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亲的家乡在北方,就在那著名的冀中平原。旧时称“直隶省”,首府在“保定府”;后改称“河北省”,省会在“石家庄”。 父亲母亲家的村庄离县城—“定县”大约有二十多公里;离首府“保定府”大约有一百多公里。在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上,许许多多的农庄中,一个一个的低矮草屋里,就生活着他们的祖祖辈辈,那里有他们的穷家热土,他们的根就在那里。如果没有重大变故,我也会是那华北平原上无数个头顶一个毛巾,手拿一把锄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中的一个。或许,生活就会这样延续下去。然而,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侵华日军的炮火,炸碎了农村死一样沉寂的生活,炸醒了昏睡的中国人,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改变了我的父亲和母亲的命运,也改变了他们子孙后代的命运。

  我的父亲(1913年7月15日—1984年3月18日),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年24岁,正是血气方刚,抗日战争期间虽说是地方基层领导干部,“土八路”,打鬼子确实是条好汉。1947年7月南下到湖北省,在沔阳专署(后合并到荆州专署)、荆州专署(现荆州市)农业水利战线担任领导工作。

  我的母亲(1915年6月18日—1987年12月9日),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年23岁,正是青春好年华,主要从事妇女群众工作。1949年3月南下到湖北省,在沔阳县、江陵县妇女、政法、卫生战线担任领导工作。

  战争和历史的变革,造成人口的大迁徙,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来到荆州,这里就成了父亲母亲的第二故乡,他们在这里工作生活,相识成家、养育儿女,亦长眠在此;他们的在天之灵庇佑着我们。

  父亲母亲到荆州后,常年忙于工作,再也没有机会回老家看看,老家也没有他们的近亲了。1982年父亲借去北京办事,回程时到自己村里看了一次还住了一晚。母亲则从未回去过。故乡的情怀,是每个人的心结。父亲母亲时常和我们唠叨家乡的情况,流露一丝丝想念的情怀和不能回去看看的遗憾,我们也很想能有机会,去看看父母亲的故乡,去看看我们的根。父亲母亲过世后,这种思绪日渐强烈。2006年12月,兄弟新生的女儿出嫁,在女婿的家乡河北唐县完婚。唐县与定县相邻,我们借机到父亲母亲家乡探了个路,商定以后再来故乡寻根。带着长久的期盼,几经谋划,2007年乘着国庆节放长假的机会,兄弟三人终于踏上向往的故乡寻根之旅。


  第一天 2007年10月1日 星期一 阴

  早上5点55分,我们哥仨开车从汉口出发。在轻柔优雅的萨克斯《回家》乐曲声中,开始了保定寻根之旅的行程。随着音乐跌宕起伏,思绪连翩。寻访父母故里,不由得让人思亲心切,回家呀回家!那是养育我们父母生长的故土呀!

  父母亲当年千里征战南下,历尽艰辛来到湖北荆州,为党和革命事业,兢兢业业辛勤工作了一辈子,宽人严己,廉洁奉公;对我们的做人做事,方方面面的教育、要求严格甚至有些苛刻;哥几个能有今天,与父母对我们的教诲是分不开的,令我们感恩不已……

  标致307象离弦的箭一样在高速公路上向北飞驰。下午13:15分,哥仨在河南安阳一加油站小憩,急匆匆囫囵吞枣吃了点自备干粮,给车加满油以后,向着石家庄,向着定州(1986年以前叫定县)疾驶而去……

  经过96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16:30分小车终于从京港澳高速公路定州收费站出站,直达定州市。我们急切地和当地亲戚李保拄联系上,在建银宾馆安顿住下。到保拄家小坐后,我们一起去餐馆吃饭。吃到老家风味的饭菜,特别是吃了醋熘大白菜后,又想起了儿时每当过年,母亲总要做这道菜——大白菜梗子里面加上粉丝、青豆,酸酸的,让人回味无穷。这时候,咱吃的不是菜,是乡情啊!

  晚上哥几个把带给乡亲的礼品归拢,合计了明天的行程方案。

  大家劳累一整天了,极其疲劳,于是很快鼾声阵阵,进入梦乡。


  第二天 2007年10月2日 星期二 晴

  早上6:15,哥仨洗簌完毕换上统一的“多哈队服”,(时逢亚运会在多哈召开,新生为我们购买了统一的衣服作为队服,戏称为“多哈队服”)。吃完早餐就等在建银宾馆大门口,李保柱和其妻焕玲一到,我们驱车直奔母亲的故居——定州东亭镇东庞村。

  老天爷也特别关照我们,在当地下了一个多星期的雨后,我们的到来让太阳也露出了笑脸。一路阳光灿烂,车内欢声笑语不断,心情也格外舒畅。因为有李保柱夫妇带路,一会儿工夫就到了东庞村。表兄李俊臣夫妇也早早地等在院子大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

  这是北方农村典型的小四合院、坐北朝南,进大门后一个小院,正面是一排三间平房,房门旁的墙上挂着一些编成长串的红辣椒和大蒜头,平房的房顶上堆放着不少玉米棒子;小院的西边有二间小平房,东边有一口水井,水井边有一颗柿子树,结了不少金黄色的柿子;这就是我的母亲出生和生活的故居,我们深情的凝视着院内的一草一木,仿佛看到母亲当年的身影和足迹。

  这个小院现在是母亲的亲戚,我们的表兄李俊臣的家了。李俊臣夫妇都是八十多岁了,身体尚好。表兄李俊臣早年在朝鲜战场上作战时眼睛被毒气伤害,只有光感看不见东西,是个伤残军人。育有二儿一女,李保柱是他们的小儿子。

  新英拿出一块从云南丽江带回来的绿方格围巾披在表嫂身上,大家都惊讶地笑起来。她哪象80多的人啊!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看上去最多也就60出头。她们全家都很高兴,我们也很快乐。等保柱的哥哥金柱及其儿子、儿媳和小孙子都到齐了以后,我们在母亲故居门前合影留念。

  哥仨用相机在小院里细细的拍照,记录下母亲故居的情况,还爬到晒玉米的房顶上照了许多像。同时,还将院子里的泥土装了一袋子准备带回去。这是母亲故居的泥土,这泥土养育了母亲,养育了母亲的祖祖辈辈,这泥土也是我们的根之所在,得好好珍藏。

  中午我们哥仨和俊臣夫妇一家子共12人,高高兴兴在餐馆吃了一顿饭,亲情融融、欢声不断。吃完饭我开车把俊臣夫妇送回家,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母亲的故居,赶往父亲的老家——定州北平谷村。

  前往北平谷村的路上遇到了些麻烦。因主干道在翻修,只能从别的地方绕行。前段时间连续下雨,乡间道路泥泞不堪,小车几次差点陷入泥沼,几经折返,经过一个多小时颠簸,眼看离北平谷村只有百米之遥了,但田间小路实在难以前行,只有退回定州县城再择它路。又在泥路上爬行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北平谷村口;路被开挖的国道路基烂泥阻隔,只能将车停在村外,步行进村了。

  我们先去老父亲的旧居宅基地看看,父亲的旧居早已坍塌成一片废墟,长满了齐腰深的蒿草,看着这一片废墟,心里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惆怅……生活就是一代接一代,老一代养育了新一代,化作泥土更护花。如此想来,心情就宽慰了。哥仨在旧居宅基地合影留念并带走一些泥土,一株大树正好被照在了合影旁边,昭示着树大遮荫,好像老父亲的身影呵护着儿女们成长。

  父亲老家没有近亲了,他兄妹6人,一个哥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新疆找活路,也再没有联系上;一个哥哥抗战时被日本人杀死了,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也很早去世了;村里本姓家族也只有些远亲。本想再去探望父亲老宅旁边一户人家,他是父亲的远亲—远房侄儿,(父亲1982年从北京回村时就在他家住了一宿)不巧,这爷儿俩外出打工去了,未能谋面,心里不免还有些遗憾。

  与村支书王双振、村委会主任赵占营见了面,他们陪同我们在村里转了转,沿途我们把带来的香烟、糖果分发给乡亲们。听着熟悉的和父母一样的口音,倍感亲切。看着村里的街道、房屋、树木,心里百感交集,思绪中不断浮现出父母亲慈祥的音容笑貌。如果老父母健在,与我们同行回故里,该是一件何等的快事啊!

  村里有的人家朱门金字煞是漂亮,也有百年前的老宅子,掾子前是黑色的瓦当,给人以沧桑感。这里就是我们的父亲和祖辈曾经生息的地方啊!若不是当年父亲母亲投身到中国的解放事业,或许,我们也会在这里出生成长,哥仨又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呢?

  在村委会办公室看了看,村委会院内比较整洁,和村干部进行了交谈,了解了一些村党组织的历史沿革。老父亲是该村1937年10月的老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当地担任过领导职务,村里不少老人还记得他。

  请村支书、村主任吃过晚饭以后我们就返回了县城。回宾馆后望着浑身是泥的爱车心痛不已,冲洗鼓捣了好半天,洗下来好大一堆泥,明天早饭后再去专业店洗车并打蜡,好干干净净去寻根。辛苦了呀,我的爱车—东风标致307。


  第三天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晴

  母亲家有六兄妹,她在家排行老三,老四是妹妹,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经历战乱活下来的有她们四人。四姨一家原都在保定,四姨夫生前曾任职中共保定市委书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四姨夫、四姨相继去世,其子女们也各自成家,散居在各地。一个舅舅在北京,也过世了,他的子女们都在北京工作生活,有些我们以前见过,这次的寻亲之旅计划没有安排去北京。一个舅舅在山西阳泉,过世了,他的子女们在阳泉工作生活,和我们没有见过面,希望今后能有机会相见。          

    保柱来送行时带来了表姐赵剑英(四姨的长女)的电话,新英立即与剑英表姐联系上了,得知表弟赵林英还在保定居住,我们立即按计划驱车赶往保定。一路上哥仨说着趣话,看着车外阳光灿烂的燕赵故园,心情格外爽快。

  车进了保定市区,与赵林英在约定的市体育馆北大门顺利相见后,前往他的住处。表兄弟相见分外亲热,相互交流了各自的家庭情况。林英还拿出他保留的老照片影集给我们看,他的影集里有很多我们儿时的照片,看着格外亲切。我们在影集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张父母亲的合影照,父母亲披着黑色的棉大衣,戴着八角帽,身上都斜挎着驳壳枪,上衣口袋里还插着一支钢笔,旁边还站着一个一身戎装,脸上充满稚气的小警卫员。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着装还带着点潇洒,透着一股子英武之气,眼神里流露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胜利的渴望,尽管生活条件、环境是那么的艰苦,信念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新生用相机把这张照片翻拍下来,太珍贵了。这是此次寻根之行重大的收获之一。

  请林英夫妇吃了中午饭以后,我们立即驱车赶往河北唐县,去新生的儿女亲家那里探望。行车时我将一只空矿泉水瓶子放在小车后门的夹兜内,是用来装烟灰的,里面只有小半瓶水。车行唐县途中我们停车,休息方便,新英想喝水,见门的夹兜内有半瓶水,没细看就喝了个一干二净。我见他丢了个空矿泉水瓶子急忙问道:你在哪儿拿的水?后门夹兜里呀。啊呀!那是我装烟灰的瓶子呀!啊?!我说怎么有一股子烟味儿呢!哥几个片刻无语,然后开怀大笑。

  下午16:00抵达唐县,新生的亲家夫妇十分盛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安排我们住在富华山庄大酒店,一座依山而建的山庄式的酒店,里面的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吃饭时夫妇俩还请来了他们的几位朋友来作陪,殷殷实在,感人至深。


  第四天  2007年 10月4日 星期四 阴雨

  新生热情的亲家夫妇陪着我们在宾馆早餐后,换了一辆四轮驱动的越野吉普车,由亲家母和一名向导带领直奔当地盛产优质红枣的地方——黄金峪。经过崎岖盘行的山路来到半山腰村庄里,再步行爬到枣林里去自由采摘红枣。

  放眼一望枣林,哇!满目都是红红的枣儿、碧绿的叶儿。枣儿红红的象玛瑙,淡黄的象翡翠,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哥几个像孩童似的喜戏,陶醉在这自然的美景里。美丽的黄金峪令人流连忘返。

  摘一颗枣儿放进嘴里,脆生生、酒香香,略带甜甜的味儿,沁人肺腑,一个字---爽!两个字---很爽!三个字---非常爽!要是再多一字,那就是—“错!不是非常爽!那是相当的爽!“哦,这是某小品的台词。—为确保知识产权,特此注明。

  我们哥仨在枣林里摆好各种Pose,照了许多像,这么好的自然风景,上哪儿找去啊。若干年以后再重看这些照片,一定会给人许多美好的回忆。

  下山时,远远地看见坡下一户农家小院里长满了各种红的绿的水果,在屋顶金黄色玉米的衬托下,显得颜色格外鲜艳夺目,煞是好看,好漂亮哟!马上勾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是什么东西呀?走进小院向主人说明了我们的来意:想参观一下院内的果树,拍几张照片。

  淳朴年轻的女主人也没觉得什么意外,立即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兄弟们的数码相机喀嚓喀嚓对着满院火红的石榴、金黄的柿子、爬满墙的藤蔓,还有那撒欢的小狗痛痛快快的拍了个够。

  院子正中,一株石榴树上结满了红红火火的石榴,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那样色彩娇艳而鲜活,惹人爱怜。房前又种了两株柿子树,树上挂满了金黄饱满的大柿子。院墙上爬满了鹅米豆的蔓藤,藤上绿叶映衬着紫色的鹅米豆,屋前的走廊里整齐地堆放着刚刚收割的黄灿灿的谷子(小米),把农家小院装扮得生气勃勃,院儿角落里还有一只小狗汪汪地叫个不停,更增添了几分情趣。

  好有意思的农家院啊!多好多有情趣的农家小院儿啊!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从容淡定、滋润,透露出心态的自然平和。

  哦!远离大城市的喧嚣的确是一种安详和幸福。

  中午回到富华酒店,亲家又盛情地款待我们。间或有其他的客人轮番来敬酒,气氛欢愉。哥仨喝的也很尽兴。

  下午休息到16:00,亲家母又陪着我们到唐县尧山去游玩。朦朦细雨中经过40多分钟盘山绕行,终于到达山顶。举目四望,周边群山叠嶂,掩映在一片云烟之中,让人产生登高望远群山小的感觉。

  仰视唐尧雕像,心中不由顿生景仰情怀。尧舜禹是中国历史上的先贤,尧为黄帝后裔,他从哥哥手中接任帝位(其实是个小部落),教民种五谷、渔猎,励精图治,使天下盛平,被称为“圣尧”。唐县是尧的故乡,在此立像,供后人景仰。在如此险峻的山顶上修建这么大的雕像,该是多么不易的事情啊。这世上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唐县向西是山西五台山地区,向东是冀中平原。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晋察冀边区根据地。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战,创办军队医疗学校,救助八路军的伤病员,最后长眠在这块沁透热血的土地上,留下了一段永久的佳话。中国人民会永远记住这个伟大的名字—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医学博士,加拿大医师、人道主义者。白求恩于1938年3月31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公里,做手术300余次,救治大批八路军伤员。1939年11月12日因在救治伤员时,感染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敬礼!亨利·诺尔曼·白求恩!

  车返回到山脚下的湖边,就在湖边吃农家饭,再体验一下老家的风味儿饭菜,大鱼大肉不如家乡的风味饭菜好吃亲切。新鲜的菜蔬,北方的做法,枣儿酒、千层饼、小米粥,蘑菇炖小鸡儿、猪肉豆腐白菜烩粉条,刚从河里捕来的大鲤鱼;各种菜肴摆满了一大桌子,煞是丰盛,好不过瘾。


  第五天 2007年10月5日 星期五  阴雨

  早上8点,早餐后,又一起到新生亲家他们家去叙了一会儿,他们再三执意挽留我们多住几日,无奈假期时间有限,行程已定,当天还得赶到石家庄与其他亲戚见面,然后再奔郑州,故而婉言谢却。亲家又送了许多红枣、小米、核桃、枣儿酒等家乡土特产。女人还是心细些,亲家母还给新生妻子特意买了一件羊毛衫,殷殷亲情,溢于言表。他们又开车送了我们很远很远一程,最后才依依不舍的惜别。

  小车象离弦的箭一样直奔石家庄。中午11:30我们在石家庄市展览馆前与表兄赵敏英、表姐赵丽英见了面,共在酒店吃饭。进餐前大家在酒店大厅里合影留念。餐后,我拿出笔记本,调出老影集里的照片和我们在父母亲老宅前的合影给他们看。丽英看见她儿时的照片,兴奋地指着照片说:这个就是我!浓浓的亲情弥漫在我们心中,幸福啊!席间敏英还和远在沈阳的老么(小五)黛英电话联系上,我们哥仨都和她说上了话。剑英大姐因前一天到北京给她姑娘照顾孩子去了没见着面,有点遗憾。吃完中午饭,和敏英、丽英互道珍重后赶往郑州。沿途路标不断,指示当地的旅游景点。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有许多名胜古迹可看,因时间有限不能去观光,驱车直奔郑州。

  晚上18:30车到郑州郊区莆口收费站下了高速公路,与老友傅汉林会合,宿友谊宾馆。放下行李,汉林开车拉我们到虢国羊肉店吃饭,鲜美肥嫩的羊杂汤和丰盛的酒菜,哥仨饱餐一顿。新英感冒了,回到宾馆后洗漱喝药就休息了。新生和老友一边看笔记本里的照片,一边唠家常,谈得很晚,还没一丝睡意;寻亲访友,其乐融融啊。


  第六天  2007年 10月6日 星期六 阴晴

  早餐在酒店吃过后,我们见大厅里灯饰豪华很漂亮,在酒店大厅照了好多像留念。随后驱车沿107国道一路向武汉飞驰。

  行进到河南漯河时,哥仨饶有兴致地到南街村去瞅了一瞅。以前舆论宣传得很厉害,说南街村外圆内方,多年坚持毛主席革命路线,实行按需分配的供给制,过着富足的生活等等。似乎是世外桃源的乌托邦。原本只是想走马观花地遛一圈就走,谁知一时兴起,还请了一个小导游。在导游陪同下,我们在村里详细的看了看。导游介绍说经过改革开放,村子里办了许多企业,村民的子女从出生到高中毕业都一律享受免费教育,村民都住进了公寓式的楼房,基本的生活资料都按月免费发放,建筑规划布局得井井有条,村容显得干净、整洁、有序。我们还随意挑选了一户人家进去实地察看了一下,询访了主人的生活情况,感觉村民的话语像是隔了一层过滤网。

  村里现在已经搞成了旅游区,专门供外地游人来旅游参观。似乎是一个政治宣传窗口;还修建了一座毛泽东主席塑像,4个村里的民兵肃立在塑像四方,24小时轮岗,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另外,还修建了一座热带植物园。哥仨在园内畅游了一圈,植物种类从热带雨林植物花卉到沙漠地带植物都有,我们问了问园林管理人员,收获的水果怎么处理?答道:送给福利院老人吃。植物园虽然有较高的观赏性,但是在北方修这么一座园子,尤其是在冬季的管理费用一定花费不少吧。转了一大圈出来,我们的感受是形式的东西多于内涵。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顺应历史发展,借用一句毛爷爷的话:“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接待处小憩,吃了午饭以后,14:30驱车上了高速公路。一过武胜关明显感到热气袭人,与北方的气温形成很大的反差。18:30到达武汉市郊。车行驶到到武汉郊区时,正好是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下,高楼大厦把大武汉显映得分外繁华。武汉、荆州…。这已是我们新一代人的新家乡了;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的新家乡又会是哪里?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

  6天行程2000多公里,带着对父母故土的眷恋,带着对老家亲人的情怀,带着寻根之旅的喜悦,我们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回来后我们把从父亲母亲故居里带回的泥土,到父母亲的墓前放了一部分,也算是他们魂归故里,慰藉了在天之灵。余下的小部分泥土,新生买了三个精美的小瓷瓶,满满地装上,哥仨一家一个。这是我们祖辈的根,这是父母亲带给我们的福祉,我们会永远以感恩之心,牢记这一切并教育我们的后代,像父母亲那样做人做事,唯有厚德载物,才能源远流长。这将是我们的传家宝,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谨以此文怀念我们敬爱的父亲母亲。

                          ——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