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楼洞,地处湘、鄂、赣三角地带,是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县)赵李桥镇属下的一个集镇,欧亚万里茶道的源头。早在明朝万历年间,这里生产的“川”字牌青砖茶,就销售到蒙古、俄国直至欧州,素有“小汉口”的美称。

       羊楼洞砖茶出名,而赤壁市公安局警察余发海发现羊楼洞142烈士墓群,以及为烈士寻找故乡和亲人的曲折历程,更是催人泪下,令人景仰。也令这座几近湮没的墓群,闻名遐迩。

       2005年秋,全国各地掀起了“先进性荣辱观”教育活动。一些老政协委员多次向赤壁市政协文史委反映,说羊楼洞郊外有一片烈士墓群,由于年代久远被荒草淹没,不知埋葬的是红军还是新四军。为唱响红色主旋律,整理英烈事迹教育后代,文史委决定抽调因年龄和身体原因退居二线的余发海,先期去作调查。

       余发海是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赤壁市作协副主席,在全国80多种报刊发表小说、杂文、散文、评论等各类文学作品120余万字,出版《江南警探》、《古城后面的警示录》、《为了烈土魂归故里——不是我感动了中国》等文集及长篇小说8部。他当过治安警、派出所所长;1983年,被公安部授予一等功臣,是当年湖北省公安系统,唯一获得的最高级别奖励。2003年,他患上了肾衰竭,生命垂危,市公安系统为他募捐了32000多元钱治病。住院治疗期间,广大解放军官兵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使他的生命得以延续。

       作为一个做过肾移植的人,余发海的54岁每天要吃5次抗排异药物,且不能劳累,家人都不同意他去。但他觉得这是组织对自己莫大的信任,就带上干粮、矿泉水、抗排异药和笔记本,执意出发。

羊楼洞原是一个行政镇,大部分居民都在外地工作。2001年 3月,羊楼洞撤镇成村,隶属赵李桥镇,村里已很少有人居住,亦无营运客车到达。余发海从市区乘车到赵李桥镇,再转车至羊楼洞,四处打听烈士墓所在的具体位置,几经周折都无功而返。

       第5次进山搜寻,余发海终于在羊楼洞村16组的老营盘茶山下,找到了一个烈士墓群。那里人迹罕至,荆棘遍地,没有青松,没有道路,没有英烈纪念碑,也没有亲人来祭奠。放眼望去,茅草丛中的石碑起伏排列在山坡上,犹如一支静默潜伏的部队。余发海走向距离最近的一块石碑,从地上扯了一把草,使劲地擦拭着墓碑上的青苔、尘土。沧桑岁月,使得有的墓碑断裂,碑石上刻的碑文也风化得很厉害,模糊不、清残缺不全,但字的棱角还在。因腹部手术伤口刚愈,余发海不能长时间下蹲。他索性双膝轮换跪地,戴上老花镜,用手指顺着字的笔画慢慢地摸,仔细地辨认。余发海发现,碑文上刻着“解放军”“志愿军”“公安军”“某某县公安民警大队”“烈士”等字样,每个碑头上都刻有“永在”“名存”“千古”“不朽”,有的还刻着五角星的标记,记录着战士牺牲时的年龄和籍贯以及所在部队的番号等信息。于是,他用买来的洗衣粉和刷子,洗刷掉碑上的青苔和泥土,并用红油漆刷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把碑文的内容重新描绘出来。随后一连几天,余发海都在墓地,将一座座烈士墓前的碑文全部抄写在笔记本上。

        “应该尽快将烈士墓地清理出来。”回到赤壁城区后,余发海来到市作协,请文友们帮忙到墓地里清洁石碑、记录碑文。
        汇总整理后,余发海统计出共有142位烈士长眠于此,除5块墓碑无字外,其余的碑文都记载了烈士的姓名、籍贯、部队番号、牺牲时的年龄。他们遍布全国当时的24个省118个县市,隶属31个军37个师100多个团,其中一位还是台湾省的。既有普通战士,也有排长、连长及营团级干部;大多数烈士都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年龄最小的仅18岁,还有3名女兵;志愿军占6成,解放军占3成,公安军占1成。牺牲的时间从1951年10月到1955年2月。

        通过走访村民和查询,余发海得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保卫红色政权和羊楼洞明清古街名茶商贸重镇的安全,同时歼灭和清剿盘踞在湘鄂赣边区的“国民党反共救国军第3师”及周边县城反动武装,解放军南下的四野40军119师独立4团在解放蒲圻县城后,留守驻防羊楼洞。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最紧张的时期,独立4团奉命开赴朝鲜战场。湖北省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及中南军区的命令,负责接管原部队营房,筹建中南军区第七预备医院。到11月份,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七预备医院。医院共有工作人员675名,其中日籍工作人员91名,省护士学校学员200多名。医院属团级建制,下设2处2科3个医疗所和1个护士培训队(又称湖北省军区护士学校)。医院创建后5年,曾收治过三大战役受伤的解放军伤员和从朝鲜前线转送来的志愿军伤员及在南方剿匪受伤的公安军伤员,共3100余人。这些伤员中,有的因跟敌人拼刺刀肠溢外露而感染;有的因肢体被炸断,骨头外露而感染;有的因朝鲜战场被美国飞机丢细菌弹,呼吸系统及内脏受感染。其中,142人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牺牲,就地埋葬在那片荒山上。1956年初,这所野战医院完成为抗美援朝战争服务的历史使命后撤销。由于种种原因,这片烈士墓几十年来不被外界所知,尘封的英烈和他们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渐渐被人遗忘。    
        站在茅草丛中的烈士墓群前,一种悲壮之情涌上心头,余发海的心痛了,眼泪止不住流下来:“烈士的家里还有妻子儿女、父母兄弟吗?他们的亲人知道自己长眠于此吗?他们应该在烈士陵园里被后人瞻仰,得到应有的待遇和荣光,更应该找到亲人……。他决心为烈士寻找亲人,找回属于英烈的尊严与荣耀。

        余发海着手整理烈士名单。50多年前的地名,有些已经变更。他买回各省地图册、方志和地名志,对照行政区域的变更归类建档。对半个多世纪前刻在墓碑上的同音、近音字,一一予以鉴别。

        2005年秋,他开始给烈士的亲属写信,地址是碑文上的籍贯。有时一天寄出30封,有时一天寄出20封。几百封信件寄出去了,大多石沉大海,还有40多封信因“地址不详”被退回。

        余发海有些灰心了,家人也劝他:还是留点力气养养身体吧,把钱花在自己的健康上,何必贴钱贴工给自己找麻烦……

        亲人的劝阻也不是没道理,但想到那些为国奉献了年轻生命的烈士,余发海仍坚持努力寻找:这些烈士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精神不能死,荣誉不能死。

        2006年春天,余发海终于收到了8封烈士亲属的回信,内容催人泪下:烈士原籍有关部门没有相关的资料,还误认为他们失踪或被俘叛离去了台湾,家属不仅没享受到烈士待遇,还在阶级斗争年代被打成阶级异巳分子,挨批斗被抄家受委屈;有的烈士家属老无所依……一位河南老人辗转找到余发海,自我介绍他叫刘耀,时年64岁,是河南武刚人。他的父亲刘宜斋,1948年入伍,1951年赴朝参战,就再也没有消息。

        刘耀的叔叔也是个军人,曾经四处寻找过兄长的消息。临终前,叔叔告诉刘耀:“娃啊,你爹一直没找着,他是咱家的光荣,你要想办法把他找着。”

         这句遗言,让刘耀苦苦寻找了11年。直到他收到余发海的信,证实失散50多年的父亲是羊楼洞墓群中的烈士之一。

       余发海带着他到羊楼洞祭奠父亲。一到墓地,刘耀仿佛听见父亲呼喊,直奔刘宜斋的墓穴而去,双腿跪在地上,双手紧紧地抱着墓碑,脸贴在上面亲吻着,抑止不住嗷嚎大哭,令人肝肠寸断。

        此时此刻,余发海忽然感觉眼前那142块墓碑已经不再是142块冰冷的石头,每一块石碑背后,都有烈士亲人焦急的等待和盼望。为了给烈士正名不是被俘,不是失踪,而是为祖国流血牺牲在异乡的英雄。一种追朔英烈,不忘历史,教育后人,珍惜今天的社会责任感唤起了余发海的良知,更加坚定了他为烈士寻找亲人的决心。为筹盘缠,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将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以45000元的价格贱卖,踏上了“我为烈士寻亲万里行”的征程。

        2007年春天,余法海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来到河北邢台内丘县,找到烈士韩庆文的家。50多年后,韩庆文家里只剩一位70多岁的弟媳。烈士惟一的亲人,脸庞消瘦,家徒四壁,贫困得令人唏嘘。临走时,村支书向余发海承诺,村里出了英雄,光荣!一定会妥善安排烈士亲属的生活。

        初战告捷给了余法海极大的鼓舞,随后他走遍湖南、湖北,两个月为十几位烈士找到了亲人。

        寻亲路上,余发海一次次地被人间的骨肉亲情感动着,那些年过花甲的老人们,得到失联50多年的亲人消息,除了哭,几乎说不出一个字。但余发海知道,那哭声里,除了怀念,还有欣慰。亲人啊,终于回家了。

        为给烈士寻亲,余发海省吃俭用,饿了就啃馒头,困了就住十几元的小旅店,还受到过不少委屈。有一次,他来到广东省一个县民政局,亮出自己的警官证,想让他们协助寻找一位烈士的亲属。对方却认为:查找烈士亲属是民政部门的事,并怀疑余发海的警官证有假,还要向赤壁市公安局发函调查余发海的身份。余发海说了句:“我不信不靠你们就找不到!”转身就走。随后,他费尽周折,来到烈士籍贯所在地的户籍科,终于找到了那位烈士的亲属。

        寻亲的背后,是余发海艰辛无私的付出。2007年夏天,在一次寻亲路上,余发海险些丢了自己的性命。那天,他一出火车站,就遇上了倾盆大雨,地上的水哗哗地流。他的身体在发抖,连牙齿也抑制不住抖了起来。他意识到,自己要病了。

        每次出发前,余发海都会将病历带在身上,以防万一。他在当地医院住了3天,医生说:“老余呀,一个肾移植患者能活10年左右,你不能玩命啦!”

        回家后,余发海又有了新的想法,自己单兵作战寻找,速度太慢。“我还能活10年吗?我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加快寻找的速度!”

        有了第一次邮寄信件的经验后,他向部分烈士原籍的武装部、公安局和民政部门寄出了第二批信件。

        除此之外,他给华中科技大学团委写信讲述了羊楼洞的往事。校团委很快回复邀请他去作报告。2007年的一个冬日,余法海在华科大礼堂给数千名大学生们讲述了羊楼洞野战医院、抗美援朝烈士墓以及自己为烈士寻亲的故事等,激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当年寒假,华科大组织30多个院系的400多名学生组成了羊楼洞英烈寻亲志愿团,分成17个小分队,奔赴各地寻亲。

        大年三十前两天,寻亲团发回信息:找到了河南籍唐文英等10余位烈士的亲人。

        随后,湖南《法制周报》、辽宁《辽沈晚报》、河北《燕赵都市报》等各地媒体纷纷加入寻亲队伍,为所在省份英烈寻找亲人。

        寻亲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幕重庆老兵到羊楼洞“为自己扫墓”的动人场面。

        2007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志愿者经过6天的艰苦寻找,终于找到了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重庆籍“烈士”胡金海。

        胡金海是江津人,当时住在巴南区李家沱桥南村。接到志愿者的电话,胡金海老人感到很吃惊。志愿者告诉他,有人说他在1953年12月抗美援朝战役中牺牲,葬在湖北赤壁市羊楼洞烈士墓群。

        胡金海老人听后哈哈一笑,说是搞错了。他回忆说,当初打仗时部队要求他们轻装上阵,个人物品包括姓名、年龄、家庭地址、血型、所在部队番号等资料的卡片全都放在衣袋中,谁牺牲或负伤了,就将这些东西往后方转交。虽然没有牺牲,但胡金海老人也几次和死神擦肩而过。金城狙击战,胡金海亲眼目睹敌机上扔下一批燃烧弹,炊事班的12名战士全部烧死。接着,一颗1200磅的炸弹落在他身边,没想到是枚哑弹。后来,胡金海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盖在了负伤的战友身上。可能这个战友被送往羊楼洞救治后不幸牺牲,清理遗物时,将战友当成了他。1955年,胡金海复员回家后,被安排在重庆家具五厂工作,直到1991年退休。

        得知自己被误作“烈士”并立了墓碑,胡老感慨万分。他决定,有生之年一定要到赤壁,看一看长眠在这里的战友。2017年8月,胡金海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手持重庆当地政府为他出具的相关证明来到羊楼洞烈士公墓。在这片肃穆的墓地,第10排第10个墓碑上,果然写着“胡金海”三个字,并写明是“四川江津县金岗乡长城村人,在廿一兵团服役”。胡老手抚墓碑,喃喃念道:“没错,这些确实都是我的资料!”随即,他望着墓碑,双目噙泪,伤感地问道:“战友啊,你是谁呢?”在向墓碑深深鞠躬后,胡老又下跪献花、敬酒。随后,他推开女儿挽扶着的手,逐一来到141个墓碑前,深情地一遍遍呼唤着战友的名字,挨个敬礼,每个军礼都饱含尊重和坚韧。

        余发海在为羊楼洞烈士墓群烈士寻亲的同时,还在咸宁温泉城区岔路口温泉山,发现了一处抗美援朝时期的革命军人墓群。他3年跨4省,认定了43名烈士的身份。这43位烈士的籍贯分布全国15个省市,湖北省内的有8个县市,其中咸宁籍烈士3名的,离家最近的一位烈士,老家在马桥镇。并从碑文较全的12座墓碑中,找到了10位烈士的家乡和亲人。同时,他还在咸安汀泗桥赤岗石咀山村发现了一处埋葬180名烈士的墓群。虽只剩下48座墓,碑文较全的也仅5座,他仍为2位烈士找到家乡和亲人。

        有人问余发海,找到了又能怎样?你身体又不好,何必花那些冤枉钱?余发海却认为人是要有精神的,人死了荣誉不能死,身体垮了精神不能垮:“我的精神领地全被寻找烈士亲人这件事占领了,寻亲是我此生最大的心愿。”

        迄今为止,余发海为长眠在鄂南的128位烈士(羊楼洞142名烈士中有116位)找到了家乡和亲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香港凤皇卫视等80多家报刊、120多家网站媒体对余发海的“寻亲”做了报道。余发海被评为“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十大候选人、“2008年度十大真情人物”、2009第二届“湖北省道德模范”、东方卫视“十大真情人物”、2012年央视CNTV“中国好人”,同时还成为电影《集结号》、30集电视剧《七十七封阵亡通知书》主角的原型人物和题材;中央电视台连续4年清明节到羊楼洞做专题报道。由陈亮作词,著名歌手周芷诺作曲并演唱的《人民不会忘记》,原形人物就是余发海。2016年5月19日,余发海在山西4所高校宣讲期间,彭德怀元帅原军事参谋、中国军事科学院副军级研究员王天成将军为其亲笔题词:为抗美援朝战争遗留在湖北赤壁羊楼洞志愿军烈士们找家乡寻亲人 ,是爱国之德。

        从网络上得知余发海为羊楼洞142名烈士寻找家乡和亲人的坎坷、曲折经历后,心里充满了钦佩。一直想去祭拜142烈士墓群,见见余发海,但苦于没有机会。直到2015年10月29日,我随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诗刊》编辑室原主任朱先树、《狂雪》作者、著名军旅诗人、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久辛大校,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谭旭东教授,著名红色作家、中华儿女报刊社执行主编余玮,人民政协报《春秋周刊》主编杨春、《中国校园文学》编辑部主任李娜等人组成的“著名作家写赤壁笔会”走进羊楼洞,终于遂愿。

        在时任赤壁市文体新局局长马景良的引导下,汽车从刻着“羊楼洞:欧亚万里茶道源头”字样和线路图巨石不远处的水泥路向东南方向直驶,便到了142烈士墓群。

        走近墓园,只见大门口悬挂着“赤壁市烈士陵园、羊楼洞烈士墓群”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国内三处烈士集中安葬地之一”两块铜牌。进入不锈钢电动门,是便墓园外的广场,一座高14.2米的大理石贴面“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纪念碑棱角分明,恰如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的刚毅精神。底座上,刻着墓群简介和142位烈士的姓名。后面的“缅怀墙”上,贴着《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中将2007年9月12日在北京301医院病榻上的题词:“我们关心最可爱的人,送英魂回归故乡”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39块铜牌。墓园内的间隔带以及四周,全部建成为花坛与草坪,栽种着秋菊、兰草、青松与桂花树等常青绿化植被。3纵12橫的“缅怀小道”,环绕着142座烈士的坟墓。142座墓碑,整齐排列,碑文为平面仰卧式大理石。烈士墓前的原始老碑,集中设置于墓群的后方,为3排梯型碑林,寓意142名烈士来源于志愿军、解放军、公安军3个兵种。整个墓园占地面积为4000平米,原封闭式陈旧围墙已重建为护栏式,围墙外两侧的花坛里,绿意葱茏。整个烈士墓群,庄严肃穆。看到墓群里原始烈士墓碑上飘逸洒脱的碑文,王久辛老师建议同样对书法颇有研究的马景良局长:“把这些碑文全部拓下来,编辑成册出版,绝对是书法中的精品。”

        烈士墓群陈列馆里,陈列着烈士生前用过的军用水壶、军号和生活用品。四周的墙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七预备医院和142烈士墓群的介绍。有前言、墓群的形成、历史渊源等内容,特别是在羊楼洞野战医院工作的日本女共产党员、护士沟肋千年与在院治疗的解放军伤员杜江群的生死恋情,荡气回肠,可歌可泣。

        认识余发海,则是在2018春节回故乡,在赤壁文学院2月12日举行的新春年会。活动主持人欧阳明,是我二中同学欧阳辉的哥哥,我还在读高中时,他就在中央级文学刊物发表诗歌,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我十分尊敬的大哥。每次回过春节,明明哥都会邀我小聚,带我参加文朋诗友的活动。看到座位牌上放着一个我从未见过本尊,但却十分熟悉的名字:余发海,不禁肃然起敬,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余发海穿着一件朴素的黑色腈纶外套,黑白相间的格子衬衣上,套着一件黑色毛衣和一件灰色毛线背心,一顶黑色的帽子遮掩着已经花白的头发。他的座位,紧挨着明明哥。我甚至能听到明明哥压低声音,关切地询问他身体状况。据明明哥介绍,为缅怀英烈,余发海在为烈士寻亲之余,创作了40余万字的长篇纪实《良知与道义的远征》;以《中国空军纪事》等作品闻名的赤壁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罗胸怀,目前也正在创作关于羊楼洞的142烈士的故事。

        合影时,也许是冥冥中的安排,我与余发海坐在一起。他说:“感谢社会的关爱,让我度过了13年最精彩的人生,使我劫后余生的生命闪现出光芒。羊楼洞142名烈士尚未26位没有找到家乡和亲人,我将继续寻找,只要有线索,绝不放弃。”

        为给烈士正名,找到家乡和亲人,找回属于英烈的尊严与荣耀,余发海拖着病体在寻亲路上踯躅前行了13年。他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最伟大的精神,折射出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博大胸襟,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值得我引以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