创安先进单位”、“2015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2015—2016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五星党支部”。柳洪建分别于2016年7月被白沙县元门乡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7年3月被白沙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第一书记”,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公务员考核“优秀”并获“嘉奖”,2018年2月被海南省贸促会记“三等功”,2018年3月被白沙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2018年3月被海南省委宣传部授予“岗位学雷锋标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作为军转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柳洪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一心“向民”,一步一个脚印,走在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的潮头;为绘就向民村发展的新蓝图,履行了应尽的职责,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