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静悄悄的黑龙江滚动着和平与安宁


  当代年轻人喜欢向前看,而对于我们60岁以上的人来说,更喜欢向从前看、朝从前走!

  2015年,我有一个最大的收获,那就是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前夕的8月21日至31日,我们9名战友一起,重走了一回当年在部队执行任务时走过的黑龙江边防巡修路。

  此次5千公里的边防行,可谓是一次“老兵老路之旅。”对于曾经于46年前在402部队当过兵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可以引起无限刺激而又激动的点子。它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是一次对过去军旅生涯的回顾,也是和有着同样经历,同样感受,同样语言的同一个部队战友追求老军人个性生命的共鸣。它会补齐灵魂上长久弥留的遗憾。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有句名言“衡量朋友真正的标准,是行动而不是语言。”战友亦如此。人啊,真的是无法按既定路线生活,总期盼能享受到充满意外的惊喜。这不,一不小心,就走到了60岁;一不留神,40多年后又重新来到了黑龙江边。


  黑河市是黑龙江边一个最“黑”的城市:这儿不仅叫黑龙江省黑河市,还有发黑的黑龙江、油亮的黑土地、大黑河岛、黑桦林、黑松,黑矿和黑木耳。从哈尔滨开车一路向北650公里,我终于在8月24日清晨5时多,就开始漫步在了黑河江边。

  凡是大江大河都会孕育人类的文明。尽管那里竖着的牌子上明显写着:“黑龙江是中俄界河,偷越国界必将受到法律严惩”,让人切切实实感到已是边界。但是当你走进大黑河岛植物园,看到江边的鲜花、雕塑、滑旱冰的少年、钓鱼翁,晨练者、遛狗人,建设中的界河工地,还有热闹非凡的早市……啊,昔日北大荒,今朝变模样,这分明是与内地毫无两样的和平世界。你不由会涌来对相伴身边那条静悄悄黑龙江的感动。 

  这里写的黑龙江不是指黑龙江省,而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那条活灵活现的一条世界第十、我国第三大河。它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形若蛟龙得名。古代,黑龙江是中国的内河,是满洲族人的发源发祥地。但是马善被骑,国弱被欺;弱军丢山河,弱国国必破。唇亡齿寒,自1858年签定下那个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后,黑龙江就开始变得不再幽静,开始成为了中俄大部分地区的边界。黑龙江,蒙语称它为哈拉穆河,俄语称阿穆尔河。它有南北两源,南源以额尔古纳河为河源,由海拉尔河和克鲁伦河汇流而成。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麓,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脉东坡。黑龙江全长4440公里,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鄂霍次克海峡。其中中俄界河长2854公里,流域面积184.3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89.1万平方公里。北源为俄罗斯境内石勒喀河,其上游称鄂嫩河。南北两源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以西洛古河汇合后称黑龙江,沿途接纳俄方北岸的结雅河、布列亚河,阿姆贡河和中方南岸的呼玛河、逊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

  清晰记得旧日冲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过去叫苏联,现在的俄罗斯认为根据双方界约规定应以黑龙江中方江岸为界,江中岛屿全归苏方;但中方坚持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

  由于双方对江中岛屿归属存在争议,20世纪60年代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终于导致两国军队在珍宝岛爆发武装冲突,边界形势骤然紧张,大战、甚至是核战一触即发。

  就是在那个年代的1969年12月,我们穿上了那套与往年兵不同、绿中泛白的小帆布军装,开始了反帝反修,保家卫国的解放军生活,开始对黑龙江有了亲密接触,留下了至今都刻骨铭心的回忆。许多战友都在边防巡修中,在黑龙江留下了脚印。黑龙江中国沿岸13个市县从上游至下游依次排列为:漠河县、塔河县、呼玛县、黑河市、逊克县、嘉荫县、佳木斯市、鹤岗市、萝北县、绥滨县、富锦市、同江市、抚远县。

  你要了解那时的故事,你就必须是故事本身。我就是在那个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到过这座黑龙江水似乎从头顶流过的边境小城——黑河市。那时刚看完一部描写边境知青金训华的小说《征途》,讲的就是黑河地区发生的事情。像暗藏的反革命分子张三,把对岸一个耳朵一样的电子器件装在我军电线杆上窃取情报等等。都叫我们对边防充满警惕。记得最早评论《征途》的文章就发表在1973年10月20日的《旅大日报》上。当时到黑河,绝不是来赏风景,来看热闹,而是从安全的内地城市到了一个剑拔弩张,对敌斗争十分紧张的边境小城来工作,危险亦在身边,都随时做好了爆发类似珍宝岛事件那样的战争与流血牺牲准备。那时的黎明,连空气里弥漫着冷酷的火药与硝烟味道,周围真的是雪白血红般环境。

  我们口吟着那句珍宝岛英雄“笑洒满腔青春血,换的全球幸福来”的名句,绷紧着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对帝修反斗争之弦,不分昼夜、不顾饥饱、抢分夺秒检修着边防部队那些有故障的电台、电话、油机。我们知道,我们担负着无比荣光的神圣使命,因为这里的每一件巨细事情都牵动着北京的神经。我们的勇敢,挂在了高高的瞭望塔上;我们的血液,伴随着艇队那些巡逻艇发动机的轰鸣,与黑龙江一起流淌;那时,当技工只有每月6元的津贴,当技师只有50多元的工资,没有面包、没有休息、没有奖金也没有加班费……由于无霜期短,又没有如今已不稀罕的保温大棚,吃不到蔬菜,青菜贵的惊人。那次,我就在连队的菜地里发现像小拇指大的一个个茄子还没长大,就早已被冰雪冷酷的打成了冰条。我们当年就是这样用忠诚向共和国献出了我们无悔的青春、无私的贡献,我们做为陆军通信兵,为保卫国家、保卫黑龙江维修过军用通信装备。据统计:我们曾经的老部队 ——担负沈阳军区通信修理任务的沈字402部队,成立53年来,共维修过各类通信装备6万多部。我想,9.13北京大阅兵时那面共和国冉冉升起的旗帜上,一定也有我们用血与汗染就的无名风采吧!

  中苏关系是上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才开始缓和。两国90年代至21世纪初相继确定了东端边界的走向。中国方面放弃了自19世纪中叶被俄国取得的大量土地的主权要求,以及被强占的江东六十四屯。同意将两国边界以实际控制线,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为主要依据进行划分。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定,才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黑龙江上分布着众多岛屿,分属中、俄两国。自2008年中国接管了双方最后的争议领土——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黑龙江边界环境才趋于和平稳定,边贸活动才异常活跃。

  只有做好邻居,才会双赢。要想做好邻居,我们必须强大:强大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军事国防实力。我们不会侵略别国,但也绝不允许世界列强掠夺我国国土的历史重演。还要时刻提高警惕,保卫我们美丽的家园。感谢那些一代一代守卫边防的军人,用青春、用行动叫我们的黑龙江如此安宁。欣喜看到:我方那座著名的大黑河岛,现已发展成为设施齐全的边贸中转站;黑龙江埋藏着无尽的宝藏,像漠河县至爱辉古城曾被称为“黄金之路”,其盛产的黄金为国家出口,创造出灿烂的财富,还有逊克的北红玛瑙,也十分有名气;俄罗斯远东亦有极为丰富林业资源,一般在冬季黑龙江封冻时中国经常进口俄罗斯的木材进行加工。而我们沿边防一路走来,真的发现自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后,从黑河市至漠河县至已鲜见树龄20年以上的树木。

  在40多年后的黎明,我们又开着私家车到黑河,找到了过去的艇队驻地、看过有哨兵的瞭望塔、在192号界碑拍照、欣赏飞跃黑龙江的雕塑……可以放松心情的来过一把旅游一般的瘾,感受市内有着60多万人口、面积6万平方公里的东北边城——黑河市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中国日新月异富强,真的是一种静悄悄的幸福!

  黑龙江,中国一条黑的干净,黑的富饶,黑的叫人不忍离去的大河。(完)

 

psb (2).jpg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