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是我当兵第25个年头,也是我军旅生涯正上升的时候。那时,我已立过三次三等功,又在沈阳军区司令部一个直属的81853部队,任技术研究室主任、技术9级、无线电工程师,是同年兵里的佼佼者。可是由于家中母亲的突然病逝,为照顾大连年迈的父亲,我决定转业了。

  当时,第二次就业困难重重,社会上流传着“中校、大校到了地方都不会笑;中尉、上尉来到地方都没有位”就很说明找工作的严峻。何况我已38岁了,再加上部队学的无线电专业想找到地方对口单位更是难上加难。

  本着从零开始的决心,又加上自己喜欢文学的业余爱好,我决定改行参加了沙河口区政府办公室秘书的考录并被选中。像个部队的新兵一样,苦学苦干就是7年哪,一步一步当上了秘书科长、助理调研员。

  伟人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哪种子……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在那里生根开花。这七年,我年年都是单位先进个人,还三次评为优秀公务员,一次三等功,多次获得市政府先进个人和区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我负责的宣传报道、史志、编撰区《政府工作》等工作,也年年是市区先进。

  2000年底,组织上把我又安排到了区残联担任副理事长工作。我象在部队一样,服从命令听指挥,不顾周围那些好心人劝我“你这个政府的大笔杆子到那儿去真是大材小用,快找找人换个单位吧,干嘛非要到这个全是‘盲聋哑、痴呆傻、孤老寡’的残联当‘丐帮帮主’呢?”我愣是选择在沙河口区残联整整工作了15个春天,还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单位弄出了名堂。

  正因为我在残联仍旧保持着军人本色去工作,就会感到,这儿其实也是一个会精彩我人生的舞台,让军魂继续燃烧的地方,也会有让我像一名战士那样血脉贲张的时刻。它教我真正放下名和利的诱惑,像雷锋那样,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一切为了残疾人,为了残疾人一切。当时,残联工作正是爬坡阶段,困难很多,阻力也大,社会上不理解,就连有的教授讲课时都还在用“瘸子”、“瞎子”等歧视性语言称呼残疾人。记得,为了让全社会都关注关心残疾人事业,我和同事们在2006年5月21日全国助残日到来那天的《大连日报》上,用整整两个版面全部是宣传残疾人工作的内容,我还写下《厚爱那一小半人》等2千字的文章,引来全市人的轰动和共鸣。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自强不息的残疾人,2013年,我还作为主编专门制作了一本《说幸福》——残疾人故事征文集。

  对残疾人而言,他们对康复服务工作渴望强烈。2012年,在市残联指导下,我们主动承担,率先在全市建立了500多平方米面积的区级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博爱绿园”,我区成为全市首家辽宁省残疾人康复服务示范区。后来,还在由家村为小海豚孤独症中心建立起新家,创作了大连女诗人阿琴作词、安九六作曲的大连第一首残疾人歌曲《阳光就在身旁》,涌现出我区第一位残疾人劳模——王海军和李福阳等一大批助残爱残的先进典型。

  最深的记忆是在2006年春天,我们区接受了市残联下达的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任务,在短短20天的宝贵时间里,我们率领9个街道残联理事长用5天时间到南京白下区、苏州平江区和上海残联学习经验,用一个星期时间,加班加点与蹲点的辽宁省、大连市残联同志和担负任务的街道与社区同志流星赶月般按检查要求逐项落实了迎检工作。区政府实行强势领导,我策划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三位副区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街道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召开全区创建动员大会,我写出来1万多字的汇报材料……那年11月8日,国家民政部、卫生部和中残联组成的检查组在反馈会中肯定的讲到“在沙河口区残疾人已经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12月18日,在天津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经验交流会上,我区被确定为全国15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之一,也是东北和辽宁的唯一创建区。我又一次获得到市区政府的表彰。

  今年5月的一天,在我已退休后的第三年,在看望一位市里人大担任领导工作的原市残联一把手李扬同志时,他深情对我讲:你是我在大连市残联工作时见到过最优秀的区市县理事长之一,但在文字上你是最棒的!这也是我这个转业军人得到的最高评价。

  回顾在地方工作的22年,我没有给军人抹黑,因为我继承了父子两代兵的红色基因,坚持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信念,把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把军人勇敢、顽强、坚决完成任务的战斗意志燃烧过每一处平凡岗位。

  只要曾经是个兵,军魂何处不燃烧啊!


psb (2).jpg