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就要有个退休的样子:打开思想的羁绊,解开人间的密码,抛开官场的疲惫,看开红尘的真谛,迈开生锈的双腿,认认真真地记住最有价值的一句话“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那些身体好的,活的久的”。活出快乐的心情,活出生命的精彩,活出生活的质量,活出健康的体魄,才是硬道理。如今,有钱的人羡慕有闲的人,有闲的人又羡慕有钱的人,怀念有工作上班的人。其实,我最羡慕的是那些心态好、身体好的人,而且可以在世界上潇潇洒洒行走的人。和日韩那些永无退休,70、80岁还要工作的老人比,中国退休了,旅游去,多幸福。不要再报怨生活,而要感谢共产党,热爱祖国。

  现在这些天,世界上最吸引眼球的是什么?当然是俄罗斯世界杯!中国在世界杯最展扬的事又是什么?当然是贵州啊!不信?说明你没自信,没眼神啊。记住:在2018年6月14日举行的世界杯揭幕战上,护送国际足联会旗,骄傲步入会场的护旗手,正是来自贵州丹寨县的6名(3男3女)少年!这是万达集团作为本届世界杯首席合作伙伴拥有的护旗手招募独家特权,让贵州贫困孩子闯入到世界目光里。

  这不,在2018年的6月16日到21日的这几天,我选择去了趟贵州。

  尽管我在去年春天,从成都到过贵州北部遵义那处因一条美丽而神秘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的赤水市,那里是一座拥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美誉的城市、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更是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而扬名中外的地方。

  我去过的赤水大瀑布、丙安古镇、丹霞佛光岩、四洞沟、中国侏罗纪公园,每处都叫我痴迷。据说,若以3米为瀑布的话,赤水能有3千处瀑布啊!尤其是十丈洞大瀑布堪与黄果树大瀑布媲美,瀑高76米,宽80米,比高77.8米宽101米的黄果树瀑布,仅矮1.8米,窄21米。亦是我国最佳瀑布奇观之一。画坛泰斗刘海粟老先生题誉为“空谷佳人”,中科院专家评价为“神州丹霞瀑布奇观”。

  但是,对于黄果树,对于大部分贵州的风景和知识,我还是贫乏的,陌生的,和书本的,有必要走走看看。谁叫我依然有一颗好奇求索的心呢!人小心老,无可救药;人老心俏,方葆年少。

  我记得当年,因一位贵州知青叶辛写的同名小说(1992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书)改编的电视剧《孽债》,里面有一首主题歌“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它,一方面让返城知青及其子女“千里寻母,孽债情缘”的故事家喻户晓;另一方面也叫我对神秘云贵川充满好奇。于是,西双版纳,我去了:黄龙九寨,我去两回了,就剩下贵州,该去了!

  叶辛出生于1949年10月。我那年在大连,见到过他,还收藏到一本作者签名的《孽债》。

  2014年10月15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召集《中央文艺座谈会》,在听完叶辛发言后说,“我和叶辛都是上山下乡的一辈,你说的我非常理解,你是在南方的贵州,我是在陕北黄土高原,写这些东西才是真实的,艺术一定要脚踩大地并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

  我喜欢叶辛观察生活的两副眼光。一副眼光是他经常用都市人的目光来观察偏远、古朴、传统的农村生活,看到那里很多与城市不一样的东西,同时他也常常用山里人的目光来看待都市里的一切,并总能发现都市里的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当一个人能透过纷呈的世相,探知到内在的本源时,那种大彻大悟的心境,便是小溪慢流了。同理,在旅行中,不为花花绿绿的世界所迷惑,学习到未知的东西,写出来收获体会,才不枉行走一回。人生想要开花结果,便要先做不怕累、不怕苦和不怕疼的种子,勤奋不已。

  那么,用都市人的目光来观察,我此次贵州行会发现什么呢?多彩贵州有多精彩呢?有人说,贵州简称是“黔”,与成语“黔驴技穷”有关系,其实不是。它是一个形体字,左侧是“黑”字,右侧是“今”字,表示“带黑色头巾出门见人”。其实,黔,代表着百姓。

  厌倦了城市的灯红酒绿,那么就怀着期待,将脚步迈开,我要轻轻把贵州神秘的门推开,看看那儿的风景和百姓,2018年6月16日那清晨,天气晴。我对贵州说:我来了!

  东航飞机8:40从大连起飞,南京站停了一会又飞,下午13:50到了贵阳龙洞堡机场。天气晴,温度23度。中巴直接把这18位游客拉到居贵阳南郊30公里远的青岩古镇游览。青岩古镇作为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原先是军事要塞,这里出过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历史名人:周渔璜;周恩来父亲、邓颖超母亲、李克农都曾经在青岩秘密居住过。有赵状元府第、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遗址。

  去过国内许多古镇,这个地方可谓是比较逊色啊。就一条街走到头基本也就没什么看头了。店铺多是外地人在经营,东西也无特别之处,姜糖、腊肉、米酒都和其他地方大同小异。主要看点是有人吃过一个猪蹄、就出过一个状元、被后人立了一座牌坊,还有一处故居。要进去参观古镇里的景点都是要再次缴费,干脆不入。

  贵州行最感兴趣的事,就是看到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儿,有当地人在演民间地戏——傩(念:nuo诺)戏,这是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傩,古书解为驱鬼逐疫。傩舞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戏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戏剧形式。傩戏被称为 “中国戏剧活化石”,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蕴。“世界傩戏在中国,中国傩戏在贵州德江”。此戏在人物的塑造上借助很特别的面具来烘托,即木雕面具和兽皮面具。脸谱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根据不同的人物选取不同的兽皮。木雕面具选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

  看到演员用黑布裹脸后又戴着面具,难道说,这就是“黔”的魂灵?我和这些小矮人演员一起合个影,也算是一种稀奇吧。景区还有一处新修的像长城式的建筑,也懒得参观。

  贵州行最震撼的事,就是住花果园见到200座可装满80万人高楼。在下午5点的时候,我们返回到贵阳市的花果园R1区4栋七楼七号的凯怡新酒店住宿。这距市内中心还有3、5公里10分钟车程,原来是城中村的改造项目,就是把原来居民到老房子都扒了,在两山间有限的平地上建起来有200 多栋45层的高楼,预计可装下80万人口,现在已经住了50万人,除了当地人外,主要都是江浙人,有商人、有夏天来避暑的。这儿没有绿化、没有小区空间,都是楼连着楼,感到很压抑 。 也就是贵州才有如此高密度高楼层的建筑,放在大连,两楼间距如此近距离,一定在规划局哪儿就给枪毙了,绝不会批准。入乡随俗,各有各的特色,这就是我看到的第一个贵州特色吧,确实震撼。还听说与其它城市比较,在贵阳有两件东西卖不出去:一是自行车;二是空调。 因为来到这里,就是来到了一个西部山城“重庆”和夏天格外舒服的“凉都”啊!

  酒店入住后,按导游介绍,我俩坐公交去了又三站路的花果山湿地公园。车费2元,简直失望透顶,没有意思,就是一处有水的露天公园,还没有大连劳动公园美。还有一座双子楼,说是贵阳最高的建筑。也许像我们这些在平原生活习惯的人很难理解他们在山区挤出空间,建一座高楼有多么不易。原来想再去市内的黔灵公园和甲秀楼,也没去。交通秩序很乱,摩托车、汽车混在一起,公交车半天不来,但是这儿凡是小车都是可以打车就停拉客,加上路途都不远,先讲好,一般10元就可以搞定 。晚上到了,没团餐,就在酒店下面找饭店,基本都是火锅——酸汤鱼锅那些东西,不习惯,我俩找了一个赤水特色饭店,回锅肉、水豆腐加上啤酒、米饭,60元吃饱了。

  贵州行最惬意的事,就是沿水路品味着大小七孔梦幻般自然仙境。说到贵州游,这五天其实最主要是在寻找着“黄小七”,妙哉! 翻译过来:贵州最美的景点是:黄果树、小七孔和千户苗寨。

  6月17日早7点30,天气多云。离开贵阳,开始向南面的荔波出行,大约300公里路程,由于山区高速限速在80公里,所以要跑4个多小时。快10点到了上堡高速服务区休息、方便后又驱车继续赶路。中午,在景区不远的一个饭店吃饭,然后空调车就向荔波景区驶去,洗肺之旅正式开始了!

  荔波,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 ”,列入到了世界遗产名录,有5A景点。这有着媲美九寨沟的樟江景区风光:有着“超级盆景”——小七孔;亦有“大自然神力塑造的东方凯旋门”——天生桥。 尤其是荔波小七孔,把水的美态呈现到了极致,不同深浅的宝石蓝、孔雀绿与山色树木交相辉映,感觉这儿的水的确与九寨沟相似,颜色很美,但又显得玲珑秀丽,精巧古朴,移步换景,幽静新鲜,美不胜收。又仿佛有像去年在云台山红石峡散步的感受。墨绿的水在竹林衬托下,别有味道,拍照很酷。

  这段游程很舒服,不怕走丢,闷头往前就行,我赞成有位游客所说的那句话“一路上,一侧是山,一侧是水,时而能看到参天的大树倒栽葱地倒在水里。树的根部已经枯死,而泡在水中的枝干却有的发芽并长出了绿色的枝叶,横漂在水中。尤其美的是这里的水,虽然是一条长长的河,间隔不久便会有很大的落差,看上去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小瀑布组成。有时落差间隔很小,一层层的瀑布便连成了一片,白花花的水帘从绿色的石头上流过,流入清澈见底的河流当中,其间还有许多水灵灵的水草。且不说如此的美景,就是这一路上的水声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了。”

  游览时间在4.5小时,从景区西大门坐上观光车后,一路开到卧龙潭下车,步行在木栈道上,听着下面响水河流动的声音,看沿途两岸风景,超凡脱俗,赏心悦目,如临世外桃源。卧龙潭,是卧龙河的源头,暗河在崖底涌出,水声轰鸣,雾雨蒙蒙,潭边怪石奇树林立,四周高山紧锁,水潭犹如地底深渊,我突然想:这难道就是到了传说里的龙潭虎穴?

  小七孔景区共有21个景点,我们就是一路东行,一路看景,走到东面的小七孔桥,大约是2.5公里路。从卧龙潭又上了观光车,到翠谷瀑布下,而后都是步行。水上森林、68级跌水瀑布、拉雅瀑布、小七孔桥每处都那么诱人,叫醒着眼睛、耳朵和身体。翠谷瀑布在响水河上游,和奴内吉海湿地(瑶语叫:最美丽的地方)在一起,瀑布高达60多米,是一处封闭的峰丛洼地,群山苍翠欲滴,田野郁郁葱葱。

  前头是水上森林。“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就是讲的它,我终于见证到了:这种美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把水、洞、林、湖都揉合在了一起,交相辉映。它由“树在石上长,水在石上流”而出名。全长有2千米,特别之处在于:景区内所有的树木不在岸边长,均都是扎根在河床岩石缝里头呀,虽被激流长期浸没,仍然郁郁葱葱,生命力极强,如此美妙的水上生态系统,在全球喀斯特地貌中是绝无仅有啊!这里的千百株树木,包括珍奇树木十多种,全都植根于水中的顽石上,又透过顽石扎根于水底的河床。这不由让我想起来,在海南的澄迈、文昌有一种叫红树林的热带海岸潮间带木本植物群落,与此相象。只不过,红树林是由那些犹如篱笆斜插或直伸于海泥的支柱根、或气根或从污泥中冒出来呼吸的根支撑自己,任凭海水涨落,淹没自己。

  水上森林中,河水全然不顾来到了多少游客,只顾千年如一日的奔流。石上盘根错节,枝间古藤缠绕。游人手攀曳藤、足踏盘根,沿河穿行,踩瀑践浪,有惊无险而趣味无穷。我们在水中一块块石头上穿越在林间,手忙脚乱,顾上又要顾下,扶枝踏石在众多游客里前行,也绝非易事,何况还要拍照呢?湿鞋粘泥,失足落水,此刻,会一点也不奇怪。兴奋起来,我干脆不管不顾,脱掉鞋袜,走入激流中间尽情欢快,这一日的脚汗味被水冲入鼻孔,冲到下游,味道好重。又后悔了,原来,下游有一些少数民族老乡正用河水洗着李子、黄瓜,为游客解渴叫卖,我想,我洗脚的水再洗过的水果不知会被谁有幸尝到。也是一种缘分吧。

  乖乖的,往前100米,又遇见一处森林,原来是石上森林。这绝对是世界级景点,绝对是原生态天然大盆景。壮观、惊讶!在这个喀斯特森林里,野生龟背竹漫山遍野,珍稀树种,奇花异草遍布。树的根系分布完全随岩石的节理、裂隙及地表几乎为零的土壤、枯叶落叶堆积清狂而定,造成盘根错节,根石交错的艺术奇观世界。所以被人赞誉为“石头上长的森林”。极开眼界!

  不来不知道,低调的贵州、藏匿的小七孔,竟然会有那么多的瀑布,这不,又见到了美的一塌糊涂的响水河谷那68级跌水瀑布了。我静静在木栈道的栏杆上向下望去:在1.6公里总落差110米,最宽处40米的弯弯曲曲河道里,竟密集着68种姿态各异的瀑布,一段一段的跌水,一层一层的表演,没有一个镜头是重复的。真美丽,真罕见。

  还有,接下来的拉雅瀑布,更是了不得:直接在跑游览车公路边的山崖上,悬空飞流直下,溅起无数云雾、无数水花,又泄到河流里。落差达到30米啊。拉雅,布依族语言是“美丽的女神”,名副其实的漂亮。逼近仰视,但见瀑首悬蓝天,旁缀白云,几疑天河自空而降。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瀑布腾空喷泻,横向坠落,同响水河纵向错落的68级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观。瀑在路侧,人在瀑下,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隐隐约约,纷纷扬扬。呆不呆啊!

  终于来到了横跨在响水河上的小七孔古桥边。它,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为清朝道光十五年所建。一头在贵州,另一头在广西,整个风景区就是由于它而得名。我想细细研究下它有甚与众不同。桥不大,长25米,宽4米,高4米,桥体拱形,结构玲珑,雅静恬美,工艺精妙。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潭水幽蓝。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此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它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可见其建筑工艺的精湛。在总面积46.4平方公里,集林、洞、湖、石、水、瀑、竹的盆景般景区里,它,无疑是最亮眼的首位明星。我觉得,这儿的美,只可亲临,不可言传,因为小七孔真的是佛祖把仙境复制到了荔波。

  小七孔有个美丽的当地传说。一对情侣为了爱情,决定逃离这里,携手天涯。被汹涌大河阻挡。无奈准备跳河殉情时,七名仙女幻化出了七孔桥帮助他们,同时讲,“此桥凝聚着时间和命运的力量,他们每走一步,便会衰老一分,代表着他们走过一年,当走过七孔,他们苍颜老矣,并已共度了一生。”在考验着情侣爱情的含金。最终,在七孔桥上这对情侣牵手而过,虽然只有短短百步,但他们却如愿的执手偕老,无怨无悔。所以此桥又叫“忠贞之桥”。

  在这美美的地方,脑袋里突然跳出一句话“静隐深山无俗虑,幽居仙境乐天真”。

  路过了铜鼓桥,从东门上了自己团的中巴,约2、3公里,又来到了大七孔景区,与小七孔微缩秀气相比,大七孔景观峻险神奇、气势雄峻磅礴,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尤其那座壮观的天生桥,巍然而立,被誉为“大自然神力所塑造的东方凯旋门”。此桥就是一块横跨河两岸的天然巨岩,是喀斯特是貌奇观之一。73米,厚15多米,桥孔宽22米,河水流过桥后,还会形成2米多高的大瀑布。仰观桥孔下,只见巨型钟乳悬挂,桥脚、桥侧的裂隙石缝长出绿石草丛灌木,藤萝花卉缠裹桥身,真是一座满目琳琅、五颜六色的天然大彩桥。此景惊险,据说,由于桥下瀑布前水激浪涌,小船不能靠近,到此必须停船,把船扛在肩上攀登危岩,超过瀑布,才又可能逆流行于暗河峡谷之中。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由荔波水上森林与云南石林、重庆武隆喀斯特共同组成。大七孔也在其中。

  为什么大到小七孔的水这样美?原来是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的效果。如大七孔湖水呈艳丽的蓝绿色,说明湖水中短波长的散射远大于长波长,专业叫瑞利散射效应。另外,湖水透明度高,湖底灰白色钙化,黄绿色藻类也使得湖水变化多姿。

  景区之美,还要说到樟江河的水。它,由东向西贯穿整个景区,将水春河景区、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和瑶山连成一线,樟江河年平均流量在每秒6个立方米以上。 

  当日,我们呢入住在荔波县城玉屏街道水景·荔都酒店,推开窗就是樟江。县城很干净美丽,夜晚,我出去转转,又有新的发现:找到了当地出的一位名人邓恩铭的纪念馆。他1901出生,荔波人,是中共创始人之一,1921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山东的济南共产主义小组,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当时,邓恩铭年仅20岁,是12名代表中年纪最轻的,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会上,同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李达、王烬美等同一起坚持马列主义建党原则,建立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1月,在苏联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1931年4月5日于济南纬八路刑场牺牲,年仅30岁。难以想象,在如此封闭、穷困的大山里,当年能出这样的革命前辈,可见信仰的力量。  

  在中心广场美食街上,还发现了荔波名吃——风猪。咋一看:外形酷似烤乳猪,其实它未经过烟熏火烤,其成色是因为制作工艺和配料的作用体现,风猪的选材必须是20斤以下的乳猪,刚刚断奶,还没有吃过饲料添加剂。晚清年间曾是当地官吏作为朝贡皇族的特产。在解放初期曾远销“两广”和东南亚地区,称其“厨珍”。

  制作方法是将肥壮小猪宰杀,治净,顺头骨、脊骨进刀斩成二爿,取出脑髓和脊髓,挖出眼珠。将25味具有补气,暖胃。养脾等功效的草本植物,与细盐混合,均匀地抹遍猪内腔,放入大缸内后,将糯米酒倒入缸内,将猪淹没,盖好浸20天。取出,用竹片将猪腹撑开,里外抹上一层菜油或麻油,风干即成。

  吃风猪也讲究,要根据食用的量切块,用温水搓洗,然后扣盖在糯米上隔水蒸15分钟,取出切片,才会肉香和米香交融、香气四溢、未食而垂涎三尺。可惜,我只过了一回眼瘾。

  贵州行最贵州的事,就是爬上山瞧千户苗寨慢慢数着数不清灯火。贵州是个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全省共分布有54种民族,占全省常住人口3580 万的36.11%。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253个民族乡。其中,人口在1百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苗族(397万),布依族(251万),土家族(144万),侗族(143万);人口在1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彝族(83万),仡佬族(55万),水族(36万)白族(18万),回族(16万)。

  苗族在贵州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蚩尤不仅是中国苗族的先祖,他和黄帝、炎帝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蚩尤很不走运,在与黄帝族等斗争了很长时期,最终屡战屡败。被迫撤退到较偏远的地方进行防守或避难。直至今日,我们依然看到其中的缩影。不难发现,苗族居住的地方,一般是在山顶或山腰等易守难攻的地方,较缺水。正由于这样,才歪打正着为后人留下来如此壮观的苗寨景观。所以贵州人至今仍喜欢酸类饮食习惯,这与过去大部分苗族人居住高山,离城市、市场较远、供水不足等,导致都善于制作容易保存,供长期食用的豆制品、腌菜、酸汤等有很大关系。 如今,随着农村苗族人与外界交流接触日益深入,许多饮食习惯其实也有了很大变化,除了地方特色菜之外,其他菜类与汉族饮食并无太大差异。

  早就听说过,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很美。究竟是个啥样呢?

  6月18日一早,又是无雨的好天气,我们离开了荔波县,继续280公里的游程,中巴车先返回到上堡服务区后,再向东南方向行驶,将近又四个小时在中午时到了目的地——凯里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管辖下的千户苗寨北门观光车换车点。(凯里:在当地语言中意为“让我们和水牛一起到田里去”。)这天正好是农历端午节,又在一家“苗家风情食府”吃起了午饭。在极具特色长约20米的苗家长桌宴上,6位客人为一组吃一个火锅,一群盛装的苗家小姑娘,捧起米酒,送上染成粉色的鸡蛋,绿色的粽子,还有冒着热气的酸汤鱼锅,都在迎接着我们的人和胃。

  这儿,景区搞的很有规模和特点,一个巨大的苗族女子头戴银帽子造型的拱门建筑,叫我忍不住赶紧拍照。

  凭票进入北门,坐上观光车,就到了七号风雨桥附近。每张观光车车票可以乘坐4次观光车,用于往返停车场至7号风雨桥和1号风雨桥往返观光台,乘坐一次打上一个眼。一号桥到七号桥没景观车,路程也就1.5公里多。我们步行先到了4号桥南面半山腰的一处旅店,是苏州人开的,条件比想的要好。

  位于雷山县东北部的千户苗寨四面环山,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公里,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00公里。有1360户人家,6千多人,苗人占99.5%,距今,有1700年历史,是世界最大苗寨。发源于雷公山的白水河是千户苗寨的母亲河。它沿着山岭蜿蜒而下,自东南向西北汇集了四条小河后,穿寨而过,将苗寨一分为二后,流入到西江谷地。

  顺着河流,两岸苗寨气势恢宏,迤逦的向山上延伸,独具特色的吊脚楼背靠青山,脚踏玉带,依山就势,层层叠叠。寨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寨,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山寨”。这里是歌舞的海洋,是芦笙故乡,特有的穿斗式木结构干栏式楼群是民族建筑的瑰宝。

  诗人余秋雨就是在这儿找到了人世间民居最精彩的风景,他说“用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

  到这,一看吊脚楼。苗寨最主要的精彩就是那些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的吊脚楼。虽说不像凤凰古城吊脚楼都建在水边,亦有风格与特色:依山就势而建,后半部与山坡相邻而不连;前半部木柱架空,底层进深较浅,楼面半虚半实;人们聚族而居,寨子依山傍水,寨前有河,寨后有山,参差错落,贴壁临空。整体而言,西江吊脚楼多建在坡上,布局顺山势而走,自然而上,高低错落,如同笔毫由下而上,一挥而成,大路当中,小路相悬,成树枝状结构分布,纵横交错,对仗工整,零星分布似叶子不失神韵。而沿河布局的吊脚楼则呈“条带式”结构分布,似人形,似蛇形,多姿多彩。

  工艺看,整个框架全部用榫卯衔接。一栋房子所有的主柱、屋梁、穿枋都用榫卯衔接,上千个榫卯把整栋房子勾连成型成架,固定成力学强度极强的吊脚楼木屋架子。然而,这样一栋栋极具艺术魅力和建筑学价值的苗家吊脚楼却是目不识丁的木匠师傅,在没有详细图纸,没有文字记录的情况下,仅凭想象仅依靠一些诸如墨斗、斧头、凿子、锯子以及成竹在胸的建筑方案,就能使整栋房子的柱子、穿枋、屋梁环环相扣,使一栋栋斗拱形苗家吊脚木屋巍然屹立于山地斜坡陡坎之上,足以显现苗家建筑工匠非凡的建筑学艺术水平。

  二看风雨桥(也称花桥)。西江千户苗寨现在有七座风雨桥,连接着白水河两岸。桥头牌匾上的奇怪汉字是桥名的苗语读音,名称分别为:一号风雨桥“哿嗡僦”又名“龙潭桥”; 二号风雨桥“嘎铥僦”又名“螃蟹桥”; 三号风雨桥“僦哟妃”又名“情人桥”; 四号风雨桥“僦岽乧” 又名“学子桥”(因为桥正对着西江中学); 七号风雨桥“僦餸嗡”又名“回龙桥”; 五号风雨桥和六号风雨桥还没有名字? 

  此桥历史上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地,多建于交通要道的河流上,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传统的风雨桥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很是坚固。风雨桥上部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塔亭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桥面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

  不过,由于老桥毁坏,2008年建造的一至四号风雨桥和2013年建造的五至七号风雨桥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木质材料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美观性、牢固性和抵御洪水的性能大大加强。两难:老木质廊桥,无一钉一铆和无一铁件,皆杉木凿榫衔接,工艺复杂,装饰讲究,廊顶多重檐的亭阁式宝顶使得桥、廊、楼融为一体,民族味道浓,尤其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极具美感。通道两侧的长条座椅式样与“美人靠”同出一辙,艺术性超出实用性。但不抗洪水;新桥,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坚实性和抵洪性棒,但不如老桥养眼啊。

  三看老房老街。下午,导游把人都领去坐观光车上观景台了。我们另辟蹊径,专门到北面的苗寨探稀奇。为什么到北面苗寨呢?因为白水河北岸,苗寨主体的老房子多位于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这有两座青山,密布其上的古村寨和山型轮廓像两座金字塔。但苗族人却把这两座青山视为崇拜和吉祥动物——牛的一对牛角。而南岸的建筑,大多是后来随着旅游发展而新建的,一般都是客栈、旅店,漫山遍布。

  从一号桥向北行,桥东面是一片绿油油与苗族有关的稻田。苗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而“苗”这个字就是下面一个“田”,上面一个“草”字头,田里种草便是种稻谷,因此,这个民族便称之为“苗”。山崖下用红字刻着苗寨博物馆的简介。鹅卵石铺的街路,全木质的建筑,民族服饰的老人,仿佛使人在久远岁月里穿梭。到了芦笙广场,一群民族大妈打着蜡染的蓝白色花伞,在幸福的跳舞。对面是西江苗族博物馆,凭身份证进去瞧瞧:里面一共有11个展厅。分别有历史厅、生产、生活习俗厅、服饰与银饰品等,讲述着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苗族是个喜欢银饰和刺绣的民族,在西江,不仅随处可见琳琅满目的银饰和刺绣制品,还可看到身着民族服饰、缀满各种饰品的苗族姑娘。据介绍,在苗族人的衣服上,很容易找到蝴蝶、水牛、飞鸟等图案,因为这些图纹都是苗族人祖先崇拜的记忆,正因如此,很多学者把苗族盛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西江千户苗寨,木质阁楼一座接着一座,将整个寨子能修建房屋的地方填塞的满满当当。苗寨有两条大点街道都在河北面的水边,沿途都是商店、餐厅、酒吧和客栈, 民族小吃土特产, 苗族服装银饰店也不少,有一定的商业化。不过这也是景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想去看没有商业的味道苗家老屋,必须得爬上山,特别是在山顶那处苗王住的地方。

  急急忙忙从博物馆东边一条山路向上走去。依山建筑的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层层叠叠顺山势而建,又连绵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点缀。在山腰上的多为三层吊脚楼,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粮仓。

  居住层有长廊,围有木栏,设有长凳,苗家姑娘多在此挑花刺绣,人称长廊木凳为“美人靠”。这些吊脚楼比较旧,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应该是比较真实的原始民居。问路寨民时,遇到一位老人背着熟睡的孙儿和他的儿媳妇挑着一筐紫黑色杨梅,尝尝,口感极佳,我拿出10元,善良的老人给了我足足有5斤多,连称也不称。真淳朴。路边有一个标志牌,写着“大连2764公里、北京1485公里、拉萨2926公里、广州932公里”,这应该是陆路距离吧,走了这远啊!山还挺高,有点累了,又经过蜡染坊、海豹客栈,看见两只贵州的名犬——我国濒临灭绝的白色短毛、红眼眶的下司犬正在路旁睡觉,就到了苗王的家——鼓藏堂。门口有一副对联:“鼓藏响起道贯古今溯根源 藏堂苗族列祖先贤佑子民”;横批:“鼓藏堂”。东边有一间“苗王银饰店”,一位师傅告诉我们,不巧,50多岁的苗王刚刚下山,所以很遗憾没进入他家看看,与苗王谈谈。

  苗族最隆重的节日叫“鼓藏年”,是祭祖大典活动,一木星年过一次,即13年一次,连续过三年,第一年7天、二年9天、三年13天。主要活动祭铜鼓。苗人认为,祖先的灵魂附在鼓上。而鼓藏头就是苗族氏族领袖之一。大的活动都由他主持。过此年要说隐语,即杀猪叫“叩干勒”;喝酒叫“划船”;打酒叫“去井里打水来”。这位苗王应该就是鼓藏头吧。

  四看夜景灯火。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快19点了,又下山返回一号风雨桥,坐上了观光车,上到了南面山上的西江苗寨观景台。此时,想看夜景的游客来了很多,好不容易等来了最上面有栏杆的“美人靠”坐下,期待着万家灯火的点亮时刻。刚刚是从北山向南看苗寨,这回又是从南面向东北方向看苗寨,可谓是全方位了。山下,望的见学校操场打球的学生,演出场的霓虹灯,还有3、2、1号风雨桥的样子和河水。此时,身后,已经支起了好几架长焦相机的三脚架,还有那些抽个空档就伸出手机拍照的男男女女游客的手。站都挤,好拥挤。想到我还有个座位,不免窃窃自喜。

  晚上7:20分左右,万灯初放,星星点点,没有五彩缤纷,没有烟火升腾,就是暖色的、家里颜色的、昏暗黄色的、很普通很普通的千户苗寨独有的夜灯。看不出谁比谁靓,看不出谁点在吊脚楼,还是挂在屋檐下。这是过着油盐酱醋生活的灯火,不是又胜过高山流水情调的浪漫。有人说,西江苗寨已经太商业化了,可我觉得,唯有如此的夜景,还真的是淡化了红尘的味道,还真格为我诞生着美好的记忆和景色。这是一种久违的感动,让自己想起上世纪60年代大连连胜街,妈妈厨房点亮的那盏颜色和此刻一模一样的电灯。好像25瓦钨丝灯吧。

  我知道,人生有些遇见,明天就会是岁月的沧桑,徒留下一声叹息,如眼前的灯火,一夜的璀璨后,在我离开后,不管再怎样日复一日的点起,因为我不再看见,就只会在心里剩下漫长的沉寂。有些再见,也许是再也不见了。

  在夜幕降临时,放眼望西江苗寨——这座露天博物馆放出的那一片万家灯火,就会觉得来西江,值得!玩在西江,看在西江,更要醉在西江的灯光里。

  是啊,如今社会变化太快,贵州大山里的年轻人,不惜怀揣梦想,跋山涉水到大城市打工,想和家里人把家乡建的与北上广一样;而现代化城市的人们又不怕千山万水来到西江,想千方百计把原始的苗寨留住老样子,孰是孰非?饱汉焉知饿汉?希望都有真幸福!

  拍照的人很多,但光线太暗,除专业摄影师外,一般用手机效果未必好。慢慢的看不见吊脚楼了,排队坐上观光车下山。

  意犹未尽,又安排看看日出。第二天很早醒来,盼天快亮,可是这儿比大连亮天晚,直到6:40才有曙光,从旅店顺着上山路爬上观景台,只用7分钟。清早,人很少,一直等到山后太阳出来,又拍了不少相片。意境感觉不如夜晚好。再见了,千户苗寨!一个5天来待得最久的地方,又是不虚此行的地方。

  贵州行最记忆的事,就是才知道这方土地藏龙卧虎也拥有众多名人。贵山、贵水出贵人。贵州名人从古到今都有,分为本土名人和与贵州有缘并为贵州做过贡献被贵州尊敬的名人。前者如:张之洞(1837 —1909),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清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同为晚清“四大名臣”;丁宝桢(1820年-1886年),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晚清名臣,官至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你知道吗?中国有一道有名黔菜——“宫保鸡丁”就是由丁宝桢发明的吗?是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正确的写法不是“宝”,更不是“爆”,因为“宫保”是对丁宝祯曾封为少保、太保的尊称。后者有:王阳明、奢香夫人(公元1368-1396年)——明代贵州著名的彝族女土司等等;还有:张秀眉(1823—1872),清朝贵州台拱厅(今台江县)人,清咸丰同治年间黔东南苗族农民起义领袖;何应钦(1890~1987),中国国民党军的陆军一级上将,国民党国防部长。兴义人。荔波人邓恩铭、王若飞(1896-1946)贵州安顺人;杨至成(1903年——1967),侗族,三穗县人,是贵州省唯一的开国上将;贵阳长大的龙永图;遵义市绥阳县出的奥运冠军邹市明等等。

  不过,如今贵州人最感兴趣的名人还是下面这几位:

  佩服出生在安顺镇宁县的华为老总任正非。2017年华为收入达到了6000亿元,远超可以轮流坐首富位置的马云和马化腾的阿里、腾讯等公司。他却没有上过富豪榜!这和他华为股份少(只占1.4%左右),其他都分给员工有关;与华为没上市,市值难估有关;关键是与任正非并不追求登上富豪榜,而是追求有成就、有价值。是一位真正做事有责任心的贵州籍企业家。

  佩服中国“天眼”之父、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他拒绝美国人高薪,在坐落贵州省平塘县那一个“贵州天眼”景区,建立了那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据说能看见人在月球上打电话,奇迹吧!

  佩服香港男演员、歌手古天乐。他捐款为中国贫困地区修建的“古天乐小学”已经多达86所,其中有38所在贵州!可谓“慈善超人”。还有专收贵州毕节最穷百姓辣椒,专赚外国人钱的老干妈陶碧华、非遗传承人唐盛兰。1939年4月出生的,茅台历史上唯一一个集党委书记、董事长和总工程师等职务于一身的季克良也称得上是位传奇人物。 

  6月19日,阴天,要由东向西面的安顺去了,又是一个近300公里路程。先参观了一个不远处的苗妹非遗博物馆,这是贵州那位名人——唐盛兰,作为“贵州苗妹银饰”创始人,在2014年11月成立的私人馆,占地约15平方米,收藏了许多苗族服饰,银饰,家具。她还是非遗传承人。我和她的侄子唐海(银匠大师)合影留念。 

  午饭后,到了凯里市西偏南部10多公里、离苗妹馆5公里的国家4A景区下司古镇参观。经过清水江一座桥,就可以看见下司古镇的牌坊门。嘉庆13年辟为商埠的下司古镇不大,但每一个地方都很出彩,文化底蕴深厚,多元交汇和聚集了多种元素,有商埠文化、饮食文化、体育文化、名人文化、民族文化、名犬文化等。

  到了这,会感到它和贵州其他镇子感觉不一样,格局比较怪。我知道黔东南乡村普遍都是寨子——苗侗建筑,下司古镇乍看是苗侗村寨,但却难得见到了不少江南院落和徽派建筑,最神奇的是这还不是后建的,都是有历史的。不得不佩服当时这繁荣发达的商埠码头,能引来了各色各样的生意人。

  下司人注重教育,这有个王阳明先生弟子建造的阳明书院,还有一个“女子书院”。当年女子书院学生刘启义,得知红军过贵州,爬山涉水,终于在平越一带找到了贺龙、萧克的队伍,并跟随红军北上参加了革命。

  又要说到古代这位被贵州人爱戴的名人 ——王阳明(即王守仁)。他是继孔子后的一代大儒,中国和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军事家。他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在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毛泽东。

  明代王守仁这位五百年前的大儒,于正德三年(1508年)到贵州,五年(1510年)离开贵州。受权阉刘瑾迫害,曾被贬为龙场驿丞(今贵州修文县),在一个“阳明小洞天”山洞里潜心修行,创立了心学,开启了一段跨越几百年的哲学佳话。他在修文创办龙岗书院,又受聘主讲贵阳文明书院,首开黔中书院讲学之风,培育了一批弟子。他的学识与德操,深受人们的崇敬。他离开贵州后,人们以他的名号建书院、修祠堂、刻碑记。

  下司阳明书院建在古镇北部,由教学楼、藏书阁、祭祀、园林、陈列馆五部分组成。供奉有孔子像、王阳明像及万世师表牌位等。

  进入阳明书院,首先看到大门对联就很深刻:“服其教畏其神故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遍为尔人 官先事士先志有君子之词而无君子之行莫入此门”。里面有用花岗石制作的王阳明心学巨书“诗悟”,还有塑像,对联是“一室简编堆左右 二铭义理証东西”横批:真三不朽。

  王阳明的贡献,一是“知行合一”,即后来毛泽东总结的“理论联系实际”。另一个就是“致良知”,即哲学上所讲的本体论。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古代王阳明,也具有现代意义:每人都应该学习他,能在逆境里、在困难时,保持一种乐观精神,修炼一颗强大心脏,取得成功。

  参观给的1小时有点不够用,因为下司真的有看点,可谓“人杰地灵狗出名”。它民国时期曾被誉为“小上海”,设有川滇会馆、江西会馆、两湖会馆、福建会馆和广东会馆等。还是名犬——下司犬之乡。保留有清乾隆44年修建的有33米用条石铺砌成扇形的石级大码头、小码头。据民国7年(1918年)统计,下司就有商户197户,从业人员583人,资金21.75万银元。每逢赶场的前一天,客栈商贾云集,马店门庭若市,饭铺彻夜不歇。停泊在清江上的商船成百上千,船上灯火通宵达旦灿若繁星。河小船多、街小马多、路小轿多。据说,根据规划,现在5万人的下司人口2030年将达到10万人。

  小镇中央的有个古戏台,主体以及整栋建筑上都雕刻着各色祥瑞之兆和象征五谷丰登、天下安宁的瑞兽。顶部藻井天花、梁枋、横板等上面绘有郭子仪祝寿、山水图画等,柱上的雕工工艺精湛,色彩艳丽,装饰华贵。精湛的手艺给我以古典美的震撼。

  禹王宫和一些老会馆建筑也相当好看,是苗家、侗家,清朝、明朝不同风格、不同时期古朴与现代的结合。我细细看着那些默默散发历史气味老旧青瓦和翘角飞檐,有韵味。但我觉得,最美的还属广东会馆,象征着广东“独占鳌头”的镬耳屋,具有徽派建筑浓郁特色的马头墙,都是历史精品。下司古镇民居为院落式布局,多数为一堂两进式住房,正厅和厢房构建得体,有的庭中建有花台。沿街多为一楼一底木结构建筑,重檐青瓦。有的住户带一铺面,大门带腰门,门窗、吊瓜等雕刻精美。

  哦哦,哪儿还有一座古老的高塔!错了,原来是侗寨核心的标志性建筑——侗族鼓楼,是夜郎古文化的象征。有民谚说:“苗侗文化有三宝,鼓楼、大歌和花桥。”世界非遗——侗族大歌就是在鼓楼下诞生。

  下司古镇历史上也出过名人:清末状元夏同和。是贵州历史上仅有两个文状元之一;同盟会会员张先培。是狙炸袁世凯成为“刺袁三壮士”之一的英雄;吴传声。是讨袁护国军上将都督,其墓现就在距下司1.5公里的保秧洲。

  哈哈,再说说这里出名的下司犬吧。它,真是一点也不好看。苗民总结它为“虎头蛇腰鼠尾撑子脚,空鼻红眼耳直立”。别看它头部粗大,额宽平,眼小口方,加上鼻、嘴、眼圈红润,粗看有些丑陋。特别突出的是脸和嘴上有硬毛直立,犹如针状,使人望而生畏。 

  其实嗅觉特别灵敏,四肢强健,足底厚实,脚趾弯钩适中,趾间疏展,奔跑速度快,耐力和爆发力极强,具有很强的捕猎能力。加上忠实主人,被列为世界第三名犬和中华名猎。

  贵州行最浪漫的事,就是淋太阳雨看大瀑布淋漓尽致飞泻的身影。那天,是6月20日,头天晚上住到了安顺一处安顺北辰五洲皇冠酒店,这是在北京建设鸟巢的那家开发商一个项目,多是别墅,我们住的是像窑洞型的客房,条件不错。半夜,哗哗哗,下起了大雨,伴有雷声,很担心第二天的黄果树游程。

  早饭后,先上一家黄龙玉购物店墨迹半天,才赶往景区,第一站是看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7千米处,这里主要观赏石、树、水的美妙结合,是水上石林变化而成的天然盆景区。“风刀水剑刻就万倾盆景,根笔藤墨绘制千古绝画”的对联,概括了天星桥景区玲珑秀美的神韵。分为3个连接的片区,即天星盆景区、天星洞景区、水上石林区。天星桥的水上石林以“水”见长,“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长树”,是水上石林的真实写照。

  盆景区内最令人留恋的当属“数生步”。据说盆景区内的水位是固定不变的,水中的石块是天然形成,有些石块经过加工后铺成道路,露出水面供游人行走,那就是著名的景点“数生步”了。一块石头是一步,一步是一天,总共365块形态各异的石头蜿蜒在水中,正好是一年,人人都有份。人在景中行,就好似在画中游,每个人都边行边看着石头上的日期,找到自己出生的那一块,就是自己的“生步”了,我站在自己的“生步”上,留了个影。有意思的是“数生步|”缘由上的几句话,另有一番含义:“数到你生日的那一天便是你的‘生步’了。”人们说这里步步有景,但景与景不同。……非常令人回味。不过,由于刚下过雨,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水景,全是黄色的水。

  中饭后,到了黄果树景区。景区是以当地的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我见到的这种植物结的果实有点像绿橘子,不知黄的时候什么样。进入景区,我们没有随多数人去坐扶梯,而是步行去看大瀑布。这是刘经理告诉我们的,她才从贵州玩过。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路很近,又不累,还看路边景,还一人省去来回50元坐扶梯钱。步行的游客还不少,也许是赶上高考结束的孩子们都来放松了吧。

  又是由于头夜下过雨,景区好多观景点都封闭了,像水帘洞等。但我想,只要看到大瀑布,就算达到了目的,世界上的事哪有十全十美,不可贪心。

  这次,要讲最浪漫最难忘的瞬间是什么?就是在黄果树大瀑布前,我邂逅了一场荡气回肠、神奇莫测、人生可求不可遇的太阳雨。本来刚刚还是多云阴暗,突然那时刻,太阳意外的在瀑布上露脸,头顶的天空蓝得仿佛要流淌下来,脚下的水雾舞的好像仙女撒袖般婀娜多姿。头夜的大暴雨,一下把晶莹剔透如水晶般的瀑布水变化的像黄河那样颜色,那样汹涌澎湃,涛涛翻滚,一泻远去。可能是我的到来带来了意外:亿万颗雨滴啊,开始争先恐后在天上跑步,谁累了谁就掉了下来。掉下来,跑的那个急得啊,变成了叫我目瞪口呆的惊涛骇浪。眼前的美景,真的会叫我记住一辈子。

  最后又去看了一个景点:陡坡塘瀑布。陡坡塘瀑布位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上游1公里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陡坡塘瀑布顶上是一个面积达1.5万平方的巨大溶潭,瀑布则是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上。陡坡塘瀑布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每当洪水到来之前,瀑布都要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因此又叫“吼瀑”。由于夜间下过雨,我们也听到了声音呢。这还是1983年版西游记片尾曲拍摄地。景区不大,也是看远处瀑布,水大,沿水边的路又封闭了,人很多,好不容易挤到最前面拍下了照片,就告别了。据说,平水时,白水河流量不大,水流清澈,陡坡塘瀑布显得十分清秀妩媚。瀑布水层沿着和缓的瀑面,均匀地撒开,在一鳞鳞的钙华滩面上轻盈地舞着,如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面纱,又如一面面张开的素绢扇面,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故有人戏称为“新娘面纱”。而我们眼前却是异常凶猛雄壮的瀑布。黄浊的河水翻坝跌落,摧王捣冰,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贵州行最舌尖的事,就是在镇宁花江狗肉馆捞起美食吃过还想来。镇宁县,只是一个只拥有35万人口的小县城,地处“黔之腹,滇之喉”要塞,是观世界名瀑必经之地,可惜大多数人一般都未停留过,停下来,干什么?吃狗肉呀!看,我们在20日看完瀑布,就到这入住在加州酒店。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上街去了,为的是寻找梦寐以求的安顺名吃:狗肉汤锅。

  安顺市关岭县花江镇狗肉特别出名,镇宁,作为布依族和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的自治县,也不例外。嗜食狗肉,宰狗待客是上等的款待。逢年过节,布依村寨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宰狗1只。这可谓贵宁县一绝。网上一查,路上一问,原来花江狗肉馆就在入住酒店不远处。 

  我过去在延吉、在大连天津街后身狗肉馆和安波都吃过狗肉,这几年,由于宠物热的兴起,和爱狗协会的建立,要吃到做的正儿八经的狗肉佳肴真的太难了。

  进这家狗肉馆一与老板交谈,他很牛的对我讲,现在全国也只有沛县(刘备老家)、泗洪等地方吃起狗肉还理直气壮,我们也行,少数民族地区吗,他们没有市场,动物保护协会不敢管!

  花江狗肉火锅与众不同,自成一派,是名闻天下的贵州风味特色火锅,选好农村草狗后,将带皮的肉一起煮熟,肉色白嫩,汤清不稠,味美清香。讲究先喝汤润胃,这样吃起来的口感会更加的新鲜。汤是狗肉、狗骨制成的原汤,清凉见底,香而不腻。

  在老板推荐下,我们两个人要了一份挺可以的狗肉汤锅、又要来30元半斤凉拌狗肉,一瓶啤酒和米饭一盆。共花了110元。没吃了,剩了不少。

  做法真很讲究,是把炖好的狗肉切成块肉,再放进滚烫的原狗肉汤中,加入姜、葱花、胡椒粉、芜荽、味精等。狗肉炖的火候正正好,皮很适中,既不太硬,又不太烂,入口易嚼。餐桌上火锅里的肉,是将煮熟的块肉切成薄片入先盘,再将炖煮的原汤盛入锅中,加上胡椒、香葱、芫荽及新鲜薄荷(俗称“狗肉香”)等调料,然后片肉徐缓入锅滚开即可食用。

  这个“雷记老字号正宗花江狗肉馆”,号称20年老店,价格不贵,蛋炒饭一碗8元,凉拌狗肉1斤60元,狗肉锅75元,里面有一斤狗肉,配菜一大堆免费送,有凉粉、野菜、薄荷、白豆腐、小白菜等,最关键的奥妙全在那一碟小小的蘸水上。配以蘸碟,边蘸边吃,直吃得我俩大汗淋漓,浑身通畅。

  讲究蘸水,乃花江狗肉一大特色。它是用油炝的秘制糊辣椒,再配以姜、葱、蒜、花椒、胡椒、腐乳,以及抹碎了的芫荽和新鲜薄荷叶等等合成的调料。

  狗肉锅,汤鲜肉美,不仅香辣爽口,油而不腻,兼有清炖与热炒之妙,还又具有滋养大补,祛风趋湿的食膳作用呢。精明的外地人到安顺,都必须以一尝为快事。真乃安顺骨灰级的招牌美食!尤其比起在镇宁街上看到卖的当地另一有名的水果——蜂糖李子,是用桃树与李子树嫁接后结出的浅绿色李子,要40到60元一斤哪,狗肉还真的是很合算呢。

  贵州,狗肉是一个极受重视的佳肴,来了不吃会后悔,吃了还想再相会!

  贵州行最吃惊的事,就是没想到崇山峻岭中交通建设可谓奇迹倍出。这回,我是亲自见证了关于贵州流传很久的几句话:一是:黔境路难行,人无三分银。“ 连峰际天,飞鸟不通”,古诗记录了曾经这的交通闭塞与对外联系的艰难。贵州也有很多名片,都与山有关:地形上叫“喀斯特地貌”、风景上叫“中国公园省”,还有“山国之省”等,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黔道难,导致穷困宭困,正是贵州落后的主要根源。加上少数民族人口多,又没文化,走出大山打工难,就像叶辛讲的,他们那副看城里人的眼光是胆怯的、不自信的、有沟崖的。过去3千元就是当地人一年的收入。山里人穷的只能是“早上吃土豆,中午吃洋芋,晚上吃马铃薯”。很穷,就会绝望。就在两年前的2016年6月9日晚11点半,贵州毕节4名儿童服农药自杀死亡。四兄妹,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四个孩子生前穷的只吃玉米面。哥哥留下的遗言是:我最大的愿望是活不到15岁。沉重,痛心,可怕,震惊了天下。贵州穷,绝不是好吃懒做,而是被桂、云、川、湘、鄂、重庆包围的大山省,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极其困难,黔路古今难行啊!

  二是:黔图好风景,地无三里平。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说呀!加上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又有61.9 %为喀斯特(出露)面积,真是头次见到的一种特殊岩溶生态系统 。此行,好多时间在车上向外看风景,似乎感觉不出贵州山的显眼,不像云南、四川等地的山那样高峰较多,大多是一座座绿色不高的馒头山连绵不断,眼前闪过。其实,古人都知道这儿山的伟大和最多“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这次可惜没去一个好地方:梵净山。那才是贵州第一名山啊!鹤立鸡群呀!主峰最高海拔在2527米呢,在铜仁市境内。最近又成功申遗,在7月2日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贵州省继“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中国丹霞”——赤水、“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之后第4处世界自然遗产地。

  三是:贵州山压人,人无三尺高。走遍全国,见到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多是小矮人,导游讲:男子1.6米、女子1.5米高的人,很普遍。不假。

  四是:贵阳太阳贵,天无三日晴。贵州最难当的官,要属气象局长了,因为“十里不同天”啊。我们16日到贵阳,导游讲,前几天一直下暴雨;17、18、19日白天都是无雨天,就在19日晚上,魔咒应验了:下来一夜大雨。果然不出三天就阴有雨。20日,在黄果树又遇到奇怪的太阳雨。21日中午赶往回大连的贵阳龙洞堡机场时,又是下着阵雨。

  贵州人是朴实朴素的,是善良实干的,是会创造出奇迹的。他们懂得感恩,说,现全国人大主任栗战书2010年至2012年在担任贵州省委书记时,坚持狠抓道路建设,功不可没!我真真切切在这次行程中,看到了贵州的发展,见证到贵州在天堑变通途中诞生的世界奇迹和贵州速度。要想富,先修路啊,全省通过高速公路自由往来,十分方便。“黔境路难行,人无三分银”的日子将不复存在了!

  从1986年开建西部第一条贵黄高速公路开始,贵州人一直在修路,2009年,高速公路总里程975公里,全国24位;2012年,5100公里,排西部第二、全国第八;预计2020年,破1000公里,排入全国前五,组组通公路,80%乡镇通高速,2017年已实现西部第一个村村通公路的省。密度之高,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14年随着贵广高铁、沪昆高铁东段陆续开通,将每年开通一条高铁。现已建成机场14个。天上,地下想走就走,想来就来,都不再是梦了。

  交通叫贵州美丽私密的风景,吸引来了大批游客,产生着可观经济效益,贵州的旅游也在大发展呢。2017年到贵州游客达到了7.44亿人次,外省游客3.27亿人次,总收入7116亿元,分别增长40% 31.17%和41.6%。持续井喷势头不减。

  贵州经济也亮出了精彩答卷。看:201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1354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高于全国水平3.3个百分点。增速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三位。了不起啊!

  我喜欢贵州,祝愿贵州,再加油全速前进吧!

  记住了,2018年的6月,我曾经到过黔山玩水,看到的黔图有很多没想到的美丽。

1531389635112730.jpg

本网站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凡发表在网站的文章,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